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宜娟


【摘 要】 目的:分析風險管理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方法:選擇本院精神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1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6例。對照組未實施風險管理,觀察組實施風險管理,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意外事件發生率為10.38%,明顯低于對照組36.79%,相對比,P<0.05(χ2=13.092)。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1.51%明顯高于對照組73.58%,相對比,P<0.05(χ2=11.082)。結論:精神科病房采用風險管理護理措施,可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將安全風險降低。
【關鍵詞】 風險管理;精神科;護理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psych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212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8 was enroll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106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risk management was not implemen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isk management was implement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3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6.79%, relative ratio, P<0.05, χ2=13.092).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5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3.58%, and the relative ratio was P<0.05(χ2=11.082). Conclusion: Psychiatric wards use risk management care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care satisfaction and reduce safety risks.
[Key words]Risk Management; Psychiatric department; Nursing management
精神科為醫院里較為重要的科室,其收治的病人為精神疾病,其安全隱患相對其他科室較高,該科室發生自殘、傷人、毀物等可能性較大,影響患者及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且易出現醫療糾紛。為保證科室的正常運行,減少醫患矛盾,需加強對病房內的安全管理,以使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職業素養不斷提升[1-2]。本次研究中給予精神科患者風險管理,其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醫患關系明顯改善,并將本院精神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1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6例,對照組未實施風險管理,觀察組實施風險管理,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精神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1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6例。對照組,男55例,女51例,平均年齡(38.62±8.21)歲;觀察組,男58例,女48例,平均年齡(39.72±8.92)歲,這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如定期巡視病房,按時發放并督促患者吃藥,做好病情觀察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強風險管理,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
1.3 觀察指標[3]
1)意外事件發生率;2)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評分表,對其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以(%)表示計數資料,以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意外事件發生率
觀察組意外事件發生率為10.3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6.79%,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1.5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58%,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3.1 精神科護理風險易產生的因素
3.1.1 護理方面的因素 患者在住院期間需要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陪伴,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若存在僥幸心理,對患者缺乏責任心、愛心等,或專業技能不強,致使患者對其缺乏信任,產生敵意,最終不配合治療,發生意外事件的可能性較大。
3.1.2 患者因素 精神科患者有多方面的異常,如感知、情感、行為及思維等,自知力缺乏,不能正確認知所患疾病,不配合醫護人員的醫療操作。多數患者因疾病出現幻覺、錯覺、妄想等,在此種狀況下發生逃跑、自傷、自殺、毀壞物品等現象。
3.1.3 環境因素 精神科患者在住院期間,若不注意周圍環境會引發多種意外。如室內有危險物品且沒有妥善管理,會使患者發生沖動暴力、自傷自殺及外逃的風險加大[4-7];若病床無床檔,地面濕滑,可使患者發生跌倒、墜床的現象,尤其是老年患者;若病房門未及時鎖閉或鎖不牢固、窗戶沒有防護網等,很容易造成患者外逃、自傷。
3.1.4 藥物因素 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抗精神藥物的時間較長,難以表達用藥后軀體情況,出現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很大,進而易發生噎食、摔傷、皮膚瘙癢等現象。精神科患者缺乏識別能力,服藥時需護理人員或陪護的協助,若護理人員無意將藥物發錯,會出現錯用藥物的現象;加上抗精神類藥物有諸多種類,患者及陪護人員識別錯誤,也會出現藥物用錯的現象。
3.2 精神科護理風險管理措施
3.2.1 風險教育 護理部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風險教育,做好崗前培訓工作,使其在入院時就對風險預防有一定的認識,分析既往發生的事例、經驗教訓等;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可請專業人士向其講述相關法律條例,以講座的方式進行。
3.2.2 建立風險預防機制 對重點病人做好三防標示,如自殺、損物及走失者,專門安排一護理人員對其嚴密觀察,使其在視線內進行活動,可對患者進行搜查,如發現危險品要及時沒收,如火柴、刀、打火機等;在下班前做好交接班。將各項護理安全防范措施進行完善;將入院護理評估做好,對既往存在自傷、跌倒、自殺者加入護理評估中[8]。
3.2.3 護士長做好管理 在排班時護士長要注意人員搭配,每個新進人員配備一個資歷較深的老師;在上班期間要求每位護理人員將注意力放在工作上,不可做與工作無關的事;將書寫護理文書的時間盡量減少,增加護理人員陪伴患者的時間,要求他們對不同患者的期望、觀點進行關注,并盡力滿足;對重點病人加強護理,做好預防。
3.2.4 注重環境管理 定期檢查病房門、鎖及窗等,每周進行1次,將門窗通道的管理加強。每天查對搶救藥品,以備用。病區嚴禁攜帶危險物品,如繩索、剪刀、打火機、木棍等,對出入病區者嚴格做好排查。需外出檢查者,為防止發生跌倒、走失及外逃等現象,需家屬或醫護人員陪同。最后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的醫療居住環境,病房內光線、溫度適中,清理障礙物;在開放病房,可添置一些物品,如電視機、DVD及相對安全的家具等。在患者臥床休息時,搖起病床的防護欄;最后保證地面清潔、干燥,將防滑膠放置在洗浴間、衛生間。
3.2.5 加強溝通 精神疾病患者雖然缺乏認知力,但是護理人員要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并做好與他們的溝通,增強治療依從性。在與患者進行溝通前要了解他們性格特點,并對他們反應進行密切觀察;為防止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敵意,對于他們不愿提及、回答的事物做好后續處理;在溝通過程中,要注意態度,并顧及患者的感受,不可使用傷及他們的言語。同時做好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使其對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對可能發生的意外風險進行預防。為使患者及家屬更好地了解相關知識,可對其進行安全教育,以公休座談會、播放視頻等方式進行。
3.3 小結
精神科收治的病人缺乏自知力,他們的護理風險性高于其他科室。因為患者在住院期間有可能出現多種癥狀,比如沖動殺人、興奮性躁動、自殺等。護理人員的職責是對他們進行密切監護,在此期間如有上述意外發生,會有極其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要明確意外發生的可能因素,比如藥物、入院環境、疾病本身所致及護理人員本身等,并依據此做出相應的護理,比如提升自身技能,在工作中認真、負責,注重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保證患者入住環境絕對安全,定期檢查門窗、鎖,病區內嚴禁出現危險物品等;而護士長和其他主管領導要重視管理、加強風險教育,使其提高風險意識。
根據本次研究可知,對精神科患者實施風險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意外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李美艷.重點病員管理在老年精神科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05(55):85.
[2] 呂文娟,江芳.風險管理理念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06(19):138,140.
[3] 康福娟,史秀娥,殷哲,等.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03(09):146,155.
[4] 陶莉.無懲罰上報制度在精神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與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7):142-145.
[5] 夏晴晴.閉環反饋控制模式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8):132-133.
[6] 陸惠瓊,王果仙,尹燕,等.品管圈在精神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索[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5):78-79.
[7] 黃美蓮,鐘文凱,譚菜軍,等.《澳新4360標準》在精神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8,25(02):18-20.
[8] 相淑芳,相法芳.護理人員共情能力培訓在精神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0):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