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艷艷
記得在《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中有一集名為《愛的教育》講述到幼兒園要求小朋友養一盆植物,小頭爸爸給大頭兒子買了一盆仙人掌,大頭兒子一點也不喜歡,于是從不用心照顧。小頭爸爸告訴大頭兒子他的做法會讓仙人掌很難過,爸爸同時還找來書本讓大頭兒子了解到仙人掌的特點包括它其開出的美麗花朵,從此大頭兒子悉心照料,仙人掌長得很漂亮,雖然還沒有開花但大頭兒子也為此獲得了“園藝之星”。即使仙人掌沒有開出美麗的花朵,大頭兒子也仍然愛它,不知不覺的相處,他關注的早已只是仙人掌本身。
一、仙人掌走進生活——夢想點燃篇
有時候試著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并采取逆向思維的方式,或許你會因此產生不同的想法,也許改變的是一個你心中多年的觀念。在書上或是電視劇中我們看到的很多勵志片多是男主或女主為了從小心中多年的夢想不斷奮斗,最終如愿以償,而我卻是在自己出生后的第22個年頭才有了教師的夢想。為勤工儉學,機緣兼職做家教認識了那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其中還有一位殘疾兒童是媽媽在旁邊陪讀。為了能邀請我參加他們的生日派對,他們欣然提前或推遲幾天在周末舉行。教師節他們精心自制賀卡送我,連這位陪讀的媽媽也從起初的不信任到后來與我討論鹵鵪鶉蛋的做法......他們告訴我因為他們感受到了我的真心,而我亦感受到這樣真實的溫暖,從此它走進了我的生活,經貿類學生開始踏上教育的旅途。
二、為“園藝之星”精心照顧仙人掌——有夢想卻不懂怎樣愛篇
教育家加里寧說過:“教師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鏡子前,外面有幾百雙精細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窺伺出教師優缺點的孩子的眼睛,不斷地盯著……”這面鏡子照出了教師的樣子,同時也把教師的一言一行印在了他們身上。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便學會譴責;如果孩子生活在敵視中,他便學會了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他便會憂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他便學會鐘愛別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學會相信自己和周圍的人們;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他便會覺得他生活在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作為一名新教師的我,以為只有遵規守紀,積極進取,胸懷志向,國之棟梁才是好學生;辛勤耕耘,嚴格督促, 突出的成績,不計其數的表彰和榮譽方為好老師。顯然現實生活中我沒有被理解,我的空余時間多是教育學生的單方面說詞,家訪,甚至彷徨無助的獨自落淚。那些說詞有理有據有實例,說服了我自己,同時也把自己變成了演說家。直到無聲的抗議變為有聲,學生當面博我,寫信給我,我才清楚看到鏡子里的我自始至終是單向輸入,才明白恨鐵不成鋼的愛不該是愛的最初顏色。為什么不能聽聽他們的聲音?這是活的教育,只有被認可甚至內化了的教育才是教育本色。
三、了解仙人掌——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篇
俄羅斯總統普京,2018年再度走上總統位置。然而學生時代的普京經常不交作業、成績常常不及格。據說普京小時候很頑皮,六年級才當上少先隊員。如今,出身克格勃的普京是有抱負有膽識、有才干有干勁和有謀略的政治家。作為一名教師,愛有總統風范的同學可以不由自主,很容易。但要打心底喜歡和他學生時代一樣的同學很難,尤其對于當時多么年輕的我。隨著時間的流逝,沉淀在內心的一抹抹記憶改變了我。2016年為我們班實習教師舉辦的送別晚會,教室里學生哽咽訴說不舍,一首合唱“再見”早已讓我們哭成了一片;體藝節晚會時我女兒來教室找媽媽,那個之前一直頑皮的學生為她輕輕拭去淚水的一幕;2017年我因為工作變動,不能再陪伴他們走完初中,學生在我電話另一頭的抽泣聲;一本封面帶全班簽名的班級相冊已經讓我淚流滿面.....經過兩年的陪伴,我們已經成為了一家人,陪伴他們一步步成長,關心他們的日常已經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感受到了,我亦如此。只是這一次我想學生所想,家長所想,做老師所做,這種朝夕的陪伴與理解讓我明白“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四、即使仙人掌不開花,即使成不了“園藝之星”我依然愛它——為了學生成長甘愿奉獻篇
哲學家弗洛姆認為,現代生活最突出的一個心理特征是,許多為實現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及活動,已越來越篡奪了目的的地位,而目的本身卻成為模糊的、非真實的存在……我們已陷落在手段之網中,經常忘記了我們的目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似乎習慣了用一連串自認為對學生好的方式綁架對他們的愛,卻在學生違規違紀時瞬間怒不可遏。既然愛學生,便是無私,只要你好,不求回報。就應該在情感上做學生的朋友學會傾聽,做他們的父母做好向導;在學習上做學生的同學,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做他們的導師,培養他們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引導他們自己去認識和了解知識。而當一天,即使沒有老師,他們依然精彩。我的一輩子,遇到很多學生,他們或是聰明伶俐,或是調皮搗蛋,或是沉默寡言......不管哪一種,很高興他們能成為這段旅程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