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

【摘 要】 目的:觀察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護理干預中的作用。方法:選104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54例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50例聯合全程健康教育。結果:觀察組血糖水平、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全程健康教育可幫助患者顯著改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知識水平。
【關鍵詞】 全程健康教育;糖尿病;護理干預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引起的臨床綜合征。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糖尿病的患病率、發病率急劇上升。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活方式西方化和人口老齡化,肥胖率上升,我國糖尿病患者數量也呈快速增長趨勢。而且在我國已接受干預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的控制狀況也很不理想,常規藥物干預只能達到短效的干預效果,由于糖尿病是長期病,造成了患者的依從性較差,糖尿病患者血糖反復升高,引起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旨在觀察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護理干預中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4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5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為42~69歲,平均年齡(52.1±1.2)歲。對照組54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為45~69歲,平均年齡(56.5±1.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措施,檢測患者生命特征,重點監測患者血糖水平,指導臨床用藥。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全程健康教育。1)醫護人員培訓:派遣醫護人員前往進修,進行糖尿病專業知識的培訓與考核[1]。2)成立全程健康教育小組:選取小組長和組員,進行全程健康教育知識的培訓,明確全程健康教育的臨床意義[2]。3)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充分詢問患者的基本健康情況,診斷疾病類型,制定合理的干預措施[3]。4)醫學營養教育:按照患者性別、年齡和身高,根據理想體質量和工作性質,計算每日所需總熱量。告訴患者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占總熱量的百分比。將熱量換算成食品后制定食譜,進行隨訪調整。5)運動教育:根據患者年齡、性格、體力、病情、有無并發癥以及既往運動情況,指導患者進行合理運動,循序漸進,并長期堅持。6)檢測教育:教育患者應用便攜式血糖儀進行自我血糖監測,并且勸說患者每次就診時測量血壓,每年至少1次全面了解血脂及心、腎、神經眼底的情況。7)藥物教育:指導患者按時服藥,合理用藥。禁止病人私自改變藥量,并且用藥后隨時監測服藥后負面癥狀以防治低血糖的發生。對于少數老年和知識程度低的病人須為其全面地介紹服藥方法與禁忌事項。另外,對于注射胰島素病人,應為其介紹使用胰島素的方法。8)心理教育:部分患者在長時間的干預下,出現負面情緒,主要表現為干預依從性欠佳、喪失治愈信心,故而醫護人員需及時與患者交流,予以心理疏導,使其以最佳心態面對干預,提高配合度。9)教育方式:發放全程健康教育宣傳手冊,通過定期召開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講座并且定期的進行隨訪。
1.3 觀測指標
觀察兩組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知識的掌握情況。
1.4 療效評定指標
臨床指標:顯效:空腹血糖3.9~6.1mmol/L;OGTT 2h血糖小于7.7mmol/L。有效:空腹血糖6.1~7.0mmol/L;OGTT 2h血糖7.7~11.1mmol/L。無效:空腹血糖>7.0mmol/L;OGTT 2h血糖>11.1mmol/L。
糖尿病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對糖尿病的認識、判斷和基本的控制措施):顯效:分數大于80分;有效:分數在60~80分之間;無效:分數小于60分。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以卡方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后空腹血糖水平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空腹血糖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干預后OGTT 2h血糖水平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OGTT 2h血糖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糖尿病知識掌握比較
兩組患者經過常規護理和全程健康教育干預后,在糖尿病知識掌握方面,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3。
3 討論
在傳統的健康教育中只重視疾病本身知識的宣教,而對患者心理、運動、飲食等方面沒有涉及,只是對患者干預依從性進行了強調,通常情況下患者是處于較為被動的狀態。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干預模式,是對患者實施系統化的護理干預。健康教育包括對糖尿病防治專業人員的培訓,醫務人員的繼續醫學教育,患者及其家屬和公眾的衛生保健教育,能夠為患者提供全面的糖尿病知識。不僅從疾病本身,還從患者心理、飲食及運動等方面進行護理干預,不僅提出了患者干預期間存在的問題,而且還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合理的改善措施,因此能夠更好的引導患者形成正確的生活習慣,提高了糖尿病的控制性。
綜上所述,觀察組在血糖的控制水平、對疾病的了解情況、疾病的正確處理措施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所以全面健康教育提高了糖尿病的控制情況。并且它要求護理人員必須主動為患者介紹一些有關糖尿病的內容和問題,促進護患交流,從而滿足了病人的健康需求,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陳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干預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03(27):180-181.
[2] 邢蕊.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干預中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02):102-103.
[3] 吳蓉蓉,施方霞.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干預中的應用[J].健康研究,2017,37(0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