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霞
摘要:小學高年級階段是培養學生閱讀與寫作的關鍵時期,該時期的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章,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從而提出對寫作有用的素材,以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反之,同樣提高了閱讀的能力。但是在小學階段的學生,難以從教材中提取出有用的素材用于寫作,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對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能力不斷進行訓練,提高閱讀與寫作教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教學融合
新課標改革以來,在語文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閱讀能力的提高,促使他們學會從閱讀中分析問題并提取有用的信息,再將有用的信息通過自己的語言及知識結構進行寫作,達到閱讀與寫作相互促進,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目前,大多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僅注重于閱讀或者寫作教學,沒有將兩者進行融合教學,使得閱讀及寫作教學質量都不理想,需要基層一線教師深入反思,并努力去改善。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的意義
1.符合新課標改革進展,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明確要求,語文教學要注重對學生的閱讀,以及寫作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之中,教師要將兩種方法融合進行教學。閱讀教學是學生獲取有用知識,積累素材的一個過程,需要通過寫作教學將積累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知識;其中,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明確閱讀的結構及方法,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融合進行教學的方法,既是符合我國新課標改革的要求,同時還能有效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效率
語文教學中如果僅注重閱讀或者寫作的教學,學生在課堂上閱讀文章后,此時,對于文章中的情感,以及寫作方法都不能進行寫作表達,大量的閱讀就會使得學生變得乏味,對閱讀中的知識點,以及素材也不能很好的運用,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如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讀寫結合教學,教師在學生進行閱讀過后,給與學生進行仿寫或者一些題目進行寫作,將自己閱讀中所獲得的知識付之行動,將會再一次溫故閱讀中所學到的知識,同時完成自己的寫作作品,將會提高學生寫作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閱讀及寫作興趣,建立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1]。一般情況下,先給與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從其中提取有用的素材信息,再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以及從文章中所獲得的知識進行寫作。比如,語文教學教師在講解《小麻雀》這篇文章時,教師引導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精讀,了解這篇文章中的主題及寫作手法,通過閱讀這篇童話文章中獲得那些啟示,然后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心中的童話故事,結合本篇文章進行寫作。這樣,學生在對文章進行寫作前,就會對文章進行認真閱讀,寫作的過程中就會體會到文章中所用的句子結構,以及寫作思維,并進行了獨立思考,寫出的作品質量才能得到提高,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的方法路徑探究
1.激發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興趣,以閱促寫
以興趣帶動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有效的方法。教師在語文課堂上要注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的培養,首先需要語文教師具有良好的語文知識素養,語文教師的知識面豐富多彩,在講解語文教材的過程中,就可以擴展知識進行講解,而不是局限于語文教材本身,以一些優美的語言,以及精彩的故事情節等,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2];其次,語文教師可鼓勵學生觀看一些相關有趣味的書籍,讓學生自己去開闊視野,了解更多的語文知識,進而對語文產生愛慕之情,提高對學習語文的樂趣,促進寫作的欲望。比如教師在講解《女媧造人》時,教師可以不必完全依照教材的順序,用自己的語言生動形象的為學生講解女媧是如何一步一步將人類創造出來的,先是天地無人、黃泥捏人到創造許多人,最后分為男女,巧妙地引起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思考,增強自己寫作的欲望。
2.培養做筆記的習慣,厚積薄發,相互促進
語文知識的提高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積累,再通過寫作等形式將知識轉化為自身所用。因此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指導學生對一些優美句子的積累,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優美的句子進行摘抄,不斷積累自己的語文知識,在下次進行寫作時進行引用,提高文章的質量。興趣是引導學生閱讀,以及寫作的開始,學生只有真心樂于去學習語文,才能夠對文章做到精讀,才會不斷的去進行寫作練習;而語文知識的積累是閱讀及寫作的關鍵,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需要學生擁有語文知識做基礎,才能夠讀懂文章,寫出文章[3]。興趣的培養及知識的積累與教師的教導密不可分,比如教師在講解《海上日出》這篇文章時,為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海上的美麗風光及新鮮事物,勾起學生的遐想,使得學生對海上的日出充滿期待,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會認真的閱讀,同時提醒學生篇中有許多優美的句子,可以進行摘抄,比如“陽光透過云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教師在講解并點評之后,由學生對生活中的美麗風景進行一段仿寫,促使學生運用剛學會的知識,這樣,同時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的能力。
3.鼓勵學生進行仿寫,提高寫作能力
仿寫是培養小學學生進行閱讀知識運用,以及寫作的一個重要方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中的內容或情感上深有體會,對一些故事情節的發展有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對文章進行仿寫,學生就會認真去閱讀文章,對于文章中的知識點進行總結,看懂文章的內容和結構,了解作者的意圖。在仿寫過程中,不斷培養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將所學的知識有效的運用,進而提高寫作能力。仿寫的過程使得閱讀和寫作兩者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總之,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種最有效的途徑,寫作則是將所獲得的知識進行運用的一種有效途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將兩種教學方式融合進行教學,將會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促使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鼓勵他們進行仿寫,將讀寫有效進行結合,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建玲.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的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 (11).
[2]楊翹名.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J].課外語文,2017 (10):15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