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林 李新偉 李桂鳳 徐楚婷
1 廣東省干部療養院 廣東 廣州 510970 2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3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上海 200120
踝管綜合征主要表現為足底及足內踝疼痛、麻木,久站或行走后加重,休息后可緩解;癥狀嚴重時影響其工作及生活質量。筆者自2015年4月~2019年2月,采用浮針療法治療踝管綜合征30例,并與西醫封閉療法進行比較,取得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根據患者就診時間先后進行編號,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治療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35~55歲,平均43歲;病程2~8個月,平均4個月。對照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38~55歲,平均46歲;病程4~9個月,平均5個月。兩組間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1]:①足底麻木,疼痛,出現感覺異常。②屈跖實驗及Tinel征(神經干叩擊試驗)均為陽性。③肌電圖檢查脛后神經傳導速度發生改變。④足正側位X線片顯示無明顯異常。
2.1 治療組:采用浮針療法進行治療[2]。器械:中號一次性使用浮針及浮針進針器(南京派福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操作:患者采取側臥位,患肢在下,在患肢內側中段可觸及條索狀硬結,即為肌筋膜觸發點,其下方5~6cm處為進針點(根據病情、進針點局部的皮膚情況等決定);常規消毒,借助浮針進針器破皮進針,沿皮下向上緩慢推針;待軟管完全進入皮下后,做掃散運動;同時,囑患者足踝背伸,施術者按壓腳背進行阻抗約10秒鐘,如此反復操作3次;抽出鋼芯,將軟皮管套固定留置5~8小時。每周治療2次,3周為1個療程。
2.2 對照組:采用封閉療法。藥物: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山東華魯制藥有限公司),0.9%氯化鈉針(中國大冢制藥有限公司)。操作:體位同治療組,在分裂韌帶起止點之間選擇壓痛點進針;常規消毒后,抽取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ml、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ml、0.9%氯化鈉針2ml混合,共5ml藥液;于內踝后緣進針,回抽無血后,進行封閉治療。每周治療2次,3周為1個療程。
3.1 療效標準:臨床痊愈:足踝部疼痛消失,足踝部活動范圍恢復正常;顯效:足踝部疼痛緩解明顯,足踝部活動范圍改善明顯;有效:足踝部疼痛有所緩解,足踝部活動范圍部分改善;無效:癥狀無改變。
3.2 治療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踝管綜合征屬于中醫學中“傷筋”范疇,《黃帝內經太素》認為“邪入腠襲筋為病,不能移輸,遂以病居痛處為腧”。由于病邪結于筋,筋傷絡阻,氣血運行壅滯,“不通則痛”,因此經筋病的主要癥狀為疼痛、關節活動不利。現代研究表明,在疼痛局部或鄰近部位臥針皮下淺刺,其鎮痛效果顯著,起效迅速。而浮針療法是在皮下使用針具,大面積掃散,以通筋活絡,激發人體自愈能力,從而達到不藥而愈的目的,主要用于治療筋膜不舒、血滯不通所導致的頸肩腰腿疼痛和一些內科、婦科雜癥。皮下疏松結締組織是浮針療法的靶組織,是浮針療法的生理學基礎。有研究認為疏松結締組織是中醫經絡學說的物質學基礎,經絡可能是富含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的筋膜組織。浮針療法直接作用于皮下疏松結締組織,且針具較粗,配合掃散手法,能夠迅速有效地激發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從而取得明顯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