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核電項目常規島設備采購管理工作中,供應商編制的設備制造計劃是采購方管控設備制造進度的重要工具,有效地對設備制造計劃進行更新是開展采購進度管控工作的前提。通過分析常規島設備制造計劃的特點及管理難點,結合某核電項目采購管理實踐,討論了三種常規島設備制造計劃更新管理方法,并提出幾種方法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常規島;采購;制造計劃;管理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8.159
1 核電項目常規島設備制造計劃的特點
1.1 計劃內容涵蓋范圍廣
與常規電相比,核電項目重視過程管理,過程管理是實現“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目標的有效途徑,因此需要對設備供方制造過程的諸多細節進行控制管理[1]。核電項目設備制造計劃應包含設計、質保審查、原材料采購、制造、驗收、運輸等一系列環節,與常規環節相比,核電項目設備制造計劃包含的工作環節更多,范圍更廣。
1.2 物項種類多,計劃復雜程度高
在核電項目中,與核島相比,常規島系統集成類設備較多,如TG包、海水淡化系統、凝結水精處理系統等,此類系統設備物項種類繁多,各部套之間產出邏輯關系復雜。同一系統設備歸屬一個設備合同,系統內一部分部套的產出時間與部套間的結構特性有關,一部分與現場施工需求時間息息相關,所以同一系統內各部套的制造進度邏輯不同,計劃復雜程度高。例如核電項目中TG包合同通常含汽輪機、凝汽器、發電機、MSR四大類設備,隸屬一個合同,在設備制造計劃中分成70多項主要部套,每類設備之間無明確的結構關系,產出大致時間根據現場需求決定,但同一大類內各部套的產出時間一般具有明確的邏輯順序。
1.3 設備制造計劃調整頻率高
根據核電項目標準計劃安排,為了保證長周期設備及時交付并滿足土建設計提資的時間要求,重要主輔機設備應在項目FCD前較長時間完成采購合同簽訂,并開展設備制造活動。如在某核電項目中,TG包、三大泵、主變、高低加和除氧器等關鍵長周期設備在項目開工前3~7年就已簽訂采購合同,并已開展生產制造,但核電項目FCD時間受國家政策影響較大,設備需求時間存在一定程度不可控因素,各設備需求時間隨機性較強,因此設備制造計劃需根據FCD預期不斷進行調整。
2 核電項目常規島設備制造計劃管理難點
2.1 供應商計劃管理能力弱
部分常規島設備供方參與核電項目經驗較少,對核電項目的計劃管控工作重視程度普遍不高,計劃編制及更新維護的能力薄弱,對計劃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工具不了解,甚至無法完成最基本的計劃編制工作,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指導培訓才能勝任采購方的計劃管理要求。
2.2 設備供方眾多與采購方資源配置趨緊的矛盾
考慮到供應商計劃管理能力薄弱,采購方需要開展大量的培訓和指導工作,目前各核電項目采購方的資源配置普遍趨緊,采購團隊中除去質保、監造、文檔等板塊人員后,計劃管理人員數量遠遠低于實際需求數量。
3 常規島設備制造計劃更新管理方法討論
考慮到常規島設備制造計劃的特點和管理難點,現介紹某核電項目管理實踐中擬采用的三種供應商進度計劃更新管理方法。在下述方法中,采購方的各設備合同負責人和計劃工程師是供方計劃管理的主要角色。下文所述計劃均用P6軟件編制。
(1)方法1:采購方合同負責人督促各設備供應商每月定期更新進度計劃,并將更新完畢的可編輯進度計劃(xer格式)發至采購方計劃工程師,由計劃工程師將各更新后的計劃(xer格式)導入P6軟件,形成更新后的四級進度計劃。
優點:更新工作涉及環節少(只有計劃工程師和設備廠家計劃人員);廠家負責該項目的計劃人員通過進度計劃的更新了解該設備的生產過程,更有利于發揮供方管理計劃的主管能動性。
缺點:對廠家計劃人員的P6軟件操作水平要求較高,部分廠家無法按時提供符合要求的更新計劃;由于涉及廠家眾多,計劃工程師需要與廠家計劃人員進行大量反復的溝通工作,工作效率較低;一對多導致對廠家的跟蹤力度不強,需執買方合同負責人協助催交更新信息。
(2)方法2:計劃工程師為各供應商制作每個設備的進度更新表格,各供應商每月定期將更新信息填入表格,并發送計劃工程師和合同負責人,計劃工程師對照表格信息逐一更新各設備進度計劃(四級計劃)。
優點:廠家計劃人員便于操作,更新工作涉及環節少,便于實現。
缺點:計劃工程師更新工作量大。一對多導致對廠家的跟蹤力度不強,需各合同執行負責人協助催交更新信息。
(3)方法三:計劃工程師為各供應商制作每個設備的進度更新表格(excel表格),各供應商每月定期將更新信息填入表格,發送采購方合同負責人。計劃工程師負責建立P6平臺,各合同負責人對照供應商提供的更新信息在P6平臺上對相應設備進行更新,計劃工程師對各環節進行指導并對平臺進行維護,完成四級計劃更新。
優點:該方法重點通過計劃工程師與各合同負責人的協作實現,主要更新工作由部門內部人員執行,便于溝通交流;合同負責人通過更新所負責設備的計劃可以掌握其具體進展。
缺點:更新工作涉及環節較多,需要為各合同負責人提供P6操作培訓;增加了各合同負責人的工作量;功能實現方面,P6平臺建立需要P6軟件專業人員協助。
根據三種方法的優缺點分析,在現階段宜采用方法二,逐步建立供應商進度計劃更新制度,培養供應商更新計劃的意識和初步認識。待簽訂合同的設備大量增加后,過渡至方法三,過渡的前提:一是需要對各合同負責人進行P6計劃管理軟件的培訓,掌握計劃更新操作方法;二是建立可以進行多方協作的P6平臺。
4 結語
通過對多供應商進度計劃的特點和難點進行分析,本文討論了三種設備制造計劃更新管理方法,并提出了實施策略,這在核電項目設備采購管理工作中是一種新的嘗試。上述管理思路實施的關鍵在于,采購方的計劃工程師、合同負責人、設備供方三方只有不斷磨合,才能推進設備制造計劃更新管理工作逐步落地。
參考文獻:
[1]汪映榮.核電前期工作指南[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199-200.
作者簡介:程凱(1987-),男,山東青州人,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核電項目常規島采購進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