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詠梅 高英齊 操慧子
摘? 要:本文探究了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使用意愿影響因素及其內(nèi)在作用機理,對提升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服務質量有重要意義。筆者以TAM模型理論為基礎,引入系統(tǒng)界面、系統(tǒng)相關性、感知成本3個變量,構建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理論模型;設計調查問卷,面向武漢工程大學學生獲取樣本數(shù)據(jù),通過結構方程模型探究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系統(tǒng)界面等因素對用戶使用行為意愿的影響作用。結果表明,系統(tǒng)界面、系統(tǒng)相關性及感知有用性3個變量對用戶使用該APP意愿產(chǎn)生正向影響,感知成本對使用意愿產(chǎn)生負向影響,感知易用性對使用意愿不產(chǎn)生影響。
關鍵詞:技術接受模型(TAM)? 陽光體育? 使用意愿
中圖分類號: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a)-0247-03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高速發(fā)展,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比例越來越高,利用手機上網(wǎng)的用戶比例也在逐年升高。這樣的大環(huán)境促使科技與體育相結合,健康APP雨后春筍般快速發(fā)展,如小米運動、悅跑圈、咕咚運動、Keep、Nike+等運動健身類軟件受到了各年齡段用戶的追捧。
隨著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深入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高校相繼推出了跑步APP。武漢工程大學也是其中之一,為學生提供了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是一款面向學校的體育課外鍛煉管理軟件,學生可以使用APP進行跑步檢測,跑步數(shù)據(jù)會傳輸給學校體育主管部門進行管理。如何提升服務質量是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工作的核心內(nèi)容,其中用戶使用意愿是創(chuàng)新技術市場擴散的關鍵因素,強烈的使用意愿才能使創(chuàng)新產(chǎn)品充分被利用。因此,系統(tǒng)研究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的使用意愿影響因素,構建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理論模型,對于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 文獻回顧
移動電子健康信息源自“Mobile Health”一詞。目前,有學者針對健康APP信息特點展開研究,如West分析了付費健康APP,發(fā)現(xiàn)與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和個人健康相關的應用下載率更高[1];Lane等學者針對用戶需求對健康APP設計開發(fā)進行研究,研發(fā)了新一代智能手機軟件BeWell,從睡眠、身體活動與社會互動三個健康維度監(jiān)測用戶行為[2]。這一類的研究有助于軟件開發(fā)者開發(fā)功能更完善、操作界面更有效的健康APP,但是針對用戶對該類APP的采納與使用行為的研究不多。
目前國內(nèi)對用戶使用意愿和使用行為的研究不夠系統(tǒng),大多都是圍繞基礎理論展開,研究方法較為單一。因此,深入探討影響用戶對健康APP使用意愿的因素具有重要意義。
2? 理論模型構建與假設的提出
2.1 模型構建
用戶體驗是影響用戶選擇和使用體育健康APP的重要影響因素,主要受到體育健康APP的易用性、有用性及成本等因素影響。TAM技術接受模型(TA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被廣泛運用于信息系統(tǒng)用戶行為意向研究,主要圍繞接受新技術討論,體育健康APP的發(fā)展與技術進步密不可分,因此選用TAM模型能夠對用戶行為作出有效解釋。
相比其他系統(tǒng)環(huán)境,健康APP的系統(tǒng)特征、用戶群體都有一定差異,針對學生的校園健康APP使用情景更為特殊。傳統(tǒng)TAM模型無法準確解釋校園體育健康APP的用戶使用行為,因此在TAM模型基礎上,必然要結合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的使用特征找到相應外部變量,以提升模型的預測力與解釋力。通過參考體育健康APP相關研究,保留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意愿三個傳統(tǒng)TAM變量[2],選擇影響用戶使用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的主要外部變量:系統(tǒng)界面、系統(tǒng)相關性和感知成本。感知易用性與系統(tǒng)界面設計相關聯(lián),感知有用性則受到軟件內(nèi)容相關性影響,構建研究模型如圖1所示。
