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德國特約記者 李珍 青木●本報記者 李司坤 ●任重 王會聰
當地時間16日,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貿易組織(WTO)在一項裁決中表示,如果美國不取消違反WTO規則的關稅,可能面臨中國的制裁。2012年,中國在WTO提出訴訟,指責美國對中國的光伏電池等出口產品施加反補貼關稅。英國路透社說,WTO為中國制裁美國鋪平了道路。此事在網絡上引發外國網民熱議。有人說,無論白宮怎么解釋,美國長期向貿易伙伴施壓、采取不公平的手段是不爭的事實。這一中美貿易糾紛始于奧巴馬時代。眼下,特朗普政府與中國的經貿摩擦仍在持續。部分美國議員又在為中美經貿關系改善設置障礙,于16日推出禁止將華為從美國商務部實體名單中除名的法案。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7日說,特朗普總統6月底在大阪與中國領導人會晤時表示,將允許美國公司繼續向華為供貨。“美方如何兌現承諾、何時兌現承諾,事關美方自身的信譽和公信力,國際社會都看在眼里?!?/p>
“各有利弊”的裁決?
據美國CNBC網站16日報道,除了光伏電池,中國2012年在WTO向美國提起的訴訟還涉及風塔、鋼筒、廚房架子等產品,當時這些產品出口總額為73億美元。這次裁決之前,WTO相關機構已裁定過美國做法違規,但美國一直不糾正,并于2018年提出上訴。“上訴機構的裁決再次證明,美方違反世貿規則、一再濫用貿易救濟措施,嚴重損害了國際貿易環境的公平公正性。”中國商務部發言人16日晚就此事發表談話,敦促美方立即采取切實行動,糾正在對華反補貼調查中的錯誤做法,為中美兩國企業營造公平穩定的國際貿易環境。CN?BC稱,如果中國尋求制裁,那么將與美國圍繞自身所受的貿易損失數額進入新一輪法律紛爭。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16日聲稱,盡管WTO認識到,美國證明了中國利用國企“扭曲經濟發展”,然而該裁定要求美方接受用中方價格計算補貼,這是在“削弱WTO的規則”。
美國彭博社17日評論說,這是一項對中美“各有利弊”的裁決。因為WTO一方面認為,美國利用第三國價格計算關稅的方式不符合WTO的反補貼規定,另一方面也“認可”了美國確定中國國企不公平補貼出口產品時采取的基本政策。
對于上述“各有利弊”的解讀,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何偉文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其依據是美國政府的話。“他說的能信嗎?關鍵是看WTO裁決的原話。總體而言就是美國敗訴?!焙蝹ノ恼f,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現在很多時候講話都是胡攪蠻纏,“美國給農產品的補貼少嗎?”
英國《金融時報》17日說,WTO的裁定結果對華盛頓方面是一次打擊。美國一直認為,中國某些產品的定價是由政府主導。
此事引發外國網民熱議,雅虎新聞相關報道下有超過600條評論。有美國讀者說:“我們批評中國補貼企業,那我們政府救助整個美國銀行體系和幾乎所有美國車企就沒問題?”還有網民稱:“我認為WTO對貿易問題的理解肯定強于美國政府,且做出一項裁決并不會給它帶來什么好處?!边€有人說,“在美國幾十年來向其他國家‘扔制裁后,它被制裁也是早晚的事。世界已經對被美國操控疲憊了”。
中方回應美議員推打壓華為法案
當前,特朗普政府與中國的經貿摩擦已經持續一年多。6月29日,中美元首在大阪舉行會晤,同意重啟經貿磋商。特朗普表示,將允許美國公司向華為出口部分不構成安全風險的零部件。今年5月,美國政府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
不過,部分美國議員又在妨礙中美改善關系。據美國《華盛頓郵報》17日報道,10名美國兩黨議員——他們是安全問題鷹派,其中包括知名反華議員盧比奧——16日推出“捍衛美國5G未來法案”,試圖將特朗普5月簽署的禁止威脅國家安全的外國企業參與美國5G系統的行政命令法律化,同時禁止在沒有國會參與下將華為從商務部實體名單中去除。該法案還規定,如果行政部門向美國企業頒發與華為做生意的豁免許可,國會可以將其廢除。
“跨黨派法案或將為特朗普對中國‘讓步戴上枷鎖。”美國“政治”網站16日說。不過有美媒稱,這一法案的未來依舊未知。盡管美國國會對華為帶來的潛在風險保持高度警惕,但目前不確定該法案何時能進入投票程序。即便在國會獲得兩黨支持,它也必須得到總統簽字。
美國《福布斯》雜志將議員這一最新舉措稱為對白宮的“政治反沖力”。文章認為,該法案對華為并非好消息,但對去年向這家中企提供約110億美元技術產品的相關美企來說也不是好事。15日,路透社有關美國商務部正考慮加快批準美企向華為再次出售零部件的報道令一些美企感到振奮。
在日本富士電視臺看來,華為被打壓對日企也不是好消息。報道稱,中國經濟政策與其企業動向都對日本商界有著顯著影響。去年,華為從日企購買總額達726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61億元)的電子產品。
“美國有關議員固守冷戰零和思維,長期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提出各種涉華消極議案,他們遏制中國發展、破壞中美關系的險惡用心暴露無遺?!敝袊饨徊堪l言人耿爽17日對此回應道。
日媒:無論美國怎么做,中國經濟都將持續增長
特朗普16日表示,美國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有需要,可能會對余下價值325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中國有一句話正好可以作為回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耿爽17日說,不管道路多漫長,只要你邁開腳步,堅定向前,總能到達終點。至于美方威脅加征新關稅,他表示,這無異于給雙方的經貿磋商設置新的障礙。
“幾乎沒有跡象表明,中國的損失就是美國的收獲?!泵绹都~約時報》17日評論稱,數據顯示,美國通過對華加征關稅獲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白宮對農民的財政援助成本,更不用說補償因貿易受到損害的其他行業了。美國與中國的貿易爭端拖得越久,這一差額就越明顯。
日本《現代商業》17日刊文說,無論美國如何打壓,中國的經濟仍會持續增長,在2040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均GDP也有可能達到和日本一樣的水平。文章呼吁日本相關業界與人士,眼下不僅要關注中美經貿摩擦,更要將自己的目光放得長遠些,思考未來如何與中國加深合作。
日本媒體的評論在華為身上多少得到了印證。盡管受到美國制裁,但華為今年在海外拓展的腳步一直沒有停下。本周,華為宣布將在未來3年向意大利投入31億美元;上周,華為表示今后5年要在波蘭投資7億歐元。
“華為手機銷售有所回升?!睋聡渡虉蟆?7日報道,華為公司德國市場的負責人大衛·王16日談到華為在歐洲的運營情況時說,盡管有客戶仍然猶豫不決,但市場已在逐漸恢復。他表示,華為在國外共獲得大約50份5G合同,其中一半在歐洲。華為董事長梁華近日表示,本月底將發布華為的半年年報,從數據看,華為上半年的業績是增長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