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麗冰
本文就佛山市出臺的2017年版的《公立醫院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和價格》實施中面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淺析對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的調整帶來的成效分析和思考。
醫療服務價格管理是醫療機構經濟來源的重要依據,也是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服務價格影響著醫療機構經營與發展,在醫療水平不斷進步而面臨相應的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相對過緩的服務價格和價格管理存在面臨的問題。我市出臺的2017年版的《公立醫院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和價格》對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價格可以說上了一個新階段,本文就對市公立醫院帶來調整問題和分析其成效和思考。
一、2017年版的《公立醫院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和價格》
(一) 文件的核心是: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以現行《佛山市公立醫療機構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為基礎,按以下原則調整基本醫療服務價格。
1.升降結合、對藥品、醫用耗材原加成收入中80%,通過調整現行基本醫療服務價格補償.其中,提高診査護理、床位、手術、中醫的服務價格,降低檢查治療和檢驗項目價格,將掛號費并入診查費。將空調費加入床位費中一并收取。
2.財政補償和自我消化占比: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由財政專項補償10%和醫院自行消化10%。
3.醫保支付。基本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后,參保人普通門診診査費增加部分按照三級醫院9元/診次、二級醫院7元/診次予以醫保報銷,其他門診診査費參照普通門診診査費增加部分進行報銷,其他醫療服務項目按照現行規定及比例納入醫保報銷。
4.分級定價,按醫院等級、醫師級別對制定不同價格的基本醫療服務,二級醫院基本醫療服務價格在三級醫院基本醫療服務價格為基礎,除大型醫用設備檢査和一般檢驗保持同價外,其他服務項目價格總體下浮。
5.動態調整。綜合基本醫療服務價格成本變化、醫院醫藥收入結構、醫保基金承受能力、財政投入落成情況等因素,形成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是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基礎上的,逐步做到細調基本醫療服務價格。
二、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及價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對分級診療影響不明顯。新政以來,我院門診人次不降反增,這與藥品零差價后,大醫院藥品價格便宜有關,也與基層醫院藥品受限有關,從我們醫院看,改革后分級診療效果不明顯。
(二)增加的醫療服務收入無法彌補藥品耗材零差價的損失。我院是市內較大規模的綜合性醫院,是本地區腫瘤疾病和傳染病收治中心。受藥品和耗材零差價、下調大型檢查CT、MRI、B超和檢驗項目收費10%,不實行手術分級收費等一系列受政策影響。
(三)醫療服務項目不足,無法滿足臨床的需要。這些年,各種微創、介入、創新手術治療和護理項目等在醫學界被廣泛應用,并受到患方的充分肯定,但因為沒有相應的收費項目,有一些被擱淺無法開展,有些只能用其他項目替代收費,但這樣做也被醫保機構質疑。年初時,我院根據《廣東省手術操作分類目錄》的“手術操作名稱”對現用收費項目進行匹配,發現有一部份手術操作根本沒有對應的收費項目。據了解,為了滿足臨床的需要,廣州2018年至今已有4批共659項新增醫療服務項目在用(詳見附件),第五、六批共558項也在公示中;深圳也有多批新增醫療服務項目在用了。
(四)醫療服務價格結構不合理,沒能充分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2017年7月,我市取銷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調整基本醫療服務價格,但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在方案調整的項目中調整范圍和調整標準均偏粗,如有些項目之間的比價存在不合理現象,項目也還存在未能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項目中尚有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的工作。例如:經血管介入診療共59個項目(編碼32類)均未納入手術提價項目,仍按2007年的價格執行,而省內其他地區均已把這59個項目按手術項目上調價格;省內其他地區已按手術分級提高三四級手術收費等等。
三、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給醫療機構帶來的成效分析和問題思考
我市頒布《佛山市公立醫院院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和價格》2017年版是行政主管部門管理醫療服務價格的重要標準,標志著我市醫療服務價格管理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同時也給醫療服務的調整帶來了的成效分析及問題思考。
(一)成效分析
1.進一步建立了完善醫療服務項目:醫療服務項目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進步,新的診療技術的涌現,臨床迫切城要的已被證實療效確切、技術成熟的診療服務有了統一的醫療項目名稱,價格標準等在新增修訂多個項目中,項目名稱均已細化準確體現臨床路徑,緩解了部份醫療新技術無法順利開展的矛盾。
2.動態調整機制使醫療服務價格定有了合理調整契機。政府行政部門明確了醫療服務價格的調整要求有了新規范,對醫療服務價格問題進行動態調整,確保醫了療收費改革的分步實施、推進及到位。新調整的服務價格也逐步體現了出對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所在,均有利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促進醫學科學的技術發展。規范醫療服務價格也利于政府部門對醫療機構的監管,還有利于醫療機構本身對醫療服務的成本核算。
3.完善的服務價格內容使醫療行為更加明確、規范。2017年版的《公立醫院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和價格》中服務項目的內容和價格均最大程度地得到統一,醫務人員和患者都能一目了然了解醫療項目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成本,更規范醫療機構的操作,亦為以后制定新的臨床診療項目標準奠定基礎。
(二)問題思考
1.如何科學定價是政府面臨的思考。價格動態調整的原則:綜合基本醫療服務項目成本變化、醫院醫藥收入結構、醫保基金承受能力、財政投入落實情況等因素,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適時調整基本醫療服務價格。我市2017年7月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調整基本醫療服務價格后,于2018年初提高六歲以下兒童個別臨床手術治療收費后,就沒有其它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的政策出臺了。盡快出臺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受理審核的具體辦法,讓各種高新技術開花結果,讓醫務人員的勞動付出得到合理的回報。
2.醫療機構面臨的管理思考。根據新服務價格項目的內涵內容,醫院成本核算部門要重新整理核算成本數據、分析各類收入結構和成本結構。所以,如何調整成本核算方案和合理分配科室之間的成本和利益是醫院成本核算部門面臨的思考。對臨床操作時使用的一次性耗材的歸屬分配問題也是成本管理要面臨的思考。
3.醫保部門面臨的思考。2017年版的《公立醫院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和價格》的項目調整,服務價格項目的調整及門診診金的變化和政策中提到的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變動調整機制,對于醫保范圍的合理調整也是醫保部門面臨的思考。(作者單位: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財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