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個人所得稅是我國三大稅種之一,其對我國經濟體制有重要的影響,關系著個人利益和社會公平。個稅改革為企業及員工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同時也伴隨著一定的消極影響,商品流通企業應積極面對這種情況,尋找相關的對策,獲得個稅改革的紅利,同時規避一些風險,更好的推動企業的發展,提升員工的收益。
個人所得稅迄今為止在我國已經實行了近40年,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已經逐步成為一個重要的稅種,對調節分配、促進收入公平方面起到了明顯的作用。李克強總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個稅改革問題進行了提出,并明確成為2018年的重點改革項目,明確了要提高納稅起征點,并增加專項扣除費用,要切實為民眾減負,提高富裕水平。
一、個稅改革的創新
此次個稅改革,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以及特許權使用費進行四項合并,合并為綜合稅,實行綜合或混合課征模式,這是我國首次實行綜合混合征稅的方式,該模式的實行對精簡個稅的復雜性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次個稅改革對免征額額度進行了提高,由此更加優化稅率結構。將個稅免征額提升至每月五千元,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成為本次個稅改革的最大亮點之一,其中對較低檔稅率級距進行擴大的行為給低收入群體更多的減負。
二、個稅改革對商品流通企業的積極影響
(一)降低員工稅收負擔
從員工角度來看,新個人所得稅法中對納稅起征點進行了提高,同時增加了流向專項扣除項,這些舉措都有利的減輕了企業員工的稅收負擔,例如,企業小王今年25歲,未婚,暫未購買住房,父母也未達到60歲,其月工資收入扣除五險一金比例后剩余約5800元,按照原3500納稅起征點,小王需繳納80多元的稅,新個人所得稅法生效后,其申報了租房專項扣除項,納稅起征點提升至6500元,月工資扣除五險一金比例后無需再納稅,平均每月減少稅負80多元,有效的減輕了企業員工的納稅負擔。
(二)降低企業負擔
一方面起征點的大幅提高,對于薪資平均水平處于納稅起征點邊緣的商品流通企業來說,納稅人群減少,申報方式的轉變,有效的減輕了企業個稅財務的負擔,減少了個稅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在一定程度上省去了企業為員工進行代扣代繳個稅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員工到手的工資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更加有利于企業的穩定生產。
(三)提高商品流通企業經濟效益
新個人所得稅法的頒布及內容的調整,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擴大內需、穩定經濟,提高納稅起征點、增加多項扣除等新規都體現了降低群眾稅收負擔的目的,更為深層次的目的則是擴大內需、提高民眾的購買力。2017年全年個稅占國家總稅收比例的8%,本次個稅改革將至少帶來10%的減稅幅度,隨之而帶來的是減稅至少1200億元,這將為國內全年增加消費至少700億元,假設其中有七分之四的收入流通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當中來,將會為商品流通企業帶來400億的銷售額,對于整個商品流通企業來說帶來一個新的發展點。
三、個稅改革對商品流通企業的消極影響
(一)提高薪資籌劃、個稅申報難度
此次個人所得稅改革對所征收的七檔稅率級距進行了一定的調整,這一調整對合理避稅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從合理避稅角度來看,企業需要重新調整薪酬節點規劃和相應的稅收預測與規劃,及早的做出合理的規劃能夠有效的規避公司及個人的損失,享受更多個稅改革的紅利。新稅法中對個稅收繳的重心進行了轉變,原來個稅收繳政策主要是針對于扣繳義務人的,此次個稅改革轉變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的模式,這種轉變隨之帶來了一定的苦難和問題,即個稅申報信息的統計問題產生一定的困難。
(二)提高年終獎金發放的難度
新個人所得稅法的改革,對企業發放年終獎金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隨著個人收入按年計算的改變,企業也應當積極面對對年終獎金的發放問題及發放方式進行重新的審視,選擇更加合理的方案。一般來說,企業年終獎金發放的金額相對較大,新規的實施明確了將年終獎劃月公司進行計算,這種方式將會導致公司年終獎的薪資節點變高,從而給企業及個人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財務損失,不利于企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這種方式也難以起到以往年終獎金作為激勵員工的重要作用。
(三)加重企業負擔
新個人所得稅法的修訂,首先為企業個稅申報和相關稅務合規風險帶來了更多的負擔,與此同時企業需要進行薪酬福利政策以及相關政策進行配套修訂,企業還需為員工進行相關的培訓,提高企業的用工成本,尤其是對于在華工作的外籍個人全球稅負產生一定的影響,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困難。
四、結語
此次個稅改革起征點的提高、專項附加扣除等舉措的提出,都有效的減輕了中低收入人群的負擔,成為個稅改革的紅利,得到民眾的支持。個稅改革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努力,政府和人民要進行協作配合,共同推動個人所得稅的不斷完善,通過個稅改革不斷平衡社會利益,確保社會公正,我們要發揮個稅改革的積極作用,積極改善民生,推動社會公平公正。(作者單位:深圳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