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琛 江志



摘? 要:通過對比2015—2017年世界啦啦操錦標賽和全國啦啦操錦標賽中技巧啦啦操前三名隊伍的單底座托舉在成套中的運用,從而了解單底座托舉上法的發展。從次數、組數、成套所占的比例以及上法的類型等方面進行橫向比較分析,再從國內外的發展現狀進行縱向比較,以期為我國技巧啦啦操的訓練以及編排提供理論意見,為提高我國技巧啦啦操的整體水平貢獻微薄之力。
關鍵詞:技巧啦啦操? 單底座托舉? 成套
中圖分類號:G831.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a)-0049-05
啦啦操我國發展已有10年的歷史,但比較世界強國來說發展較晚差距較大。啦啦操也逐漸發展成為競技體育,需要隊伍擁有更強的身體素質能力及技術技巧。技巧啦啦操為高難度與危險性的項目,更需要隊員具有超強的能力。本文從單底座托舉上法著手研究把國內水平與強隊水平進行比較看出差距。從而為單底座訓練提供思路指明方向。提升我國技術水平縮小與世界強隊之間的差距。
1? 我國技巧啦啦操理論基礎
從知網上檢索發現,我國從2000年至今研究啦啦操的文獻有2293篇,但是其中研究技巧啦啦操發展的文獻只有138篇。研究技巧啦啦操托舉的只有8篇,研究托舉上法的僅僅3篇。技巧啦啦操傳入我國以來傳播迅速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在全國各地舉辦了各種比賽,參賽人員也越來越多隊伍越來越龐大。但是與世界先進水平依然差距很大,我國缺少高水平專業教師教練,形成了技巧啦啦操快速的普及發展與缺乏高水平教師教練之間的矛盾逐步擴大。缺乏正確的技術指導練習和文獻參考。技巧啦啦操帶有一定的危險性,運動員容易受到傷害等原因造成了我國技巧啦啦操水平停滯不前發展緩慢。因此托舉對底座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特別是對力量素質有相對較高的要求所以我們要改變現狀對世界頂尖水平的幾只隊伍進行分析比較,對他們先進的技術動作進行學習研究和自身專項力量及身體素質的加強進而縮小差距提高我國整體水平。
2? 國內外技巧啦啦操單底座托舉在比賽中運用對比
2.1 2015—2017年世錦賽前三名成套中單底座托舉在成套中的運用
單底座托舉動作在成套中的運用包括單底座托舉動作在成套中出現的次數、組數和所占的比例來分析。
2.1.1 單底座托舉在成套中出現的次數
2015—2017年世界錦標賽前三名隊伍技巧啦啦操成套中,單底座托舉在成套中出現的次數累計,將同時完成的同樣的動作只算一個托舉動作(見表1)。
由表1統計的數據可看出:啦啦操世錦賽技巧啦啦操前三名的隊伍成套中單底座托舉動作出現的次數除臺北外都是逐漸增加的,最高單底座托舉達到五次。美國隊在2015年輸給臺北后在2016年和2017年都拿到冠軍。可以看出單底座托舉動作在成套中尤為重要。
2.1.2 單底座托舉在成套中出現的組數
2015—2017年世界錦標賽前三名隊伍技巧啦啦操成套中成功的單底座托舉出現的組數累計(見表2)。
由表2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單底座托舉組數最多為美國其次是芬蘭對而臺北隊也在增加但是幅度不大。總體來說美國和臺北隊上下幅度不大反而芬蘭的增加數最多。世界強隊的單底座托舉的總數要在20組以上。
2.1.3 單底座托舉在成套中所占的比例
單底座托舉在成套中所占的比例,指底座托舉在成套中所占用的八拍除以整個成套的八拍乘以百分百所得出來的數據。
由表3對單底座托舉在成套中所占的比例統計來看,世界最強的三只隊伍對于單底座托舉的運用占成套中的比例越來越多。這說明單底座托舉動坐在技巧啦啦操成套中編排中越來越重要,成為各比賽隊伍爭奪名次的突破點。
2.2 2015—2017年世錦賽前三名成套中單底座托舉上法類型的整合分析
上法動作可分為尖子隊員轉體上法和底座隊員托舉上法兩種。在完成托舉轉體上法動作的時候,主要發力者可分為底座隊員和尖子隊員姿態。
2.2.1 2015年世錦賽前三名單底座托舉的上法類型
將2015世界錦標賽前三名的隊伍成套中出現的單底座上法類型進行分類統計,成功的組數和失敗的組數計算失敗率。
由表4統計數據得知單底座托舉的主要上法類型以拋上為主,只有倒置為托上。直拋上、后空翻、前手翻和倒置,美國隊的難度最高組數最多,臺北和芬蘭不相上下。三支隊伍都達到了驚人的成功率臺北和芬蘭達到100%成功,美國僅失敗一組。這說明世界強隊成套中單底座托舉動作上法后空翻、前手翻和倒置為主,而且技術達到非常成熟的階段。
2.2.2 2016年世錦賽前三名單底座托舉的上法類型
將2016世界錦標賽前三名的隊伍成套中出現的單底座上法類型進行分類,統計成功的組數和失敗的組數,計算失敗率。
