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松
黃芪作為藥用已有2000多年歷史,具有補氣固表、強心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侗窘洝酚涊d其“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補虛,小兒百病”?!度杖A子本草》記載其“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血虛萎黃、內熱消渴等癥。
黃芪最具代表性的補氣固表功效已得到現代研究的證實,其所含的黃酮、皂苷類、黃芪多糖等具有強心、保肝、利尿、增強免疫功能、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增強造血功能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除了補氣之外,黃芪在改善心臟疲勞衰竭方面的作用更明顯。
心功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并受多種因素影響,導致心臟受損,如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等,久之引起心臟功能的衰竭。心力衰竭屬中醫“驚悸怔忡”“胸痹”“喘咳”“水腫”“虛勞”等范疇,究其原因多是因勞倦過度、病后失調、憂思內傷等而傷人體正氣,耗竭心力。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心力衰竭大致分為3型:1.心肺氣虛型,治療以補益心肺、活血化瘀和化痰為主;2.氣陰兩虛型,治療以益氣斂陰、活血養心為主;3.陰陽俱虛型,治療以補氣回陽、益陰固脫為主。臨床上根據不同癥候,常用養心湯、生脈飲合炙甘草湯、真武湯合四物湯、參附龍牡湯等方。在這些方劑中,都少不了黃芪。
黃芪也可單獨使用。如有些缺氧或者中毒以及化療引起的心力衰竭且病情較重者,可以用黃芪50克泡水代茶飲,兩周后改為30克,長期飲用者可以每日使用15克左右。對大多數人來說,黃芪沒有什么毒副作用,不必過于擔心其安全問題,但氣滯濕阻、有食積、毒瘡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等實證者,以及陰虛陽亢者,不宜使用黃芪,否則會加重病情。
夏季,正是養心的好時機,大家平時可以用黃芪泡水,或與大棗、五味子、甘草、桂枝、紅花、枸杞子、玫瑰花等配成花草茶,以養心補氣。這里推薦一款枸芪棗茶:黃芪10克,枸杞子12克,大棗3枚,沸水沖泡代茶飲,能夠增強體質,明目補血,非常適合久坐的白領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