2.2 假設的提出
(1)感知有用性與感知易用性。
感知易用性是指用戶認為接受該系統(tǒng)的難易程度,用戶認為信息系統(tǒng)對提升工作效率的幫助程度則為感知易用性。楊永清等人研究結果證明感知有用性同用戶意向呈顯著相關[3]。
假設1:感知易用性顯著正向影響感知有用性。
假設2:感知有用性顯著正向影響使用意愿。
假設3:感知易用性顯著正向影響使用意愿。
(2)系統(tǒng)界面。
界面特征是用戶與系統(tǒng)交互的重要因素,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相同的信息內(nèi)容在屏幕上不同的呈現(xiàn)方式也會影響用戶的搜尋策略與表現(xiàn)。體育健康類APP提供體育記錄服務時,既要設計好信息呈現(xiàn)方式,也要注重呈現(xiàn)效果。屏幕設計是感知易用性重要的預測變量,對于體育健康類APP來說,必須考慮到移動終端使用設備的特點,界面的適宜性、簡便性與復雜性都會影響用戶對體育健康APP服務的感知易用性。
假設:界面顯著正向影響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感知易用性。
(3)系統(tǒng)相關性。
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的服務目的是為用戶提供運動信息及運動輔助工具,使用戶的健康問題得以解決。Venkatesh、Davis提出相關性對用戶感知有用性會產(chǎn)生一定影響[4],只有體育健康APP為用戶提供相關信息資源時,用戶才會感知到使用體育健康APP對他們很有幫助;相對于不能提供相關資源的體育健康工具,用戶會認為使用該APP是易用的和有用的。
假設:相關性顯著正向影響感知有用性。
(4)感知成本。
當技術更迭和系統(tǒng)升級時,用戶在使用體育健康類APP的服務需要付出一些成本費用,如必要的終端設備,接收服務的流量費,還需要付出時間、精力等其他成本即為感知成本。若用戶的感知成本高于使用有線網(wǎng)絡的費用成本,會影響其使用意愿。
假設:感知成本顯著負向影響使用意愿。
3? 實證研究
3.1 問卷設計
依據(jù)上述假設設計調查問卷,具體包含三部分內(nèi)容:(1)引導語,介紹此次問卷調查的目的;(2)用戶基本信息,如用戶的性別、年級、專業(yè);(3)變量測量表,包括對系統(tǒng)界面、系統(tǒng)相關性、感知成本、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愿等變量的測量。
3.2 數(shù)據(jù)收集
2017年10月至11月,針對武漢工程大學使用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的本科生,通過問卷星平臺發(fā)放網(wǎng)絡問卷,共回收795份問卷,剔除不合格問卷,得到有效問卷479份,有效率為60.25%。對有效問卷進行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分析發(fā)現(xiàn):男生比例為57.20%,女生為42.80%;一年級37.79%,二年級46.35%,三年級14.82%,四年級1.04%;理工類70.77%,文、法、政類22.34%,其他占7.10%。
3.3 模型測量與驗證
(1)測量模型,通過對模型的進行聚合效度和區(qū)別效度檢驗,顯示所有的因子載荷值均大于0.70,所有CR值均大于0.70,AVE 值均大于0.50,僅有感知易用性AVE值為0.4972接近于0.5,表明該測量模型的聚合效度較好。且每個構念的AVE值均顯著大于其與其他構念的相關性系數(shù)。這表明測量模型也具有較好的區(qū)別效度。
(2)結構模型驗證,對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理論模型進行結構模型驗證,利用SmartPLS軟件對模型進行路徑分析,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結果得出感知易用性正向影響感知有用性,路徑系數(shù)為0.495,P值小于0.001;感知有用性正向影響使用意愿,路徑系數(shù)為0.512,P值小于0.001;系統(tǒng)界面正向影響感知有用性,路徑系數(shù)為0.245,P值小于0.001;系統(tǒng)相關性正向影響感知易用性,路徑系數(shù)為0.507,P值小于0.001;感知易用性對使用意愿不產(chǎn)生顯著影響;感知成本負向影響感知有用性,路徑系數(shù)為0.218,值小于0.001。
4? 討論與分析
(1)感知易用性受陽光體育服務平臺界面設計與操作的合理性正向影響,說明用戶較為注重界面簡潔,記錄、上傳成績、分享等操作簡便的APP,不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的軟件更容易吸引用戶。
