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俠

四月是浙江春季森林防火的關鍵時期。全省林業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防火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對當前林業行業的森林防火和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確保全省林業系統不發生大的森林火災,確保全省林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要統一思想,切實增強做好當前森林防火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主動作為,從嚴從細抓防范,減少人為火災發生;要積極配合,科學處置,嚴防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持之以恒抓森林防火
自浙江啟動實施機構改革以來,全省林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機構改革部署要求,強化責任、全力以赴,克服了種種不利條件的影響,使得森林防火工作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取得了優異成績,確保了機構改革期間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勁頭不減。
周密部署落實措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林業部門的森林防火工作,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任振鶴,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馮飛先后到省林業局調研工作,并對森林防火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春節前,省林業局發出了《關于全力以赴做好春節期間林區安全生產和森林防火工作的緊急通知》,對春節、“兩會”期間森林防火工作作出具體部署,并專門制定了春節期間森林防火工作方案,成立了6個森林火災撲救指導工作組,確保重要節點森林防火安全。2月28日,省林業局召開全省林業工作會議,對森林防火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全國兩會前夕,省林業局提請省森林消防指揮部再次部署了全國“兩會”期間的森林消防工作,并派出了8個由局領導帶隊的督查組,結合“春季綠化造林月”指導服務活動分赴各地督促檢查森林防火工作。近日,省林業局還再次提請省森林消防指揮部發出內部明電,對清明期間森林消防工作進行具體部署,明確工作要求。
持續強化火源管控。各地大力推行禁止銷售、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雙禁”做法,逐級開展專項督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制止野外違規用火,實行黨員分片包干,收繳進山入林火種,真正做到了主動作為、嚴密防守,堅決防止了用火失控現象的發生,堅決遏制了森林火災的發生。每年3月是浙江的森林防火宣傳月,3月19日是宣傳日,各地紛紛開展“3·19”森林消防宣傳日活動,通過廣播、電視、報刊、標語、宣傳車、宣傳畫冊、宣傳專欄、防火講座等多種多樣的宣傳形式,營造了濃厚的森林防火氛圍。
大力推進“引水滅火”。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投入財政資金4.46億元(其中省級資金6900萬元),購置高壓接力水泵3959臺、水帶1670千米、消防水車216輛、移動水池6936個、各類滅火水槍7677支,建成消防管網442千米、消防栓5711個、固定消防水池6444個、蓄水容量31.15萬噸、“引水滅火”隊伍911支2.38萬人,全省“引水滅火”能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基本實現了森林火災全天候、全時段撲救,“引水滅火”已成為目前全省撲救森林火災的最主要手段。年前,省林業局在衢州市衢江區召開了全省“引水滅火”推進會,要求各地將一張藍圖繪到底,統一標準、綜合配套,繼續堅定不移地把“引水滅火”工程建成森林防火的“地基”工程。
堅決打贏森林防火攻堅戰
2019年是建國70周年,也是機構改革后的第一年,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市、縣林業主管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全國森林防火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尤其是中央和國家局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嚴格落實行業管理責任,層層傳導責任壓力,堅持問題導向,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強措施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切實強化森林防火巡護、野外用火管理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林業部門森林防火水平。特別是在清明等重要消防節點時期,氣溫明顯回升、大風天氣增多、人為活動增強、森林火險等級迅速升高,是森林火災的多發期和高發期,森林防火形勢極為嚴峻。各市縣林業部門要未雨綢繆,按照工作職責,主動作為,切實落實防范措施,確保森林防火工作不出大的問題。
要在責任落實上下功夫。根據機構改革方案,浙江森林消防相關職能劃轉至應急管理部門,林業部門主要負責防火巡護、野外用火管理、防火設施建設以及國有林場防火宣傳教育、監測預警和督促檢查等工作。各地要強化責任擔當,加強與應急部門的協調溝通,進一步明確職責和界限,確保各項森林防火責任落到實處。要認真貫徹落實“預防為主”方針,層層簽訂責任書,一級抓一級,分解細化到人,逐層逐級傳導,確保落實到位。國有林場、森林公園及各類自然保護地等林業基層單位要切實履行好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劃定責任區、確定責任人,配備防火設施設備,落實好各項森林防火措施。
要在火源管理上嚴措施。火源管理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關鍵環節。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護林隊伍的作用,強化防火巡護。全省2.6萬名護林員是林業部門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力量和森林防火巡護的主力軍。要切實把這支隊伍管理好,將其作用發揮好,堅持科技管護,全面建立護林員巡查考勤系統,配備巡護定位終端,實時掌握每名護林員的巡護信息,確保巡護工作落實到位;要加強業務培訓,明確護林員巡護、宣傳、發現、制止、報告、配合等方面的職責;一旦發生森林火災,護林員要第一時間向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報告,并在確保人員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協助有關部門組織撲救。另一方面,要嚴格執行野外用火審批制度,強化用火安全。對經過批準的野外生產用火,要嚴格按照規程實施,落實好用火責任人和各項防范措施,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管,確保萬無一失。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單位要進一步完善預案,切實做好轄區內森林防火各項工作。
