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東平小學 王歡迎
新課改的實施使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們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開始尋求新的教學方式,游戲化教學在這樣的背景下受到眾多專家的關注。游戲化教學走進課堂要堅持學生 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興趣,探索適合小學生的游戲化教學模式。與此同時,盡管大部分小學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但是多媒體設備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是使用頻率較低,難以充分發揮其作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仍不高,這也推動了游戲化教學的產生與應用。
小學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在國民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小學數學課程內容較為抽象,多數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了解新知識,又因為小學生多動的特點,枯燥的數學知識難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學生與家長仍過度重視分數、結果,為了考取高分,通過“題海戰術”學習解題技巧,不夠重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導致數學教學與素質教育理念相悖。就小學生自身而言,小學生心智發育尚未成熟,相比于課堂學習他們更偏愛體育課等課外學習方式,認為數學課堂教學束縛了自己,在課堂上難以集中注意力,或者隨意講話,自主學習意識不強。在分析與解答數學問題時,大多數小學生仍需要教師詳細講解解題步驟,難以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也不會主動尋找不同的解題方法,并且多數小學生課后需要在家長的監督下完成作業,自主學習能力較差。
在小學數學導入環節,部分教師會通過問題或者圖片直接引入新課程的學習中,這一生硬的方式并不能使學生了解本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而且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部分低年級小學生而言,由于自身掌握的數學知識有限,問題導入的方式具有一定的難度,結果往往是由教師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而游戲化教學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學習幾何圖形時,教師可以使用課前準備好的幾何圖形模型,對學生進行分組,以搶答的方式計分,讓學生分別說出各個結合圖形的名字,答對計1分,答錯不扣分,最終分數高的小組獲勝。搶答這一數學游戲方式利用了小學生好奇心與好勝心,能夠在短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每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游戲環節中,使學生對各個幾何圖形的形狀、線條有初步的認識,能夠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
在互聯網新媒體時代,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為課堂教學提供了便利?,F代媒體特別是網絡媒體的交互性強、豐富的圖片、音頻等教學資源更能吸引學生的目光。在教師講解的同時,輔以網絡媒體播放動畫等能夠使抽象的數學知識更為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降低小學數學學習難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進行《秒的認識》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的視頻片段,并請學生說出這些數字的時間單位,引出主題,貼近學生生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之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秒針走動的視頻,播放后請學生說出秒針每走動1格表示的時間。之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田徑運動員跑步的視頻,讓學生認識到每一秒的重要性,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融合,利用其特點使學生對“秒”的理解加深,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雖然在課程導入環節利用游戲的形式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得以順利展開。但由于數學學科的特點,多數學生在課堂學習不久后會產生疲倦感,學習熱情下降,多數小學生難以專心致志聽完整節課,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穿插游戲調動學生的興趣,為課堂教學注入活力,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再一次被調動。例如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根據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睡美人》設計3個游戲關卡,第一關:請說出14÷6的余數;第二關:解救公主的道路漆黑無比,需要同學分別計算5個有余數的除法搜集能量,點亮燈籠(多媒體展示),如圖1所示;第三關:城堡里有多個房間,每個房門上都有一個數字,學生需要根據算式選擇附有正確答案數字的房門,選擇正確后即可解救公主(多媒體展示)。整個過程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通過游戲闖關方式讓學生認識除數、商、余數之間的關系,嘗試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游戲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重新被激發。

圖1
部分教師在傳授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后往往通過提問或者是隨堂練習的方式檢驗學習效果,這一方式可能會引起學生反感,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可以游戲的形式檢驗學生。例如在初步學習完幾何圖形后,教師可以根據各個幾何圖形的特點、性質等知識點結合網絡資料編寫謎面,讓學生猜謎,檢驗學生對幾何圖形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綜上,小學生好動、思維活躍,利用游戲引導小學生積極思考,將游戲化教學合理應用于各個教學環節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提升數學學習能力,這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