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乒乓球普修課中應用的多球訓練法與單球訓練法的教學效果進行對比研究,確定實驗教學內容學習為乒乓球正手攻球、反手推擋、左推右攻,通過相同時間的學習和訓練,最終以考核兩組學生技術、身體素質、教學能力來綜合評價兩種教學方法的效果,以期使乒乓球普修課中教學方法的選擇應用更科學。
關鍵詞:多球訓練法? 乒乓球普修課? 應用? 研究
中圖分類號:G84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a)-0060-02
乒乓球運動教學與訓練課程是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必修課,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乒乓球基本技術、基礎理論知識,且通過這門課程還要培養學生會講、會說、會示范、會組織等教學能力,尤其是在教師資格證全國統考的背景下,如何使教考相融合,提升學生培養的質量,課堂的教學效果是最基本保障。本文將對乒乓球教學中的多球訓練法與單球訓練法兩種教學方法進行對比研究,以發現二者之間的教學效果特點,以期乒乓球課堂教學的效果達到最優化。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川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2016級1班40人,男生。
1.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知網和圖書館相關資料,了解近年來與乒乓球多球訓練相關的技術、經驗,為乒乓球普修課教學提供理論指導。
(2)實驗法。實驗步驟:實驗前,對各位學生的乒乓球基礎技術水平測試(正手攻球技術、左推右攻技術),測試內容與教學內容一致。經專業教師評定,檢驗研究對象乒乓球基本技術水平,達到實驗對象均為初學者要求。然后,將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個教學班,采用多球訓練法的20名學生確定為A班,采用常規教學法的另外20人確定為B班。接著,按照相同的教學進度對兩個班分別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中訓練內容相同,訓練時間相同,教師相同,以保證研究的客觀性和科學性。教學結束后,制定統一的考核內容及標準,對考核情況進行綜合的分析和評價,對比分析兩種教學方法的特點。
具體考核內容及方式:技術考核包括正手攻球、左推右攻技術,考核包括技評和技量,技評主要是技術動作的規范性結合考核,技量主要為1min內有效擊球個數。
身體素質主要包括力量和靈敏,力量包括上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計1min俯臥撐、仰臥起坐、下蹲的數量。
教學能力:10min的正手攻球技術無生試講,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儀表儀態、言語表達、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進行考核,每個板塊均為100分制。
實驗器材:乒乓球館、乒乓球臺、乒乓球。
(3)數理統計法。運用Microsoft Excel 2007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并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學生乒乓球基礎技術學習及掌握情況對比分析
2.1.1 正手攻球技術
由表1數據看出,A班正手攻球技術在1min技術在1min的時間里班級平均個數達到37.45,A班成績的離散程度為40.4,B班成績的離散程度為43.6。由數據可以發現,應用多球訓練法教學的A班,在單項技術正手攻球的成績比單球球訓練法班級的成績好,1min平均多14.25個,相差較大。在成績的穩定性上,A班的方差值為40.4<43.6,由此得出多球訓練的的班級技術掌握的更加穩定。
2.1.2 平檔快推技術
由表2數據看出,A班平擋快推技術在1min的時間里班級平均個數達到57.1個,B班平檔快推技術在1min的時間里班級平均個數達到50.35,A班成績的離散程度為6.1,B班成績的離散程度為10.3。由數據可以發現,應用多球訓練法教學的A班,在單項技術平檔快推的成績比單球球訓練法班級的成績好,1min平均多6.75個。在成績的穩定性上,A班的方差值為6.1<10.3,可見應用多球訓練法的的班級平檔快推技術掌握的更加好且技術掌握的比較穩定。
2.1.3 左推右攻技術
由表3數據看出,A班組合技術左推右攻在1min的時間有效擊球平均個數達到23.35個,B班組合技術左推右攻在1min的時間有效擊球平均個數達到19.3個,A班成績的離散程度為2.8,B班成績的離散程度為4.4。由數據可以發現,應用多球訓練法教學的A班,在組合技術左推右攻的成績比單球球訓練法班級的成績好,1min平均多4.05個,相差較大。在成績的穩定性上,A班成績的離散程度為2.8<4.4,由此得出在組合技術的學習上多球訓練法應用的班級技術更加穩定,掌握的效果較好。
2.2 學生與乒乓球項目相關的身體素質情況對比分析
2.2.1 力量素質
由表4數據看出,A班引體向上的平均個數為18.05,B班引體向上均值為15.25,總體情況A班的效果略比B班好,且A班手臂力量得方差值為2.7比B班的3.9小,說明A班的成績更為穩定。A班的仰臥起坐成績的均值為1min63個,B班仰臥起坐成績的均值為1min58.75個,可見A班學生腰腹力量的成績優于B班,且成績的穩定性也優于B班,方差值分別為3.7和6.3,由數據可見多球訓練的方法,在力量素質的鍛煉上優于單球訓練的方法。
2.2.2 靈敏素質
由表5數據看出,B班在5m運球項目的考核中班級平均用時為10.6s,A班班級平均用時為11.2s,B班平均花用的時間較A班少0.6s,差距細微。B班在考核項目的成績上,同學們的成績相對較為穩定,方差值為1.93比A班的方差值2.1小。可見單球訓練的方法的應用在對學生靈敏素質的鍛煉上優于多球訓練的方法。
2.2.3 速度素質
由表6數據看出,A班在50m跑項目的考核中班級平均用時為6.9s,B班班級平均用時為7.2s,A班平均花用的時間較B班少0.3s。A班在考核項目的成績上,同學們的成績相對較為穩定,方差值為1.8比B班的方差值1.93小。可見多球訓練的方法的應用在對學生速度素質的鍛煉上優于單球訓練的方法。
2.3 學生教學能力培養情況對比分析
由表7考核內容的成績發現,在心理素質板塊A班學生的平均得分為87分,B班同學的平均得分為88分,B班略高于A班,在儀表儀態板塊,A、B兩個班的成績均為88分,在言語表達方面,A班的平均得分為87分,而B班的平均得分為83分,差距較大。在教學實施方面A、B班的平均得分均為83分,教學評價板塊,A班的平均得分為87分,B班的平均得分僅有84分,差距較大。由以上數據得出在語言表達能力、教學評價能力上多球訓練法的效果明顯優于單球訓練法,在心理素質能力方面的培養上單球訓練法的效果優于多球訓練法,而在儀表儀態、教學實施方面,兩種教學方法沒有很大的區別,效果基本一樣。
3? 結語
(1)單項技術正手攻球、平擋快推的教學中多球訓練法的教學效果比單球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要好。
(2)組合技術左推右攻的教學中多球訓練法的教學效果比單球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要好。
(3)多球訓練法對學生力量、速度素質的促進作用優于單球訓練法,但單球訓練法對提升學生的靈敏素質能力優于多球訓練法。
(4)在教學能力的培養上,尤其是語言表達能力、教學評價能力的培養上多球訓練法的效果明顯優于單球訓練法,在心理素質能力方面的培養上單球訓練法的效果優于多球訓練法,而在儀表儀態、教學實施方面,兩種教學方法沒有很大的區別,效果基本一樣。
參考文獻
[1] 張惠忠.乒乓球多球訓練的特點[J].遼寧體育科技,2000(3):17.
[2] 楊李麗,李大志.乒乓球專修課運用多球練習法的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997(3):30-31.
[3] 王云鶴.多人供球多球訓練法對體育教育專業乒乓球普修課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