要在督導檢查上出實效。各市、縣林業部門要認真組織開展督導檢查,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要親自帶隊,深入一線檢查中央領導批示貫徹、防火責任、野外火源管控措施、隊伍建設、撲火準備等工作的落實情況,杜絕走過場、做虛功,確保森林防火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單位要強化隱患排查、監測預警等工作,及早發現和解決森林火災隱患。
要在設施建設上提水平。要積極爭取各級財政加大對森林防火工作的資金投入,完善與森林防火工作需求相適應的設施裝備。要加快推進重點火險區綜合治理工程建設,著力提升重點林區、重點部位基礎設施水平。要加快實施“引水上山”工程,繼續推進“引水滅火示范縣”建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加強移動裝備和固定設施建設。要加快推進視頻監控系統建設,逐步實現森林火災監控網絡化、智能化和自動化,讓森林火災視頻監控系統成為森林防火的“千里眼”。
要在隊伍建設上補力量。經過此次機構改革,各市、縣林業部門要按照新形勢下森林防火職能定位,抓緊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全力爭取支持,切實加強林業森林防火機構建設,配齊配強工作人員,更好地履行林業部門防火工作職責,推動森林防火各項工作順利有序開展。
切實加強林業安全生產
全省林業系統要認真落實中央和省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部署要求,時刻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堅決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全省林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要嚴格落實安全責任。近年來,全省林區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向好,但局部地區涉林安全事故仍有發生,安全生產還存在監管盲區。安全生產工作責任重于泰山,各地林業部門要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充分認識當前安全生產形勢的嚴峻性和林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把安全生產放在首位,做到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擔負起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相關責任,主要領導親自抓、親自查,認真履責、敢于擔責、嚴肅追責,真正把安全責任層層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部門、每項工作和每個環節中。
要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各地要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迅速組織開展林業安全生產大排查,全面排除安全隱患。要從林業、林區生產實際出發,重點排查林區危化物品生產、經營、倉儲等場所單位;排查國有林場、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人員密集場所和利用森林資源開發旅游休閑場所的設施、道路等安全隱患;排查重大節會、休閑旅游觀光活動安全預案和措施;排查林區道路、危房等林業基礎設施安全隱患和自然災害防范措施;排查林業基層單位用水、用電、用火以及消防設施問題,列出問題清單,督促整改落實到位。當前全省地質災害、森林火災、洪澇等自然災害呈易發多發態勢,要重點關注森林旅游和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問題,切實防范擁擠踩踏等群死群傷事故發生。
要著力強化應急處置。各市、縣林業主管部門要主動加強與應急、氣象、水利等部門的聯系溝通,密切關注災害性天氣的發生發展趨勢,適時啟動應急響應。要認真落實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領導干部到崗帶班和事故信息報告制度,確保通信渠道暢通。要進一步完善林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強化值班備勤和應急物資配備。一旦發生事故或緊急情況,要立即按照有關規定報告并啟動預案,主要負責同志要迅速到達現場,采取有效措施,及時穩妥地應對處置,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并降低負面影響。
要健全完善長效機制。各地要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制度化、常態化軌道,作為年度重點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切實加強宣傳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督察通報、約談、“一票否決”、事故報告等制度,制定林業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加強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從源頭上防范林業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做好森林防火和安全生產工作,事關生態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穩定大局,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要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迅速行動起來,上下團結一心,奮力攻堅克難,扎實做好森林防火和林業安全生產工作,盡最大努力減少森林火災和林業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為維護生態安全和社會穩定、全省“兩個高水平”建設作出新的貢獻,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