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群
(貴州省甕安縣人民醫(yī)院,貴州 黔南州 550400)
上消化道出血屬于消化系統(tǒng)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其臨床癥狀主要為嘔血或者黑便,該病情發(fā)展極為迅速,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治療,就會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并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臨床護理極為重要[1]。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臨床相關服務的要求也逐漸提高,這就要求醫(yī)院不斷提高其護理服務。而循證護理能夠充分滿足相關護理需求,逐漸在臨床護理中得到廣泛應用。為此,我院選取了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接收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對43例實施常規(guī)護理與43例實施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相比較,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在我院實施治療的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其中,觀察組43例患者中,男28例,女15例,年齡在23-74歲之間,平均(48.5±25.5)歲;對照組43例患者中,男26例,女17例,年齡在22-75歲,平均(48.5±26.5)歲。兩組患者相關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相應可比性。
對照組接受本院的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對患者的口腔進行清潔,并對患者的飲食進行簡單干預。
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提出循證問題:觀察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狀況,主要包括患者的瞳孔、意識、黑便、嘔血、生命體征、心電監(jiān)測、皮膚溫度及色澤等。(2)循證支持:依據護理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確定關鍵詞,查找相關醫(yī)學資料,獲取循證支持,然后將搜索到的相關文獻進行相應匯總分類,以此對文獻所具有的可靠性以及真實性進行系統(tǒng)性評價,并根據搜索的內容,結合患者的實際狀況,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3)護理干預,包括以下幾點:①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對疾病的了解較少,就會產生抑郁、焦慮等情緒,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療前,護理人員需要依據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將治療的方法、目的、效果等講解給患者,并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給予具有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將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并發(fā)癥的預防進行講解,以此使患者能充分了解到治療的整個過程,緩解患者的恐懼、緊張情緒,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2]。②止血護理:對于潰瘍患者而言,如果患者在實際治療過程中存在出血狀況,就需要對患者靜脈注射奧美拉唑,待患者病情較穩(wěn)定后,改為口服。③對于食管或者靜脈曲張的患者而言,需要進行相應止血治療,但是,在實際止血過程中,需要確保操作的細致規(guī)范,避免發(fā)生并發(fā)癥。④:口腔護理:患者出現(xiàn)嘔血現(xiàn)象后,口腔中通常會出現(xiàn)殘血,因此:護理人員需加強口腔護理的落實,每日通過生理鹽水進行2-3次的口腔護理,避免口腔并發(fā)癥的發(fā)生。⑤環(huán)境及飲食護理:患者病房內溫度通常控制在22℃-26℃之間,保證室內的濕度,避免較多的人員流動,確保室內空氣的清新,從而使患者能夠獲得一個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對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其飲食主要以高蛋白、高熱量為主,以此幫助患者恢復其機體功能,并確保高纖維水果、蔬菜的供給,避免患者出現(xiàn)便秘現(xiàn)象。
對兩組患者護理過程中的出血次數、止血時間、并發(fā)癥、滿意度進行觀察,并加以記錄。其中,并發(fā)癥主要包括感染、腹膜炎、肝性腦病等。
SPSS20.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相應處理,%表為計數資料,x2檢驗;(±s)為計量資料,t檢驗,數據比較,P小于0.05表示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出血時間比對照組短,觀察組出血次數比對照組少,數據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出血次數、止血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出血次數、止血時間比較(±s)
組別 例數 出血次數(min) 止血時間(次)觀察組 43 31.85±5.4 3.5±1.6對照組 43 42.16±6.3 6.8±3.2 t-8.148 6.048 P-P<0.05 P<0.05
觀察組滿意率比對照組高,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觀察組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主要患病部位為十二指腸、食管、胃、胰膽,如果患者出血量較大,就會使患者出現(xiàn)貧血、頭暈、渾身乏力等現(xiàn)象,大多數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發(fā)熱現(xiàn)象[3]。由于上消化道出血的發(fā)病比較急,就需要對其進行及時止血,不僅需要對患者實施藥物或者手術治療,還需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以此確保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治療效果得以有效提高。目前,循證護理逐漸在臨床護理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并具有顯著效果。循證護理主要就是指護理人員在實際計劃護理流程的時候,需要將自身具備的護理經驗與患者的實際狀況相結合,其主要包括醫(yī)學與循證保健等方面[4]。根據相關臨床研究顯示,循證護理應用于臨床護理中,可以使護理質量得以有效提升,具有顯著效果。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出血時間比對照組短,觀察組出血次數比對照組少;觀察組滿意率比對照組高;觀察組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干預,不僅能夠快速止血,減少止血次數,而且可以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有效提高,并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