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華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攝
寧高寧的觀點向來備受關注。即便是在大佬云集的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上,寧高寧的音調還是比別人高三度。
作為中化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同時兼任中國化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寧高寧身兼兩大央企的掌門人,此前曾先后執掌華潤集團、中糧集團,而且不管在哪一家千億級央企,都曾做出令外界矚目的業績。
7月1日,在2019夏季達沃斯現場,寧高寧從中美經貿摩擦、企業可能搬離中國,到華為與任正非、中國經濟前景等熱點話題,分享了他的看法,引發現場聽眾的共鳴。
在寧高寧看來,中美貿易不會有多大問題,對中國的影響也不像有些學者說得那么壞。從占比來看,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只占中國總出口的16%,其中還有60%是美國公司做的。
在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有人擔心不少企業可能會搬離中國。但寧高寧認為,全球供應鏈很難斷裂,企業不可能搬離中國。
他的這一觀點也得到了摩根大通亞太區副主席李晶的認同。李晶說,根據他們的調查與了解,過去的30多年,全球500強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很大。未來,500強企業在中國的投資還將繼續加大。
寧高寧坦言,當前,中國面臨的發展環境發生了變化,國內有很多的規則需要修改,心態也要調整。今后,中國從商品、服務、人員、貨幣等各方面都會更加開放。
關于中美經貿摩擦對企業的影響,寧高寧認為,相信今天的中國已經準備好了。“中美經貿摩擦給了中國企業家歷史上從沒有過的最好的教育和警醒,過去中國企業家心目中的英雄是地產商,現在變成任正非了。”他認為,這有利于中國企業的轉型升級。
“中國經濟的前景,我是樂觀的。”寧高寧說,長期以來,悲觀預測中國經濟的人都錯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大趨勢非常強。
寧高寧分析,中國經濟為什么會好?GDP具體增長6.5%還是6.3%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國的就業很充分。
從經濟發展驅動力來看,他認為,當前,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占比超過70%。
在消費貢獻日益加大的趨勢下,寧高寧指出,更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現在沒有任何強刺激的政策,相反,“三去一降一補”和“三大攻堅戰”,實際上全是抑制經濟過熱的。即使是這樣的政策環境,中國經濟還在增長,表明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與韌性。
中國會不會掉進中等收入陷阱?近年來,這是各界討論的熱點,爭議頗大,擔憂的聲音也不少。寧高寧的判斷非常樂觀,“現在不怎么提中等收入陷阱了。實際上,中國已經跨過中等收入陷阱。”
他認為,中國能跨過中等收入陷阱,根本原因是因為中國經濟走過工業化階段,這是在中國歷史上沒有過的,也是其他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沒有過的。工業化之后,中國經濟的發展不再像以前那樣與環境污染、高能耗、低人力成本等因素聯系在一起,而是與技術緊密聯系,變成研發驅動。
寧高寧為何如此樂觀?他闡釋說,之所以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是來自他所觀察到的中國企業的新變化。
他說,中國很多的企業都在追求工業的進步、技術的進步,追求產品的競爭力,希望和國際上最好的公司做標桿比較。“這些在中國很普遍,看得非常興奮。”在他看來,正是這些因素讓中國跨過了中等收入陷阱。
寧高寧還認為,未來10年,中國企業素質將大幅提升。當前,中國企業更加注重長遠規劃,更加注重研發,投資更謹慎,發展方式更理性。中國企業真正進入理性發展的階段,是一個非常好的階段。未來,中國一定會變成一個由研發驅動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