(2)系統(tǒng)相關性顯著正向影響感知有用性進而影響使用意愿,大學生移動健身APP的設計初衷是為了跟蹤記錄用戶的運動情況,使用戶更好的了解自身的身體素質,幫助其更科學有效的參與體育鍛煉活動,這些都正向影響了用戶對健身APP的選擇和使用。
(3)感知成本顯著負向影響使用意愿,感知成本受到流量費用、內(nèi)存、使用費用等因素影響。大學生的流量有限,APP的使用流量水平是影響其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內(nèi)存也是大學生重要考慮因素,隨著各類軟件的百花齊放,大學生手機內(nèi)的APP越來越多,內(nèi)存大小也會影響軟件的選擇。
軟件使用越來越普及,例如QQ、微信、微博等APP,設計非常完善,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早已使用戶積累經(jīng)驗形成使用習慣,類似的體育健康軟件也異常火爆,大多數(shù)用戶都對此類軟件操作非常熟悉。尤其是對于熱愛嘗試新鮮事物的大學生來說,APP的操作已無需學習,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本身設計也較為簡易,功能較少,軟件的易用性對使用意愿不造成影響。因此,假設5未能通過驗證,故將其刪除,對原模型進行修正,最終模型圖見圖2。
5? 結論
根據(jù)上述結果分析,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可從系統(tǒng)界面、系統(tǒng)相關性、感知有用性3方面建設與完善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以提升用戶使用意愿。
在系統(tǒng)界面方面:(1)提升陽光體育服務平臺的可訪問性,穩(wěn)固系統(tǒng),減少死鏈接和打不開的情況,提升APP的訪問速度,增強陽光體育服務平臺APP的用戶體驗;(2)提升APP的屏幕設計感,如結合本校體育特色,借鑒國內(nèi)外發(fā)展模式成熟的體育健身APP的有益經(jīng)驗,在APP當中增加其他學校用戶反響較好的優(yōu)質內(nèi)容,完善APP界面布局;(3)增強陽光體育服務平臺的導航性,設置個性化板塊,根據(jù)高校學生自身喜好設計導航條[5]。
在系統(tǒng)相關性方面,加強互動性,尊重用戶需求,征集多方意見。(1)完善APP功能與內(nèi)用,為高校學生提供全面有效的健康服務;(2)制定個性化推薦算法,根據(jù)用戶興趣提供推薦信息推薦服務;(3)設立APP幫助服務與反饋渠道,如設置“系統(tǒng)幫助”欄目,幫助新老用戶更好地使用APP,對用戶真正的需求做深入的調查和研究,設計并開發(fā)迎合健身需求的APP功能模塊。
在感知有用性方面,學校應積極引導學生養(yǎng)成使用健身APP來指導體育運動的習慣。(1)成立健身社等學生興趣組織,集合學生群體中的健身愛好者,加強健身APP的宣傳與推廣;(2)將體育健身APP融入校體育課程,提升體育課程的豐富性與科學指導價值;(3)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娛樂活動,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結合學校的優(yōu)勢體育項目和特色體育場地資源,開發(fā)設計出有獨具特色的學校健身APP。
參考文獻
[1] West JH,Cougar HP,Hanson CL,et al.There's an APP for That: Content Analysis of Paid Health and Fitness APPs[J].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2012,14(3):72.
[2] Lane ND,Lin M,Mohammod M,et al.BeWell: Sensing Sleep,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to Promote Wellbeing[J].Mobile Networks & APPlications, 2014,19(3):345-359.
[3] 楊永清,張金隆,滿青珊,等.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采納研究——基于感知利益、成本和風險視角[J].情報雜志,2012,31(1):200-207.
[4] Venkatesh V,Davis FD.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J].Management Science,2000,46(2):186-204.
[5] 吳若熙,王慶軍.體育健身類APP的發(fā)展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5,31(4):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