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富軍

編者按: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選“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以來,浙江已有3個市獲“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4個縣獲“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榮譽稱號,是全國獲此殊榮最多的省份。“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和“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是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命名和管理,評選出的具備良好的森林風景資源、在森林旅游發展中取得了顯著成績及對各地森林旅游發展具有重要示范意義的地區。本期特別策劃選擇了衢州、麗水、桐廬、磐安4個“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縣)”,為讀者展示森林旅游的獨特魅力。
衢州市地處浙江西部、錢塘江上游,浙閩贛皖四省交界,素有“衢通四省”之稱。全市擁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花園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森林康養示范區、中國“十大特色休閑城市”、國家生態示范區和首個國家休閑示范區等一系列稱號。境內山水壯美秀麗,氣候四季宜人,森林覆蓋率達71.5%,空氣負氧離子最高達3萬個/立方厘米,是全國9個生態良好地區之一和全國12個具有國際意義的生物多樣性分布中心之一,是大花園的核心景區、大都市區的綠色衛城。因此,衢州的森林生態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近年來,衢州市委、市政府立足于衢州優異的森林生態和旅游資源,高度重視全域旅游和森林旅游發展工作。烏溪江國家級濕地公園、錢江源國家級森林公園等一批旅游景點建設邁上新臺階。森林旅游總收入連續10年保持25%以上的高增長速度。衢州森林旅游業迅速崛起,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現已擁有5A級森林旅游景區2處、4A級森林旅游景區13處、3A級森林旅游景區15處,1/3城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1/3城鎮獲得省級森林城鎮稱號,2/5的村獲“一村萬樹”示范村。2018年,全市域森林旅游年游客量為2199.6萬人次,森林旅游年收入50.03億元,同比增長24.6%和37.6%。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環境變好了,收入增加了,生活更美好了,獲得感和幸福感更強了。
“五高”舉措? ?推動森林旅游發展
高規格打造。市委、市政府始終踐行“兩山”理念,將森林旅游業作為全市兩大戰役之一持續推進,全面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統籌推進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建設,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強化考核機制。開化、江山被評為省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單位。積極推動衢州參與國家生態旅游協作區先行先試工作,2017年底,國務院批準衢州市設立國家生態旅游協作區。
高級別機構。成立以市委書記、市長為雙組長的衢州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領導小組,實行“周簡報、月通報、季點評、年考核”推進機制。各縣(市、區)委、政府也相應建立機構,實現全市域森林旅游工作整體推進。
高起點規劃。2015年以來,相繼出臺了《關于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的意見》《衢州市鄉村休閑旅游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關于提升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的若干意見》《衢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方案(2016—2018)》《關于衢州市旅游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等文件,謀劃布局全市森林旅游項目建設。
高標準投入。衢州大膽探索機制體制創新,先后完成投資2.75億元的衢州版中央公園——城市森林公園和投資20億元的烏溪江國家級濕地公園建設,總投資15億元的錢江源國家級森林公園也于2016年順利啟動,6個縣(市、區)投入各森林旅游地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超過200億元,完善了森林旅游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每年市財政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打造衢州“衢六味”特色旅游產品。
高質量宣傳。聯合省內外重要的廣播、電視、報刊、官方微信、微博等媒體平臺,開展“南孔圣地,衢州有禮”品牌形象宣傳。開展高鐵、民航節點城市旅游產品推介,在滬昆高鐵沿線、衢州高鐵站、民航站進行形象宣傳并在首都機場投放廣告。在浙江省旅游交易會、中國國際旅游商品博覽會、杭州旅游推介會、上海旅游推介會等活動上宣傳衢州的森林旅游項目。同時組織舉辦枇杷節、楊梅節、蔬果采摘節、國際油茶節、5·19中國旅游日活動、登山旅游節等活動,全面推廣“南孔圣地,衢州有禮”旅游形象。
全面推進森林旅游地運營管理
強化規劃編制引領。衢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森林旅游工作,編制出臺了《衢州市全域旅游發展戰略的意見》《浙江紫微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烏溪江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把發展森林旅游作為衢州戰略支柱產業。建立了雙組長全域旅游工作領導機制,打造生態觀光、養生度假、鄉村綠色購物為主的森林旅游產業鏈,協同推進森林旅游項目建設。
加強旅游景區建設。以錢江源國家公園為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森林特色小鎮、森林旅游度假區、高等級景區、森林人家特色村等為主要陣地,不斷豐富特色森林旅游產品。截至2018年,衢州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地、省級以上森林公園、風景名勝等自然保護地27處。高等級森林旅游景區數量居全省前列,國家級森林公園在地級市中位列前茅。
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借助G20峰會契機,2016年起衢州市推出杭州市民免費游衢州活動。2017年起,組織開展“全球免費游衢州”活動,設立旅游公眾開放日,13個核心收費景區59個免費日接待海內外游客232.8萬人次。主要客源市場從167個增加到243個,旅游半徑由300公里擴大到600公里以上,2018年實現綜合收入超過30億元。作為“一村萬樹”行動起源地,鄉村綠化美化模式正推向全國。創新“一村萬樹”綠色期權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謀劃主題產品建設。結合民宿經濟、放心農產品、汝窯文化、針灸文化、油茶文化等產業資源和文化資源,挖掘整理最美古樹(群)、最美森林、珍稀植物、森林古道,以及這些“有形”遺產所承載的鄉土習慣、習俗,精心繪制鄉愁地圖,打造“遠可望、近可游、居可養”的美麗衢州。
優化旅游市場環境。加強“1+3+N”全域旅游聯合執法,建立旅游糾紛案件訴調機制,對旅游市場秩序開展重點整治。深入推進旅游廁所革命,3年來,全市新改建旅游廁所579座,提前實現A級景區、鄉村旅游點全覆蓋,榮獲全國廁所革命先進市。同時,開展“3·15”旅游咨詢維權服務,發放旅游維權知識手冊,現場接受咨詢投訴,完善旅游投訴與處理機制,旅游服務質量總體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