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紅 劉俊偉 尹巧玲


摘要:隨著社會各界節能減排意識的不斷增強,建筑行業的綠色化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本文根據國家現有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建立了綠色建筑綠色度評價指標體系,然后采用可拓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計算,最后得出綜合評價值。通過實例分析,得出了該建筑綠色度等級為深綠的結論,證明了該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he gree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the green building green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extens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re used to calculate, and finally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is obtained. Through the example,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green level of the building is dark green is obtained, which proves the ration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關鍵詞:綠色建筑;綠色度;可拓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greenness;extens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圖分類號:TU712.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12-0127-03
1 ?指標評價體系的建立
隨著我國城鎮化政策的大力推進,人們的節能減排意識逐漸增強,綠色建筑成為了實現建筑行業戰略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1]。綠色建筑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保護環境,并在整個壽命周期中減少污染[2]。“綠色度”是指住宅建筑對環境的友好程度,即衡量建筑滿足綠色特性的程度[5]。
目前評價建筑綠色度常用的方法有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等。如Scott[3]從建筑的資源節約、能源循環利用以及使用壽命等方面對建筑進行綠色評價研究;李肇娟等[4]、鮑學英等[5]、陳永青等[6]利用層次分析法和專家打分法構造建筑綠色度的模糊綜合評價模型;魏明海等[7]基于全壽命周期理論建立指標評價體系,利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對裝配式建筑綠色度進行綜合評價。但是傳統層次分析法的判斷矩陣沒有彈性,并且還需要一致性檢驗。
綠色建筑的綠色度評價指標具有多層次性和多因素性,因此,選取的各指標因素應該分成不同的評價層次及因素,全面系統地評價建筑的綠色水平。綠色建筑的綠色度評價追求的是對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程度低和宜居性好。本文基于國家現有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選取了7個一級指標,并在國內外專家對綠色建筑指標評價研究的基礎上,根據指標選取的科學性、全面性、典型性以及可量化的原則,確定了23個次級指標,由此建立了綠色建筑的綠色度評價指標體系。(圖1)
2 ?模糊可拓層次分析法
2.1 構造可拓判斷矩陣
4 ?結論
本文以綠色建筑綠色度為研究對象建立了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可拓層次分析法得到各層次評價指標的權重,然后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建筑的綠色度進行綜合評價。該方法引入了可拓學理論,并利用區間數而不是特定數值構造判斷矩陣,克服了傳統層次分析法的判斷矩陣沒有彈性及矩陣一致性檢驗方面的不足,使評價過程更加準確。
參考文獻:
[1]秦旋,荊磊.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風險因素評估與分析:基于問卷調查的探索[J].土木工程學報,2013(8):131-143.
[2]GB/T50378-2014,綠色建筑評價標準[S].
[3]SCOTT B G.Green building valuation and mate-rials efficiency[J].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9 (9):132-139.
[4]李肇娟,侯祥朝.綠色住宅綠色度的模糊綜合評價模型:以福建省為例[J].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2014(S1):37-40.
[5]鮑學英,王起才,王恩茂.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建筑綠色度評價研究[J].生態經濟(學術版),2013(1):298-300.
[6]陳永青,方炫強,劉陳誠等.基于AHP-FUZZY法的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評價[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27(2):48-53.
[7]魏明海,馬茹萱,李麗紅.裝配式建筑綠色度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3):281-285.
[8]高潔,盛昭瀚.可拓層次分析法研究[J].系統工程,2002,20(5):6-11.
[9]王振,劉茂.應用區間層次分析法IAHP研究高層建筑火災安全因素[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6,6(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