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高泉

摘? 要:近些年國際摔跤組織對古典式摔跤的規則進行了多次更改,對古典式摔跤比賽產生了很多影響,使得古典式摔跤比賽更具觀賞性,也提升了這項運動的熱度。本文重點探究新規則下古典式摔跤訓練方法,通過分析得出目前效率高的方法有:提升自身韌性、力量、體能等素質;加強得分技巧的訓練;將素質訓練和技巧訓練結合進行系統性訓練等。這些方法可為古典式摔跤運動員提供合理的參考,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增強自己在比賽中的得分能力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新規則? 古典式摔跤? 探究
中圖分類號:G886.2?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a)-0053-02
隨著古典式摔跤新規則的頒布和運用,以前傳統的訓練方法已經跟不上當前的比賽激烈程度,新規則下的比賽需要摔跤運動員有更強的身體素質和更熟練的基本功,其中體能尤為重要。本文重點探究新規則下的古典式摔跤訓練方法,為古典式摔跤運動提供一定的指導。
1? 新規則簡述
2015年國際摔跤聯合會對古典式摔跤的規則做了一次變更,新規則主要對每場比賽的時間規則進行變化,另外對得分動作的評判有了新的評分判定,對反抱軀干摔等動作有了更嚴格的判定,對勝負的判定方式也進行了新的規定。新規則提倡運動員增加進攻,使得古典式摔跤比賽雙方運動員更具對抗性,比賽進程的更改也使得比賽的進行程度更加激烈。
2? 新規則下的訓練方法
隨著古典式摔跤新規則的施行,傳統的訓練方式不再適用,訓練方法需要進行改變。由于新規則下的古典式摔跤具有更強的對抗性,所以要求運動員在訓練時對韌性、力量、體能方面都要有所加強。新規則中得分機制的改變使得運動員訓練時要對某些動作加強熟練度,從而能夠在比賽中得到更多得分。
2.1 提升身體素質
談到運動素質訓練,對運動員最主要的素質訓練是力量素質訓練、速度素質訓練、耐力素質訓練、靈敏度素質訓練、柔韌素質訓練等與運動員在賽場上得分有關的身體素質訓練。不同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也是不同的,訓練員在給不同運動員制定素質訓練時要了解運動員的薄弱環節,針對薄弱環節加強訓練程度。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而言,其身體素質和摔跤技巧要全方位立體式的訓練,需要有強大的身體素質去運用摔跤技巧,也要讓摔跤技巧符合運動員的身體極限,這樣才能在新規則下的古典式摔跤比賽中取得更多分,贏得最終勝利。
力量素質訓練中包含最大力量訓練和快速力量訓練。最大力量訓練主要是提升身體肌肉維度和韌性,在與對方進行身體對抗時能夠抗住對方動作并進行自己的技術動作。從表1中可以看到,最大力量訓練負荷強度通常高于80%,用組數*組次的間歇性訓練方法,使古典式摔跤運動員訓練組間有充足的恢復時間。
快速力量訓練是訓練肌肉的爆發力和肌肉的利用效率,使得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在對方限制住自己時能夠快速脫身,也能讓他更加協調的做出自己的技術動作。從表2中可以看到,快速力量訓練的負荷強度要低于最大力量訓練,通常為30%~50%,也使用組數×組次的間歇性訓練方法,但快速力量訓練要求運動員以自身所能使用的最快的速度來進行訓練。
2.2 重點訓練得分動作
新規則下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訓練重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合理的技巧使用通常比強硬的身體素質更加重要。在新規則下,身體素質成為得分的重要因素,需要在日常訓練中加入更多的力量耐力訓練,比如多組次下斜卷腹訓練,組次遞增的杠鈴深蹲訓練等訓練腹部肌肉和腿部力量的訓練。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需要進行大量的跪撐技術訓練,既要提高跪撐技術的熟練度,又要使跪撐與其他動作具有連貫性。
表3中可以看到,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在進行力量耐力訓練時一般通過多種動作循環進行的方式來模擬比賽中遇到的不同情況,表中6種訓練方法每一種都進行20min左右。
2.3 進行系統性訓練
新規則要求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進行更加系統性、全面性的訓練。不僅需要進行身體素質訓練和肌肉力量訓練,還要對多種古典式摔跤技術進行學習。要做到身體素質適合多種得分技巧,得分技巧的學習也要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情況。例如上文提到的“站立突破對抗能力,跪撐加強得分能力”就是一種系統性訓練方法。另外,新規則開始提倡大動作得分,這意味著如果古典式摔跤比賽中雙方實力均衡,分數相差不大,則大動作得分多的一方很可能得到最終的勝利。所以,運動員在基礎技術動作嫻熟的情況下,還要對大動作進行重點訓練,要系統性的將各種符合運動員自身情況的動作進行綜合訓練,從而全面加強運動員的對抗力和技巧性。
3? 結語
在2015年國際摔跤協會對古典摔跤比賽制定新規則中,提升了古典式摔跤運員的對抗性,使得各運動員在訓練時需要改變傳統的訓練方式。動員在訓練時要進行系統性的計劃,將身體素質訓練同摔跤技巧相結合,這樣才能全面提升自己在古典式摔跤比賽中的得分能力,最終贏得比賽的勝利。
參考文獻
[1] 劉巍,董德朋,孫卓,等.我國優秀男子自由式摔跤運動員主要關節肌力特征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5,51(5):52-59.
[2] 何強.我國優秀女子摔跤運動員運動素質特點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2,29(1):112-115,128.
[3] 徐玄沖,張霞,許奎元,等.新規則實施后我國摔跤項目體能訓練特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3):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