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珍
一、為什么要培養學生的好習慣
威廉.詹姆斯曾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習慣是人生之基,它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成敗。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就是終身受用的資本;反之,不良習慣的形成則會成為一生的羈絆,阻礙自己的發展所以,作為班主任,必須要承擔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責任—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二、怎樣培養學生的好習慣
(一) 養成提前訂學習計劃的好習慣
俗話說得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計劃地安排學習任務,有序地學習,這樣的學習并不讓你感到有壓力,反而會讓你很好地實現目標,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每接手一屆學生,我都會要求學生買一本很小的活頁本,我稱之為“記事本”。學生在本子上除了每天記下老師安排的作業和自己想著要做的事情外,還在每天做事前列一個計劃,然后照著小本上寫的去做。這種做法非常不錯,讓很多學生受益匪淺。例如,我會要求學生每天晚上寫作業前,先大概列出寫每科作業需要的時間和先后順序,然后再把課本和練習本按照順序放在書桌一角,每完成一科,就把該科的東西收拾到書包里。每兩科之間都會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
(二)養成做事不拖延的好習慣
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種不良的行為習慣—拖延。只說不做的最大危害就是拖延,拖延會侵蝕人的意志和心靈,消耗人的能量,阻礙人的潛力的發揮。處于拖延狀態的人,常常陷于一種惡性循環之中。例如:有的學生因為起床拖拉而遲到;有的學生因為拖拉而經常沒完成作業。
為了讓學生養成不拖延的好習慣。我是這樣進行培養的。
1.首先讓學生仔細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有沒有拖延的壞習慣。如果有,就要認真地對待這個問題了,讓學生知道拖延會讓人一事無成。因為行動本身會增加信心,不行動只會帶來更多的恐懼。拖地越久。信心和勇氣也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消失。所以,我會要求學生把每天要完成的事情按重要的先后順序排列好,馬上行動,絕不拖延。
2.要求學生做主動的人,有事情就馬上去做。要勇于實踐,做個行動主義者。
3.要求今日的事情今日畢,有問題馬上解決,決不拖到明天。
4.一旦發現自己有拖延的跡象,應馬上克制自己,不管事情多么麻煩,都要放手去去做,久而久之,就能克服拖延的壞習慣。
(三)養成專心致志地學習的習慣
有的家長問,為什么他們的孩子每天都坐在書桌旁苦苦學習,卻絲毫沒有長進呢?而為什么有些學生看上去并非很用功,卻總能取得很好的成績?我認為,那些學生之所以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大多數是由于沒有從小養成專心致志地學習的好習慣。因為只有專心才能發揮出智力的最高水平。一個專心而智商不高的孩子能發揮出的能量會遠遠超出一個智商高而不專心的孩子。2017屆六(2)班的譚穎聰,是個聰明的小男孩,但成績總是不盡人意,起初我感到非常奇怪,因為孩子很聰明,他的父母都是很有學問的人,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是不錯的,可是為什么會這樣呢?為了解開這個謎,我每次上課都會很留意地觀察他。
我布置學生讀數學筆記,我站在講臺上悄悄地觀察他,剛開始還能聽到他朗讀的聲音,可是,不一會兒,他朗讀的聲音漸漸沒了。我發現他的眼睛并沒有放在筆記本上,而是在發呆。我知道,這孩子學習走神了,他一定沒有把精力集中在書本上。課后,我多次找他談話,讓他意識到學習沒有專心致志的壞處,經過一段時間的跟蹤,他現在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學習都能專心致志。所以,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數學成績由40多上升至90多分,譚穎聰學習成績不好的癥結在于他不能專心致志地學習,我發現了這一點,并及時用巧妙的方式讓他全心用于學習,那么,他的成績有很大的進步是很自然的事。可見,專心致志地學習是多么重要。
我是從下面幾個方面去培養學習專心致志的習慣的。
1.無論在學習什么的時候,都要求學生專心致志。學語文的時候就只考慮語文,不要上語文課時在寫數學作業。學數學就專心于數學。絕不允許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想著玩,玩的時候又擔心作業沒做完,擔心學習跟不上。因為不能專心,那么一切都是白費;如果不能專心一處,即使學生整天坐在教室,天天只上語文、數學、英語,那也只不過裝裝樣子而已,是一種對時間的任意糟蹋,也是對自己和別人的一種欺騙。
2.要求家長在孩子學習時,決不允許有任何干擾。讓家長給孩子創造一個平和、安寧、溫馨的學習環境。
3.要求在一定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對于家庭作業可以要求父母幫他們安排一下,做完一門功課,可以允許休息一會兒,不要讓孩子太疲勞。
(四)培養學生獨立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獨立完成作業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之一,這不僅能幫助學生落實、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而且可以使老師、家長根據作業情況了解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從而進一步加以指導。所以,讓學生獨立按時地完成作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該如何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呢?
1.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不能獨立完成作業的學生,往往是遇到問題,不能獨立思考,總想問家長、問同學,甚至抄同學的作業或網上找答案。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告訴學生學習目的是什么,作業的意義優勢什么?
2.讓家長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寫作業環境
有的學生寫作業時間長、質量低,我會先分析原因。多數學生是精神不集中,邊玩、邊吃、邊看電視、邊說話,因此,我會要求家長給學生創造學習的良好環境,對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家長應加強檢查。
3.會和家長溝通,要求家長檢查孩子的作業本
對于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多數是自制能力差。為此,我會要求家長每天定時檢查作業,主要是檢查上次作業老師的批語,看是否有漏寫的,并督促補完、改正。
總之,好習慣的養成,不是靠偶爾的教育形成的,必須經過長期的強化訓練逐步形成,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良好的習慣培養很重要,一旦養成良好的習慣,就能受益終身。只要班主任能采取切實可行、有效的方法耐心地進行培養,一定能使每一位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