從表5統計數據得知,以拋上為主,單底座托舉的組數增加,而且難度也有增加。其中美國隊最明顯托舉的難度最高,并且獲得了冠軍。臺北在單底座托舉方面略顯劣勢但是完成質量高。整體在2015年的托舉基礎上又加了難度,底座雙手托上變成單手托上,尖子身體姿態變得復雜,整體都在加難。
2.2.3 2017年世錦賽前三名單底座托舉的上法類型
將2017世界錦標賽前三名的隊伍成套中出現的單底座上法類型進行分類統計,從成功的組數和失敗的組數計算失敗率。
由表6統計數據得知2017年世界賽前三名隊伍單底座托舉上法類型與之前難度高了一點。與2016年相比,在保持原有的身體姿態的同時又增加了了縱軸的轉體。雖然成功率略微比前兩年低一點,但是還是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準。
2.3 2015—2017年全國錦標賽前三名成套中單底座托舉在成套中的運用
觀看全國錦標賽前三名成套中單底座托舉動作在成套中的運用包括單底座托舉動作在成套中出現的次數、組數和所占的比例來分析。
2.3.1 單底座托舉在成套中出現的次數
2015—2017年全國錦標賽前三名隊伍技巧啦啦操成套中單底座托舉出現的次數累計得表7(同一時間段出現的同樣的動作視為1次)。
由表7統計數據得出,華東作為國內最頂尖的水平具有單底座托舉的能力,而其他兩個學校南京體育學院和武漢體育學院完全沒有能力完成單底座托舉動作。說明國內水平差距很大,階段分層明顯。
2.3.2 2015—-2017年全國錦標賽單底座托舉在成套中出現的組數
2015—2017年全國錦標賽前三名隊伍技巧啦啦操成套中成功的單底座托舉出現的組數累計相加得出表8。
表8分析得出國內只有華師的套路中有單底座托舉動作,而且在2016年進步很大有20多組能完成單底座托舉動作,其他兩所學校并沒有單底座托舉動作。
2.3.3 2015—2017年全國錦標賽單底座托舉在成套中所占的比例
所占的比例是單底座托舉在成套中所占用的八拍除以整個成套的八拍乘以百分百所得出來的數據。
表分析得出在全國錦標賽前三名的隊伍中華師成套中從2015年單底座托舉占成套比到2016年增長3%,2016—2017年單底座托舉的所占比例處于穩定狀態。說明華師大對單底座托舉動作運用有所提高,且暫時處于最高狀態。
2.4 2015—2017年全國錦標賽前三名成套中單底座托舉上法類型整合分析
上法動作可分為尖子隊員轉體上法和底座隊員托舉上法兩種。在完成托轉體上法動作的時候,主要發力者可分為底座隊員和尖子隊員姿態。
2.4.1 2015年全國錦標賽前三名單底座托舉的上法類型
將2015全國錦標賽前三名的隊伍成套中出現的單底座獨立完成的托舉上法類型進行分類統計,成功的組數和失敗的組數計算失敗率。
從表10統計的數據可以看出,在國內華東師范大學的技巧啦啦操水平最高,底座以直拋上為主。尖子為直體、翻上兩種方式。且成功率較高技術技巧比較成熟。而其他兩個學校沒有單底座托舉動作。
2.4.2 2016年全國錦標賽前三名單底座托舉的上法類型
將2016全國錦標賽前三名的隊伍成套中出現的單底座上法類型進行分類統計,成功的組數和失敗的組數計算失敗率。
從表11統計數據分析,華師的單底座托舉動作難度加大組數增加,除拋上外另有一組倒置托上整體的水平在提高,但是在難度加大的同時失敗數也在增加,但還是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技術動作相對成熟。反觀其他兩個學校還是沒有單底座托舉的動作,在托舉方面水平較差。
2.4.3 2017年全國錦標賽前三名單底座托舉的上法類型
由表12統計數據來看,華師單底座托舉類型沒有變化,由拋上和托上與世界強隊接軌,但是完成動作的組數有增加而且完成的質量也有提高,雖然還是有失敗但是總體的難度有所提高水平在提高,反觀其他兩學校還是沒有能完成單底座托舉的動作。
2.5 對國內外比賽成套單底座上法的運用及類型進行對比分析
把統計好的世錦賽前三名隊伍對單底座托舉的運用及單底座托舉上法類型與全國錦標賽前三名隊伍進行比較分析得出結論。
2.5.1 將2015年國內外前三名隊伍上法運用進行比較分析
由表13數據統計分析得2015年出世界錦標賽前三名成套中單底座托舉的次數在3-3次,而全國錦標賽成套中單底座托舉次數僅僅有華師隊伍出現3次,其他兩支隊伍并沒有單底座托舉動作。在組數上面世界錦標賽前三名隊伍比賽成套中單底座托舉動作都在20+以上,美國高達28組。但是全國錦標賽前三名比賽成套中只有華師出現23組單底座托舉動作,其他兩的學校沒有。從所占比例中分析,世界強隊單底座托舉動作占比賽的成套中較大比例,臺北最少,美國高達25%,芬蘭有22%。但是國內只有華師大單底座托舉動作占到隊伍的29%,較為重視單底座托舉動作的運用。而其他兩支隊伍并沒有。
2.5.2 2016年國內外前三名隊伍比較上法運用進行比較分析
