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7月18日報道,原題:瞄準5億線下用戶,中國互聯網巨頭爭奪智能音箱市場對中國公司來說,從電腦和手機的文字輸入轉向擁有巨大新用戶潛力的語音命令模式,是個很大的賭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今年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尚有5.62億人未連入互聯網。其中超過87%的人是因為不會用電腦或不會用拼音而無法上網。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的數據,一季度中國智能音箱設備出貨量同比增長500%,達到1060萬件,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最大市場,占全球份額的51%。雖然美國的亞馬遜和谷歌仍是業界翹楚,但全球五大智能音箱供應商有三家來自中國——分別是百度、阿里巴巴以及小米。
除了作為獲得在線內容和服務的下一個主要途徑,人工智能(AI)驅動的智能音箱擁有提供諸如語言模式和消費偏好等寶貴數據的優勢,這將確保用戶留在音箱供應商的服務生態體系內。
智能音箱也將加快向物聯網發展的步伐,因為這項AI驅動的技術可以使機器更好地理解人類語言。“人機之間的互動越多,它們(智能音箱)就將變得越聰明,我們也將越受益”,阿里巴巴AI實驗室總經理陳麗娟說。
在全世界范圍內,百度是第三大供應商,市場占有率達到16%。阿里巴巴和小米分別以15.5%和15.4%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
無需電腦或拼音技能,互動式智能音箱正成為中國互聯網巨頭觸及那些過去無法抵達的用戶的理想手段。這些人仍占中國總人口的40%左右。▲
(作者莎拉·戴,劉仲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