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艷雪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之下,分組教學是如今課堂教學中頻繁出現的字眼,與傳統教學形式相比,分組教學的模式在學習目標明確化、知識運用靈活化等方面更具優勢,分組教學有利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學習方式,學生能夠通過設立在學習任務上的一起的工作獲得協同行動的能力。現階段,分組教學組織形式在實踐中形成較為穩定的模式,但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分組教學模式中,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模式都提出了挑戰。
關鍵詞:分組教學;課堂創新;課堂實踐
一、課堂教學現狀
發展和改革課堂的教學模式是教育教學組成部分中的關鍵,同時也可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但我國的課堂中教學模式依然存在些問題,比如:班級規模超于容量,生師比高,難以實現因材施教;教學的內容過于書本化,不能夠做到因材施教,進而忽視了學生的真實需求和興趣培養以及學生能力、情感和個性的培養;對于課堂的組織模式,形式主要是以灌輸式的方式教學,單一的形式導致師生上課互動少,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動性;對于師生的關系,大多數的交往來源于制度上的功能性交往,這使得學生和老師之間缺乏溝通和理解,也使得老師很少主動關注學生成長的長遠發展等等。課堂教學中現存的很多問題,都對傳統教學模式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二、分組教學模式
盤錦光正實驗學校的課堂采用了分組教學的模式,其精彩豐富的內容有三個部分,分別是導課、主體課以及結尾。將傳統模式與分組模式結合運用,課程的開始以教師為中心,老師將學生帶入探索知識的氛圍中,之后就是緊學生課堂上積極的思索、更深層次的學習、鞏固知識、轉化知識、運用知識到隨后的將學習結果在全班面前分享。分組教學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形成了新的教學模式,具體模式內容如下:
1.選定課程主題
在導課階段,確定新的課程主題主要是運用全班教學的形式。這個階段參考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特點,由老師來確定確定新的課程主題。具體的形式有:老師進行授課、引導、寫板書、示范以及展示優秀的作品等形式,但為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性會讓學生自己進行主題的選定。
2.確定分組教學的工作任務
分組教學的工作任務采用的是全班教學模式,一般情況下是由老師對工作任務進行分派,有時教師也會和學生一起決定,也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常見的形式是每個組的主題是相同的,便于評價和打分,但也可以有不一樣的主題。
3.成立小組,以小組的模式開展工作
在這個階段,用各種方式成立好小組,選好小組長,給小組確定組名,領取好自己小組的工作任務,讀取任務信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4.得出結果,為匯報做準備
以小組的形式將完成本次任務的過程,最后的結果記錄進行整理,總結成報告,之后確定好匯報的形式,為最終匯報進行充足的準備。
三、分組教學改變與影響
(一)分組教學的功能
盤錦光正實驗學校采用了分組教學的形式,與傳統的全班教學的效果有了很大的不同,學生學習的模式、心態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如下的幾個方面:
1.與全班教學不同的是,學生在在分組教學形式中能更加積極思考、主動探索。
2.在全班教學中,課堂氣氛過于壓抑,學生通常會害羞沉默,不能夠很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分組教學后,課堂氣氛活潑,使得學生雖然提出的是不成熟的觀點,但也敢于并善于表達。
3.學生成了探索知識的主人,充分調動了它們的好奇心和創造力,有時甚至另辟蹊徑,提出的觀點和想法是老師之前沒有預料到的,很新穎的觀點。
4.在全班教學中,由于上課時間有限,老師的權威性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學生最后不夠獨立思考問題,而分組教學,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相對獨立的完成被分派的工作任務。
5.短期內,分組教學確實是要比全班的教學占用更多的實際,但這是因為學生的思考、學習是一個過程,他們需要時間去獨立完成和教學相關的任務,去吸收知識,從長期學生的培養鍛煉來看,這種時間的占用是值得的,是可以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能力的。
(二)分組教學形式的影響
有意識、有目的的為學生派發和教學相關的工作任務并通過分組的形式讓他們獨立完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性,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感知、行為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釋放學生的想象力,誘發出學生的創造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讓學生懂得團隊的重要性。分組教學更高層次的目標是在其他的教學模式下無法取得的社會能力。是讓學生通過進行、完成和教學相關的工作任務,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和合作,進而獲得協同行動的能力,提高協同性。
四、分組教學新要求
分組教學形式對學生行為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也要發展其新的角色定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應該時刻用新知識武裝自己,分組討論中注重獨立思考、獨立感知的能力的培養,也要幫助成績差的同學,更要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多爭論、辯論,通過團隊的力量得出滿意的結果。同時,要配合在完成工作任務中過程的記錄、結果的完善,以及后期匯報的完成。
五、結論
分組教學的優點顯而易見,也幾乎得到異口同聲的贊同,但在我國高等教育的實際應用中卻是不討大部分教師和學生喜歡的。學生普遍感覺分組教學可以激發創造性、獨立性以及培養好團隊的合作分享,這一點他們很喜歡,但是他們又不想讓分組教學占用課后時間,也不想總思考,占用太多的腦細胞。
但最后的結果卻充分證實了分組教學的成效,在傳統的教學中有些學生內斂害羞,躲在教室角落里不敢發言,不能很好的參與到課堂中的學生,但在分組教學中卻可以很優秀的完成分派任務;很平凡的學生通過這種模式成為佼佼者。因此,應該迎難而上,讓分組教學真正在高校課堂上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王有偉.分組教學淺談[J].學周刊,2016 (6):13-13.
[2]郭利萍,崔彩賢.分組教學中學生“三級”評價體系探索[J].新西部,2016 (9):39-40.
[3]蔡香霖.初中數學教學中分組教學方式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 (4):45-45.
[4]薛小峰.分組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 (10):164-164.
[5]程貴軍.中學體育教學運用分組教學模式的探討[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13 (15):101-101.
[6]馮波.中學體育教學中分組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7 (5):102-103.
[7]阮杰昌,李琰.對案例式分組教學引入數學課堂的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 (10):14-14.
[8]鄭月龍,饒莉,鄢清華,等.分組教學中學生成績多元評價體系研究[J].考試周刊,2017 (47):56-56.
[9]陳春蘭.淺析分組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意義及方法[J].小作家選刊,201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