由表14統計數據得知2016年世界錦標賽前三名隊伍比賽成套中對于單底座托舉動作的運用在出現的次數,組數以及所占比例都有所增長。美國隊對于單底座托舉的運用最為突出,其次是芬蘭然后是臺北。美國隊也是在今年拿到了冠軍的寶座。反觀國內還是只有華師一只隊伍在比賽成套中對于單底座托舉動作比較重視,甚至超過了世界強隊。其他隊伍還是沒有。
2.5.3 2017年國內外前三名隊伍比較
由表15統計的數據分析得知世界強隊比賽成套中對于單底座托舉動作的運用似乎達到了一個平衡狀態。托舉的次數平均約在3次,托舉的組數平均約在26組,成套中所占比例平均約在23%。反觀還是只有華師能跟緊世界技巧啦啦操發展的趨勢。
2.5.4 2015—2017年世界錦標賽與全國錦標賽單底座托舉上法類型的對比分析
將2015—2017年國內外錦標賽前三名隊伍上法類型統計表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見表15。
由表16統計數據分析出,在世界錦標賽前三名隊伍成套中單底座上法類型主要有底座為直拋上和托上,尖子的姿態為直體、后空翻、毽子后空翻、前手翻以及倒置來完成托舉。在此基礎上尖子還可以加轉體來增加托舉的難度性質。尖子姿態難度的高低決定著整個托舉動作的觀賞性及評分。單底座托舉以美國最為領先,不僅完成的難度高類型多而且完成的質量最好,數量也是最多的。而國內只有華師可以完成一部分托舉難度,但是與世界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
2.6 技巧啦啦操單底座托舉上法發展方向及現狀總結
現今世界技巧啦啦操發展形式,對單底座托舉的運用及發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成套中單底座托舉出現的次數、組數以及所占的比例一直在增長。現今世界水平單底座托舉多以拋上和托上為主。尖子姿態較為豐富直體、轉上、空翻上及倒置為基礎難度上法。國內僅僅只要華師一支隊伍能緊跟技巧啦啦操發展的形式,但是也只能完成基礎的上法難度,還是與世界強國之間差距明顯。除華師之外沒有其他隊伍能完成單底座托舉的難度,這表明我國技巧啦啦操水平較低且發展緩慢,華師隊伍的發展也并沒有帶動其他隊伍的水平的發展,國內技巧啦啦操的發展形成了斷層,其他隊伍已經遠遠地落后于技巧啦啦操發展的趨勢。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對比國內外單底座托舉的運用分析。
世界技巧啦啦操的發展較早水平最強引領著技巧啦啦操發展的水平,單底座托舉在成套中出現的次數,組數越來越多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我國而僅僅只有一只隊伍可以緊跟世界發展趨勢。
(2)對比國內外單底座上法類型分析。
對世界錦標賽前三名隊伍比賽視頻分析得知托舉的上法類型分為多種,底座分為直拋上和托上,尖子為翻上,轉上以及倒置為基礎難度,強隊個人能力較強技術水平比較成熟所以單底座托舉動作難度較高完成質量較高。國內只有一組能緊跟難度的發展但差距較大。
(3)對比國內發展現狀分析。
國內水平差距較大形成了斷層,只有華師大具有單底座托舉的能力,而其他隊伍并沒有單底座托舉的能力。國內水平發展高低不均,發展較慢水平較低。
3.2 建議
(1)應該重視對單底座托舉的練習以及運用,提高單底座托舉在成套中所占的比例。提高我國單底座托舉的整體水平以促進我國技巧啦啦操水平的發展。緊跟世界發展的趨勢。
(2)我們要跟上世界技巧啦啦操發展的趨勢。但我國技巧啦啦操運動員素質較差,要重視加強對技巧啦啦操隊員個人能力的訓練提高身體素質。重視對高素質教練員的培養,為我國技巧啦啦操隊提供專業先進的技術技巧的指導,以此提高我國技巧啦啦操的技術水平。
(3)我國水平發展差距較大,我們要加強強隊與弱隊之間的交流學習,以強隊帶動弱隊共同協調發展。還要走出國門多參加世界性的比賽學習國外先進的理念以及技術為我國的發展及編排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 張玉金.影響高校技巧啦啦操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因素分析[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22(1):105-108.
[2] 代小琴,徐炳強.啦啦操訓練方法之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1):23.
[3] 胡玥.技巧啦啦操的運動風險及其規避方法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