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杭萱
杭州物華天寶,人文氣息厚重,自古以來就遠近皆知。渺渺千年的杭州文脈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繪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一千年前,這里曾是五代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兩代建都地。兩朝古都,200多年的璀璨歷史,使杭州足以與中國其他六大古都相媲美。1972年,在著名的“改變世界的一周”里,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與中國總理周恩來曾漫步西湖湖畔,正是這場緣水而興的對話激發起了中國歷史性的經濟開放浪潮,締造了發展奇跡。
44年后,中美兩國領導人在杭州的另一次會晤,也標志了一場深刻的全球變革。正是在這里,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代表中美兩國率先批準《巴黎協定》并共同向聯合國秘書長交存批準文書。
如今,杭州不再滿足于單純充當歷史見證者的角色。這個城市正用綠色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大美杭州的壯麗畫卷。
杭州的公共交通網絡正在全速“現代化”。杭州市政府于2008年啟動了中國首個“公共自行車共享計劃”,現已建設成為全球最大的公共自行車系統。
杭州的公交車網絡正在全面“綠色化”。如今,“零排放、零污染”的純電動公交車已成為杭州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杭州市內70%的公交車實現了電動化,這是一筆不小的投資。每輛電動公交車的采購成本約100萬人民幣(14.5萬美元),這大約是傳統公交車價格的兩倍。但副市長胡偉認為這筆開銷非常值得。 “關鍵在于,我們同時兼顧了保護環境,以及對抗空氣污染。”他說。


即使初始成本高昂,但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電動公交車的運營成本與傳統公交車相比,花費持平甚至更低。自杭州于2014年引入純電動公交車以來,其運營成本已經下降了30-40%。胡偉副市長表示:“當前我們的挑戰在于,要說服旅游公司等其他企業也使用這些更加清潔環保的公交車。”
杭州大力推進城市交通“軌道化”,地鐵線路不斷擴展,如今總長已經達到約170公里。杭州仍在修建新的線路,計劃將運營總里程提升至500公里。盡管目前看來,地鐵比公交車貴,但擴建有望降低百姓的通勤成本。
面對頑固的空氣污染問題,投資并不是政府唯一仰賴的工具。政府也做出了艱難的決定。 2015年,為改善空氣質量, 燃燒了半個多世紀的 “杭鋼”半山基地全線關停。政府估計這將阻止3000噸煙塵被釋放到空氣中。
在杭州舉辦的世界環境日官方慶典活動中,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在致辭中描繪了十幾年前工廠所在地區的慘淡景象。 “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氣味,河流里不見魚蝦的身影。”他說。
“關閉工廠對經濟的影響是短暫的。杭州鋼鐵集團借助數據資源的東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實現蝶變重生。”車俊書記說道, “2018年,集團利潤達到35.3億元(5.11億美元)。”
曾經的“黑金剛”,如今的“綠富美”,這里已然成為杭州高達65%的森林覆蓋面積的一部分。 “今年春天,我們看到成千上萬的白鷺飛來這里。”車俊說, “現在,白鷺在夕陽下振翅飛行,已成為這座城市的標志性形象。”
杭州綠色復興的成功能夠在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得到強有力的印證,西溪濕地是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占地2800英畝的國家濕地公園。盡管近2000年來這片濕地一直是當地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自政府在2005年啟動自然生態修復工程以來,如今公園煥發出勃勃生機,鳥類從之前的79種增加到181種。同時,濕地也實現了功能性的修復。當江水在西溪、錢塘江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的大運河之間流動時,濕地就像天然的腎臟,過濾水中的污染物。
700多年前,威尼斯探險家馬可·波羅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如今,杭州正全力留住這片伊甸園的美好和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