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勛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推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而風險也伴隨著激烈的競爭日益凸顯,這些風險嚴重束縛了中小出口企業國際貿易的手腳。由此,作為出口企業收匯安全保障的出口信用保險在國際貿易中的分量也愈加重要。本文著重分析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出口企業的積極影響,找出現下出口信用保險發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提出更好運用出口信用保險的對策建議,以期對中小出口企業靈活應用出口信用保險這項金融工具提供參考。
自從我國加入WTO后,國際貿易發展迅速,出口作為拉動我國經濟増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地位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小出口企業作為我國發展國際貿易的主體和開拓新興市場的先鋒,在穩定經濟、吸納就業、出口創匯和提供社會服務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小出口企業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在迎來新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由于我國出口商品同質化現象較嚴重、產品附加值較低,這會降低我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議價能力。同時,為了在激烈競爭的國際市場上搶占貿易訂單,很多中小出口企業寧愿選擇對自己不利的 O/A 結算方式,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應收賬款。另一方面,融資難的問題也制約著中小外貿企業發展,在巨大的收匯風險下融資困境更加突出。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經營規模小、流動資金少導致其抵押、質押和擔保能力不足,很難從銀行取得融資,在無法正常收回欠款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往往因為資金鏈斷裂面臨著破產的風險。因此,出口型企業迫切需要一種風險轉移機制,為企業的出口業務保駕護航,而出口信用保險則恰好具備為出口企業提供風險保障的功能。出口信用保險不僅可以保護出口商海外收匯的安全,而且保單還具備在銀行進行融資的功能,這一職能可以有效的緩解出口企業資金壓力問題。因此如何正確運用出口信用保險以更好地支持出口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
(一)為中小企業提供風險咨詢服務
因為出口貿易的特殊性,中小企業在出口前通常很難確切的獲得出口方的相關信息。出口信用保險通過為中小企業提供風險咨詢服務,能夠幫助中小企業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減少損失,同時,還能提高其風險管理水平,增強其開拓市場的信心和實力,不斷發展對外貿易。
(二)補償中小企業損失
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國際間經濟合作日益頻繁,隨之而來的是國際貿易中的欠款愈演愈烈,由此,中小出口企業所面對的收匯風險也隨之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是國家支持外貿出口的重要政策性手段,它最基本的職能即是保障中小企業出口收匯風險。企業如果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險,在出口企業繳納了保費后,應收賬款風險就相當于轉嫁給了保險人,當保險責任范圍內的出口業務發生損失時,保險人就會按照合同約定,在規定時間內對企業的損失進行經濟補償。另外,出口信用保險機構規模龐大、具有專業的實力,在支付經濟補償后,就會行使其代位追償權,對債務人進行債務追償,降低中小企業的經濟損失,支持出口企業的持續性經營。
(三)有助于中小企業采取靈活的結算方式,提升國際競爭力
現今,大多數的中小出口企業還是倚重傳統的信用證結算方式。國際市場上大多數買方對賒銷這種結算方式都比較青睞。而大多數企業所倚重的信用證方式盡管比較安全,但會增加中小企業的一部分費用及資金,加大了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同時也束縛了自身的靈活性,影響企業國際競爭力。出口中小企業若想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不僅要提高產品的性價比,還要采用靈活的結算方式。通過投保出口信用保險,中小企業可以將自身所面臨的風險轉嫁給保險機構,解決離出口企業在出口收匯時的顧慮,使得中小企業勇于接單,通過采用靈活的結算方式,放棄不適用國際環境的信用證結算,增強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融資難問題一直都是中小出口企業難以跨越的一道“門檻”。國家雖然鼓勵銀行對出口企業積極提供融資服務,而由于這類貸款通常風險較高,且有可能無法收回,因此銀行大都不愿意貸款給非信用證結算方式的出口項目。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貿易融資是指出口企業在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后,將保單項下的賠款權益轉讓給銀行,銀行向其提供有效限額內的出口貿易融資款項。當發生風險出現損失時,保險人將保險單項下的賠款直接支付給銀行。出口信用保險為中小企業所提供的信用保障,正好為其提供了融資便利,在極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小企業資金緊缺、融資困難的問題。
二、出口信用保險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出口信用保險法律法規尚不完善
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國家出口信用保險推出前都是先立法,然后設置專業的出口信用保險機構,最后發展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為了保證出口信用保險的穩定運行,各國都進行立法以保障其發展,但由于中國出口信用保險發展較晚,目前仍然沒有一個完整的法律規范,也沒有指定的出口信用保險。由于缺乏具體的法律法規作為保證,企業看不到出口信用保險政策的作用和優勢,導致保險企業的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
(二)出口信用保險產品缺乏創新,申請周期過長
