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運國 王超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領會《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以吉林省7所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調查問卷的結果為依據,對當前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系統梳理和總結,提出有針對性、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黨中央以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題召開座談會尚屬首次。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
為全面掌握吉林省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狀況,進一步加強和提升新時代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建立長效機制和科學體系,我課題組設計制作了《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調查問卷》。
一、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一)調查對象自然情況
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560份,回收有效問卷532份,有效率達95%。其中,男性教師225人,占比42.3%;女性教師307人,占比57.7%。漢族教師共有500人,占比94%;其次為滿族、朝鮮族、回族、蒙古族和維吾爾族教師。年齡在30歲以下的教師有96人,占比18%;31至40歲的有225人,占比42.3%;41至50歲的有172人,占比32.3%;51歲及以上有39人,占比7.4%。
調查對象都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工齡不足2年的有82人,占比15.4%;工齡3至5年的有135人,占比25.4%;工齡6至10年的有104人,占比19.5%;工齡10年以上的有211人,占比39.7%。技術職務方面,擁有正高級職稱的有66人,占比12.4%;擁有副高級職稱的有154人,占比29%;擁有中級職稱的有231人,占比43.4%;擁有助教職稱的有51人,占比9.6%;無職稱的有30人,占比5.6%。政治面貌方面,中共黨員有395人,占比74.2%;民主黨派人士有45人,占比8.5%;群眾有92人,占比17.3%。從事教學崗的有248人,占比46.6%;從事教學與科研并重崗位的有45人,占比8.5%;從事科研崗位的有122人,占比22.9%;此外還有117人從事不屬于上述三類的其他崗位,占比22%。參與調查問卷的老師大多取得碩士或博士學位,僅有58人為學士學位,占比10.9%;碩士249人,占比46.8%;博士225人,占比42.3%。532位調查者中335人有國(境)外學習經歷,432人有國(境)外任教經歷,366人講授過思想政治理論課,283人擔任過班主任,289人擔任過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
(二)調查對象思想政治情況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高校教師大多都有看報紙看新聞的習慣,但每天都能觀看并認真了解的有147人,占比27.6%;每天觀看但并未深入了解的有215人,占比40.4%;偶爾觀看的有152人,占比28.6%;幾乎不看的有18人,占比3.4%。認為影響我國社會穩定的主要因素,排名前三的是:涉及國家主權、民族利益和尊嚴的重大事件;敵對勢力的意識形態滲透;民族分裂活動。對于現階段國家實施的各種戰略,關注度前三名的是:科技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對于身邊同事入黨動機的調查,有468人認為是對理想信念的追求,占比88%;認為是工作需要的有5人,占比0.9%;認為是謀求仕途發展的有58人,占比10.9%;認為是尋求政治榮耀感的有1人,占比0.2%。
(三)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情況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有467人所在高校建立了黨委教師工作部,占比87.8%;有8人所在高校沒有設立黨委教師工作部,占比1.5%;有57人不清楚,占比10.7%。其中,建立黨委教師工作部的高校有95%是單獨設立,有5%的高校沒有獨立設置黨委教師工作部。對于黨委教師工作部成立的必要性調查,大部分教師持肯定態度,認為作用很大的有374人,占比70.3%;認為作用不是很大的有117人,占比22%;認為沒有必要設立的有41人,占比7.7%。有374人對黨委教師工作部的工作職責了解,占比70.3%;基本了解的有126人,占比23.7%;不了解的有32人,占比6%。有105人認為自己學校的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很好,占比19.7%;301人認為一般,占比56.6%;126人認為開展的不好,占比23.7%。
對學校在新媒體上開展各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是否有吸引的調查,有346人認為具有吸引力,占比65%;有69人認為沒有吸引力,占比13%;有117人認為說不清楚,占比22%。對高校開展教師政治理論學習頻率的調查,有382人選擇一周開展一次,占比71.8%;127人選擇兩周開展一次,占比23.9%;23人選擇一月開展一次,占比4.3%。大部分教師對政治理論學習具有高度積極性,207人表示愿意參加和學習,占比38.9%;246人認為還可以,占比46.2%;僅有79人積極性不高,表示不愿意參加,占比14.9%。愿意參與政治理論學習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主觀上想通過政治理論學習,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論修養;學校黨委重視教師政治理論學習,營造的學習氛圍濃厚;學校組織開展的政治理論學習時效性和針對性強,緊跟時代發展。認為制約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發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思想政治工作缺少問題導向意識;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不緊密;自己主觀上不愿意參加政治理論學習。
二、加強和改進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一)提高認識、強化管理,明確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高校黨委和黨務部門,要充分認識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適時建立黨委教師工作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把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放到高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建立學校黨委直接領導,宣傳、組織、人事、教務等各部門齊抓共管、協同配合的良好局面。出臺切實可行的考核管理辦法,將師德師風建設納入到年度考核和績效考核中,制定科學系統的考核體系,注重結果運用。
(二)深入一線、定期調研,解決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難題困惑。高校黨委要積極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建立聯系機制,深入教學科研一線,通過開展各類座談會、交流會、參觀學習等活動,了解教師們的思想狀況和真實訴求。堅持問題導向,建立問題反饋機制,暢通反饋渠道,做到即知即改,及時通報和反饋,做到出現問題有地方傾訴,有渠道宣泄,有人為之疏導。
(三)認真組織、科學謀劃,豐富政治理論學習的內容和形式。開展教師政治理論學習,要科學謀劃、精心組織,要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形成常態化制度化。通過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傳統教學和新媒體教學相結合、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相結合等方式,建立行之有效的學習體系。加強學習過程監管,建立學習檔案,記錄學習成績,成績作為評職晉升的重要內容。
(四)學以致用、躬身實踐,提升政治理論學習的成果運用。要想成為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高校教師,就需要堅持“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堅持服務大局的理念,堅持不斷改革創新。高校教師要通過自身的政治理論學習,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將理論學習成果運用到教學、科研工作中,從而實現全面提升,取得更大的效果。(作者單位:1吉林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 ?2吉林農業大學信息技術學院學工辦)
作者簡介:于運國(1972—),男,吉林省農安縣人,吉林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研究;王超(1986—),男,山東省昌樂縣人,吉林農業大學信息技術學院學工辦副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新形勢下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高校思政研究專項課題;課題批準號:GS17044。吉林農業大學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