【摘要】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是最為常見的兩種音樂表現手法,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關系。只有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的完美配合,才能演繹出經典完美的音樂。本文具體論述了鋼琴伴奏與舞臺演唱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鋼琴伴奏與舞臺演唱之間的對立和統一。以期本文能夠為鋼琴伴奏與舞臺演唱的協作關系的相關研究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鋼琴伴奏;舞臺演唱;協作關系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但是他們之間又有著諸多的關系和聯系。如果沒有鋼琴伴奏,聲樂演唱也就無法進行了。如果沒有了聲樂演唱,又何談鋼琴伴奏。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這樣的關系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類似的這樣的兩個事物或者兩件事情之間的關系。只有正確認識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之間的關系,妥善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有效促進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之間的融合,給予觀眾良好的舞臺效果。但是,如何具體認識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之間的關系,如何妥善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需要具體判斷和分析。
一、鋼琴伴奏與舞臺演唱的概述
西方國家在十七世紀末就開始出現了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組合的這種形式。隨著人們對音樂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之間的配合也越來越成熟和完善。在這個歷史時期內,西方出現了一批偉大的音樂家,諸如貝多芬、莫扎特等等,他們深諳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之間的關系,他們大力推動著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的結合,在他們的推動下大大促進了音樂發展的這種模式。
我國的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之間的配合起步較晚,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我國才有了一些鋼琴音樂作品,隨后我國出現了一些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相結合的作品。其中在我國廣為流傳的《大海啊,故鄉》就是在這個階段出現的,讓大眾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結合的魅力。盡管有《大海啊,故鄉》這樣的經典作品,但是我國仍然存在著輕視鋼琴伴奏、重視舞臺演唱的思想。一些音樂行業從業者覺得鋼琴伴奏只是為了配合舞臺演唱行為,鋼琴伴奏沒有本質的作用,不是一個必備的藝術形式,鋼琴伴奏起到的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顯然這種理論是十分錯誤的,尤其是對音樂行業從業者來說,這種思想更是不可有的。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我國的舞臺演唱的行業發展必然會受到影響。必須正確對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之間的關系進行認識和處理,只有在正確理論指導下,我國的音樂發展之路才能順利進行。
二、鋼琴伴奏與舞臺演唱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
(一)鋼琴伴奏與舞臺演唱在情感上的相互依存
音樂之所以能夠打動聽眾的原因就是其蘊含的情感,可以與聽眾產生共鳴。在舞臺上,演唱者往往是通過他的表情、動作和演唱時候對歌詞的處理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鋼琴伴奏要緊緊跟隨舞臺演唱的感情表現,通過一系列的鋼琴表現技法來表現鋼琴演奏者的情感表達。只有當它們二者在感情上的完美融合,才能真正給予觀眾心靈上的震撼,讓觀眾心情舒暢,感受音樂的魅力。
