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堯,曹正平*
(1.中保鎮衛生院公共衛生,四川 眉山 620360;2.四川省天全縣人民醫院藥劑科,四川 雅安 625500)
社區屬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活動場所。因此在社區衛生服務當中家庭訪視護理屬于基本干預手段。采用家庭訪視護理不僅可以解決衛生資源供需矛盾,還能夠有效滿足患者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按照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給予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訪視護理,可以有效提升疾病認知水平和遵醫行為[1]。此次研究主要是對13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家庭訪視護理,現將此次研究報告做如下匯報:
截止2018年01月數據,我鎮共330名糖尿病患者,抽取其中134人進行分析。將本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共有患者67例。其中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9例,最小年齡為52歲,最大年齡為78歲,平均年齡為(64.8±6.3)歲;研究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1例,最小年齡為54歲,最大年齡為80歲,平均年齡為(66.9±7.2)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比較。
納入標準:患者滿足糖尿病診斷標準;老年患者,生活自理;意識清楚,交流無障礙;患者及其家屬同意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合并感染、酮癥酸中毒,糖尿病腎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嚴重心衰,肝臟疾病和腎衰疾病患者;正在參與其他研究項目患者。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模式。給予研究者患者家庭訪視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1)家庭訪問時間和方法:按照公共衛生服務標準,對于確診為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提供4次/年的面對面隨訪。此次研究主要是選取在2018年1月至3月對研究對象實施以提升自我效能為主的家庭訪視護理,包括入戶訪視,集中訪視和電話訪視等。(2)家庭訪視內容和方法:第一,集中訪視:通過訪視督促患者參與健康教育講座,討論會和咨詢等,提升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認知程度,并且確保社區糖尿病患者能夠了解入組患者的共性健康問題,并且能夠按照自身實際病情尋找適宜的解決措施[2]。訪視內容包括資料登記,血糖檢測卡發放,健康教育宣傳冊,示范教育,講座以及討論咨詢等,使患者能夠明確了解到糖尿病疾病知識。第二,入戶訪視:該階段訪視為了使患者能夠了解自身存在的個性健康問題,例如血糖監測,遵醫服藥,低血糖處理等,并且能夠尋找到最佳方式解決和處理。在訪視期間需要合理指導患者飲食,血糖監測和鍛煉運動等,并且幫助患者設定合理的目標,加強家屬監督,切實解決患者存在的健康問題[3]。第三,電話訪視:該階段訪視主要是督促患者能夠嚴格按照健康交易內容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管理人員需要按照電話訪視內容詢問患者近期情況,聽取患者自訴和反饋,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惑。第四,集中訪視:該階段訪視主要是集中解答糖尿病患者所存在的共性問題,并且幫助患者鞏固和深入了解糖尿病疾病知識[4]。管理人員需要及時總結和歸納家庭訪視護理期間所存在的問題,并且告知患者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組織糖尿病友進行交流。
采用本院自制的基本資料調查問卷對患者一般資料進行調查分析;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采用專業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自我效能水平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鍛煉運動規律,遵醫服藥,飲食控制,足部護理,血糖檢測,并發癥預防與處理等。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好。
對所有患者數據資料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用%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在實施護理之前,兩組患者在自我效能總分和各維度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在實施護理之后,兩組患者自我效能總分和各維度評分均有所改善,并且研究組患者改善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在實施干預之前,對照組患者空腹血糖值為(8.4 8±2.4 7)m m o l/L,研究組患者空腹血糖值為(9.21±3.58)mmol/L,兩組患者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在給予兩組不同護理干預之后,對照組患者空腹血糖值為(7.78±1.48)mmol/L,研究組患者空腹血糖值為(6.11±0.76)mmol/L,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空腹血糖值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分析家庭訪視護理對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
在此次研究當中,主要是分析家庭訪視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按照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在給予研究組患者家庭訪視護理之后,患者自我效能和各維度得分以及空腹血糖水平顯著優于常規護理干預模式。此次研究結果與劉冬梅等[5]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從上述結果能夠驗證家庭訪視護理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在給予患者集中訪視之后,詳細為患者介紹糖尿病疾病知識;給予患者入戶訪視能夠面對面解答和指導患者問題和行為;電話訪視能夠都督促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使患者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監測血糖變化,加強機體鍛煉,從根本上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水平。
綜上所述,給予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訪視護理具有顯著效果,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