目前,中國的出口信用保險險種較少,主要集中在短期信用綜合險和少量中長期風險。商業保險的方式單一,缺乏靈活性,難以滿足企業實際操作中的多樣化需求。此外,由于保險機構信息系統不健全,風險評估能力較低,工作效率不高,出口信用保險在中國還面臨著申請周期過長的問題,這會使得中小出口企業在投保申請過程中由于時間過長而錯失商機,進而不愿投保,降低出口信用保險投保率。
(三)中小企業保險意識淡薄
中小出口企業普遍存在保險意識淡薄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中小出口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時對信用證支付依賴度過高,不愿意去嘗試其他更靈活的非信用證結算方式。二是中小出口企業對出口信用保險了解不足,更不知道其對自身的重要促進意義,覺得參保出口信用保險只會一味地加大企業的出口成本,給企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影響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由此導致我國中小企業的出口信用保險投保率偏低,中小企業往往由于吝嗇保費支出而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四)出口信用保險人才缺乏
由于信用保險涉及的領域廣泛,技術性很強,要求從業人員不僅要具備財物管理、風險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識,而且對于相關行業的專業知識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我國中小企業出口貿易發展的時間還比較短,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私營企業,由于缺乏現代企業的管理理念和必備的貿易金融知識,其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依然停留在落后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上,遠遠不能達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要求。
三、如何更好地運用出口信用保險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健全出口信用保險法律法規
出口信用保險屬于政策性保險,其特殊性決定了出口信用保險與其他商業保險不同,并不適用于一般的商業保險法。縱觀國外先進國家的出口信用保險政策法規,都有單獨的法律來規范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目前我們國家的出口信用保險還沒有專項的法律和法規,也沒有在相關法規中明確出口信用保險制度,缺乏立法保障。政策性干預理論為政府干預出口信用保險市場提供了理論基礎,因此應盡快出臺出口信用保險相關法規,完善出口信用保險法律法規的建設、加強監管監督。
(二)加強中小出口企業的出口信用保險意識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市場競爭激烈異常,中小出口企業不僅要面對無法收匯的風險,企業發展還要收到資金不足的制約。出口信用保險能夠以其專業的服務幫助企業進行交易風險分析,保障企業安全收匯降低風險,同時因為將保險單權益轉讓給銀行而使得中小出口企業更容易獲得金融支持。因此,加強中小出口企業的出口信用保險意識,提高出口信用保險參保率對實現中小出口企業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保險單位可以通過政府平臺進行政策宣講、組織培訓,普及出口信用保險知識,分析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出口企業的實際意義,引導出口企業理解應用這項金融工具,建立風險防范意識,提高出口信用保險的參保率。
(三)增加服務項目,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服務領域
中小出口企業參加出口信用保險之后,出口企業更容易獲得銀行貸款,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增強企業競爭力,而目前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的險種還較少,無法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而且參保費也較高,對于現金流本就不足的中小出口企業來說容易形成資金壓力。因此國家應該加強對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政策保險,適當降低保險費率,提高參保率。與此同時,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應當根據市場需求開發新的商業信用保險險種,推出中小出口企業適合的保險產品,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服務領域,實際解決中小出口企業的困難。
(四)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服務水平
隨著中國出口信用保險的發展,人才庫少的缺點日益凸顯。收購出口信用保險的收購、承保、理賠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員工高質量的服務和專業的保險知識,相關培訓工作必須符合市場的需求,從實際出發,著眼未來。應適用于保險公司的現有情況,盡快發揮作用;改善培訓方法,提高訓練效果,不斷創新,提升從業人員綜合水平。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可以建立、健全投保人信息數據庫來減少投保人保險申請期。對于不同的索賠應采取不同的付款方式,盡量簡化賠付手續,及時賠付。
總之,出口信用保險是國家推動國際貿易的重要政策性工具,是國際市場廣泛采用的出口促進手段。隨著業務的開展和各方面的努力,越來越多的中小出口企業將會了解和認識出口信用保險,并利用它來提升國際競爭力,促進我國出口業務的發展。對于出口信用保險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國家機關應加大扶持力度,早日建立健全出口信用保險法律法規,完善管理機制;中小出口企業也應加強出口信用保險意識;保險機構應通過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服務水平,增加服務項目,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服務領域等方式來提升出口信用保險在國際貿易中應用的成熟水平,助推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作者單位:中國寧波國際合作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