(二)鋼琴伴奏與舞臺演唱在旋律上的相互依存
對于一部音樂作品而言,旋律是聽眾能夠感知到的音樂靈魂。優美的旋律,基于調式和節拍的合理性,并能夠通過聲音的高低、音量的強弱表現出來,當音高、音量、時值以和諧一致的形式表現出來,就形成了常說的曲調,聽眾通過曲調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性。在現場演唱中,假如鋼琴伴奏沒有和舞臺演唱達成有效的配合,或者是鋼琴的伴奏聲音高于演唱者的歌聲,或者是演唱者的歌聲高于鋼琴的伴奏聲,都會給人一種突兀的感覺,直接影響著音樂作品的呈現程度和表現狀況。
(三)鋼琴伴奏與舞臺演唱在意境上的相互依存
都知道藝術作品之所以被稱為藝術作品,就是因為其在意境上的表現和給觀眾或者讀者的感染力和共鳴。每一個藝術作品,不同的演唱者和鋼琴伴奏者都會有著自己的認識和判斷。這就需要我們的演唱者和鋼琴伴奏者在表演同一個作品時候要對作品的認識進行溝通。當鋼琴伴奏者和舞臺演唱者在對作品的意境達成共識后,在表演作品時候往往會給人極大的震撼,讓聽眾深深地感受音樂的魅力,或是激情慷慨的感情,或是每個人的青春歲月,或是關于愛情的呼喊,或是對友情的懷念,或是對親情的感知等等。
三、鋼琴伴奏與舞臺演唱之間的對立和統一
(一)鋼琴伴奏與舞臺演唱在音色上的對立和統一
音量是最直接的對音樂作品感受的一個因素,最簡單的表達就是高了或者低了。在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進行中的時候,感情伴奏者對音量的依靠性程度很大,某個旋律的高音量或者低音量直接的表達著作品里的信息和演奏者的感情。通常都會說,鋼琴伴奏的音量不可高于舞臺演唱的聲音,舞臺演唱的聲音不可高于鋼琴伴奏的聲音,這看似矛盾的說法,正恰恰說明了兩者之間要進行統一的協調,鋼琴伴奏者要考慮舞臺演唱者,舞臺演唱者同時要考慮鋼琴伴奏者。
(二)鋼琴伴奏與舞臺演唱在節奏上的對立和統一
節奏可以說是一個音樂作品的核心所在,聽眾可以直接感受到音樂作品的節奏。一般來說,節奏的快慢給人的感受就是或急或緩,或喜或悲。鋼琴伴奏者和舞臺演唱者要進行對此充分的認識和溝通,統一對作品的節奏的認知。有的演唱者只顧自己演唱的節奏,毫不考慮鋼琴伴奏者的節奏。有的鋼琴伴奏者只是按照樂譜上的節奏進行,而不去考慮演唱者的節奏。殊不知,這兩種行為都是不可取的,都會對現場表演造成不良的結果。
(三)鋼琴伴奏與舞臺演唱在音色上的對立和統一
鋼琴的音色和演唱者的音色有著很大的不同。在表現一首音樂作品的時候,鋼琴伴奏的音色和聲樂演唱的音色是有區別的,因此,要充分了解音樂作品的演奏類型,讓鋼琴伴奏跌宕起伏,讓聲樂演唱別具張力,通過音色的把控,讓整首音樂作品表現出該有的豪邁、柔和、抒情等,以更為完美的表現方式傳達給聽眾,讓聽眾得到更好的音樂享受。
四、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互相促進作用
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在很多時候都是能夠互相促進的,很多時候鋼琴伴奏可以促進舞臺演唱的演繹,舞臺演唱的表演又可以促進鋼琴伴奏的演繹,在互相的促進中,這樣的作用就更顯得相得益彰。每一首音樂作品,都有其情感的寄托和表達,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的配合,充分表現出了音樂既定的形象,以形象的意境調動了聽眾的情緒感染,將音樂主題完美傳達給了聽眾,讓聽眾在美妙的鋼琴伴奏中感知音律變化,在聲樂演唱的主旋律中看到音樂的底蘊和內在,與音樂產生共鳴。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的完美配合,能夠將音樂想要表達的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能夠聯合音樂創作的背后的故事,引發聽眾內心的靈魂觸動,與音樂產生靈魂上的交流。
總而言之,鋼琴伴奏和舞臺演唱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只有它們之間的完美演繹和配合才能給觀眾呈現出經典的音樂作品。我們的音樂行業從業者必須對二者關系有正確的認識,并且要把這種認識傳遞給音樂學院的學生和觀眾朋友們。只有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音樂從業者才能積累經驗,促進我國的音樂行業的積極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舟.淺析聲樂演唱與鋼琴演奏之間協作性的重要價值[J].參花,2017.
[2]陳新宇.原譜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的美學探討[J].大眾文藝,2018.
作者簡介:扎西措(1985—),女,藏族,青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音樂表演、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