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宇

一、體育可以突破一切障礙,這是體育的特殊之處和其不可替代的價值
1.思想教育強化作用。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可通過體育課教學內容的編排和組織,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勇敢頑強、吃苦耐勞、拼搏進取等良好品德的教育。通過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拼搏精神,培養敢于爭光、力爭第一的競爭意識。體育課能培養學生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形成團結互助,自覺遵守紀律、關心別人的良好思想品德。
2.智力開發作用和培養審美意識。體育鍛煉能促進大腦發育,改善機能,同時還可以促進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等智力因素的發展,使學生反應迅速,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靈活,判斷能力加強。在多姿多彩的體育課中,教師流利的講解和優美的示范、各種教法手段的運用、各種體育競賽與表演等,都可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獲得美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
二、體育能賦予學生各種優秀品質
1. 能吃苦、有目標、重過程
體育屬于“漸悟”,唯有日復一日的艱辛,一步一個腳印,才有進步的可能,體育人生沒有捷徑可言。強身健體,是練體育的初衷;挑戰自我,是大眾參與者的愿望;體育比賽是一場精彩的沒有彩排的表演,而日常訓練則是重復重復再重復的過程。
2. 知禮儀、懂傳承、善合作、有責任
尊師重道,禮義廉恥。跪拜、致意、擁抱、握手、鞠躬、抱拳,訓練場是師徒,生活中如父子。賽場上是對手,賽場下是朋友。體育團隊所蘊含的信任、理解、溝通、付出、犧牲、責任將鍛造出善合作、有責任的你。
3. 明善惡,一身正氣,才能仁者無敵
守規則、才有成就。你知道有種牌,是一紅一黃的吧?你知道有種人,叫裁判的吧? 因為體育,全世界可能知道你。因為體育,你可能才真正知道了自己!
4. 重感情、不服輸、敢勝利
有一種情意叫“戰友”,有一種默契叫“搭檔”,有一種關系叫“師徒”,有一種珍惜叫“對手。輸掉一場比賽,輸不掉你的體育生涯和整個世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如果你擁有了“體育”帶給你的全部品質,那么也請欣然的接受最后一種——“敢勝利”。
三、體育課,才是學生們最應該上的課程
1. 培養運動精神和團隊精神,從失敗中學習
在運動場上,能學會如何輪流上陣、如何在輸掉比賽的時候不低頭、如何對勝利的對手說聲恭喜,不把所有的榮耀都歸給自己。是什么讓孩子獲得幸福感和取得成功?排在前列的是“失敗”和“同理心”。我說的失敗是真正的失敗——運動場上的輸贏。簡單地說,孩子需要學會輸,他們必須知道自己不總是最好的,從而更加努力,并成長為一個更頑強的人。
2. 培養紀律性、自律性、歸屬感和更強的自尊心
讓孩子成為團隊的一員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他們都渴望歸屬感,想和朋友一起玩,因為這能帶給他們安全感。他們和想法相似的同伴建立聯系,并對學業更上心。那些從事運動的孩子必須要管理自己,知道自己幾點要到哪里集合。這些小事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控力。只從父母那里獲得表揚并不會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自尊心。孩子們從運動中取得的成就能幫助他們形成自信心,繼而讓他們認識自己的自我價值,培養自主性。
3. 對身體有好處和促進腦力發展,建立與大人之間的情感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誰都知道,但如今孩子的日常生活比從前靜態了很多。打游戲、看電視等支配了孩子的課余生活。所以,只有有組織的團隊運動才能讓他們好好運動。他們能花一整天來奔跑、運動,這會讓他們變得更健康、更有食欲、心情更好,同時也能學得更好。對孩子來說,如果能有和一個大人建立起良好的情感關系,能從他那得到鼓勵,以及認識到失敗是成長的一部分,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性格,這是一件很健康的事。
四、體育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運動第一,學習第二。體育的本質是人格的教育。那什么是體育?體育的要素是團隊合作,是頑強拼搏,是堅持不懈,是崇尚榮譽,體育的核心就是人格塑造。
從上表得出原因:我們祖國本身的文化,重文輕武;應試教育,使學生沒有時間健身;老師經常向學生灌輸“體育沒什么用”;家長過度溺愛,見到孩子健身就怕“練壞了”。最終,中國的孩子長大了是這樣的,美國的孩子也長大了是那樣的。
總之,“體育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體育具有改變人生能力”,以體育之力增強身體素質,收獲強健“體格”,以體育之美感染處世為人,擁有健康“性格”,以體育之魂塑造堅韌勇敢,成就完美“人格”,體育代表著青春、健康、活力,關乎人民幸福,關乎民族未來,所以說體育是最頂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