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夢,孫春艷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產科,山東 青島 266000)
妊娠期糖尿病是常見妊娠合并癥,在妊娠中期晚期常見,產婦出現血糖代謝紊亂,可危害母嬰健康,需要加強有效護理。本研究分析了妊娠期糖尿病應用連續護理的價值,報告如下。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組,分別45例病人。實驗組孕周25-28周,平均(26.12±2.01)周。年齡21-36歲,平均(28.10±2.05)歲。初產婦、經產婦是30和15例。對照組孕周25-28周,平均(26.32±2.21)周。年齡21-36歲,平均(28.24±2.13)歲。初產婦、經產婦是31和14例。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
對照組予基礎干預,常規在住院期間給予飲食指導、適當運動指導和出院后自我護理教育。實驗組予連續護理。在對照組基礎上,成立連續護理小組,對產婦和家屬說明連續護理的目的和方式,根據產婦一般情況評估和健康需求,制定連續護理方案。在產后42天內上門隨訪3次,電話隨訪6次,對產婦進行用藥指導、血糖測量和飲食、運動指導,使其獲得持續護理[1-2]。
比較兩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滿意率;產后遵醫行為(100分最高分,分值和產后遵醫行為為正比);護理前后患者焦慮狀況、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產婦和新生兒并發癥率。
SPSS22.0軟件分析統計,采用的檢驗方式是t檢驗、卡方檢驗,P<0.05顯示統計學有意義。
實驗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

表1 兩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滿意率對比[例數(%)]
護理前兩組焦慮狀況、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相似,P>0.05;護理后實驗組焦慮狀況、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2.
表2 護理前后焦慮狀況、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對比(±s)

表2 護理前后焦慮狀況、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對比(±s)
組別 例數 時期 焦慮情況 FBG(mmol/L)HbA1c(%)實驗組 45 護理前 58.78±0.55 13.21±3.21 11.12±1.91護理后 21.92±0.31 7.67±1.21 6.21±2.14對照組 45 護理前 58.71±0.54 13.12±3.28 11.21±1.45護理后 36.67±0.33 9.21±2.14 8.33±1.24
實驗組產后遵醫行為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后遵醫行為對比(±s)

表3 兩組產后遵醫行為對比(±s)
組別 例數 遵醫行為評分對照組 45 82.41±3.20實驗組 45 96.14±3.61 t 9.188 P 0.000
實驗組產婦和新生兒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4.

表4 兩組產婦和新生兒并發癥率對比[例數(%)]
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而逐年升高,需要實施有效干預對策,控制血糖,改善母嬰結局和減少母嬰并發癥。連續性護理為產后將護理延伸至產婦家庭,實現對產后產褥期的持續護理而達到提高產婦遵醫行為和有效實現產后恢復的目的,其體現了護理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可提高患者的滿意度[3-4]。
本研究中,對照組予基礎干預,實驗組予連續護理。結果顯示,實驗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滿意率、焦慮狀況、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產后遵醫行為、產婦和新生兒并發癥率方面相較于對照組,體現出明顯的優勢,P<0.05。
綜上所述,連續護理在妊娠期糖尿病護理中的干預結果確切,可有效控制產后血糖,減少產婦和新生兒并發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