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加飛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而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個天堂里的一顆明珠。西湖風光旖旎,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西湖位于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路1號,三面環山,湖面面積約為6.38平方千米。湖面被白堤、蘇堤、楊公堤等分隔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五部分。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望,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西湖有一百多處景點,包括蘇堤春曉、花港觀魚、三潭印月、柳浪聞鶯等。一年四季,西湖邊永遠游人如織,風景美不勝收。
孤山位于北側外西湖中,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孤山東西分別以白堤和西泠橋與湖岸相連,因此杭州人將“孤山不孤”,與“斷橋不斷”“長橋不長”并稱為“西湖三怪”。
孤山上林木蔥翠,名勝古跡眾多。主要的景觀包括中山公園、浙江省博物館、文瀾閣、西泠印社等。文瀾閣是清代為存放《四庫全書》而建的藏書閣之一。西泠印社創辦于1904年,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民間藝術團體。島內還有杭州老字號飯店“樓外樓”,以用西湖活養的草魚烹制“西湖醋魚”聞名。
雷峰塔位于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原是一座八角形、五層的磚木結構的樓閣式塔。1924年雷峰塔倒塌,2002年重建落成。在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白娘子就被法海禪師壓在雷峰塔下。保俶塔位于西湖北側寶石山山頂,是“寶石流霞”景觀所在,與雷峰塔隔西湖相對,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一湖映雙塔”之說。
小瀛洲是一個湖心島,從空中俯瞰,全島如一個碩大的“田”字,構成了“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奇景。這里最有名的景點是三潭印月,在小瀛洲的湖面上有三座葫蘆狀的石塔,塔身呈球狀,高出水面2米,環塔身均勻分布5個小圓孔。三座石塔呈等邊三角形分布,每逢中秋佳節,人們在塔內點上蠟燭,洞口蒙上薄紙,共得15個月亮,湖中倒影15個,再加上天空一輪皓月和倒映在湖面的一輪圓月,可看到32個月亮,若是加上心中之月,總共是33個月亮。從古時候起,這里就是西湖賞月佳處。
湖心亭在外西湖中心,在島上有一塊石碑,上刻“蟲二”二字,據說這是將繁體的“風月”二字的外邊部分去掉,取“風月無邊”的意思。阮公墩位于湖心亭西,是清朝浙江巡撫阮元疏浚西湖時,用所挖淤泥堆疊成的島,因此而得名。島上有憶蕓亭、云水居等建筑。
白堤東起斷橋,在“平湖秋月”這一景點處與孤山相接。在古代,白堤以白沙鋪地,后改為柏油路面,兩側廣種碧桃翠柳,是欣賞西湖全景和周邊諸山的最佳觀賞點。斷橋位于白堤東頭,在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斷橋為白素貞與許仙邂逅之處,因而在西湖諸橋中最有名。“斷橋殘雪”也是西湖十景之一。
蘇堤舊稱蘇公堤,是一條貫穿西湖南北風景區的林蔭大堤,全長約為2.8公里。每當寒冬一過,楊柳輕拂,桃花盛開,蘇堤便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蘇堤春曉”由此得名。楊公堤是明代杭州知州楊孟瑛主持修筑的,因而得名,其走向基本平行于蘇堤。主要景致有曲院風荷、杭州花圃、三臺夢跡、烏龜潭等。
杭州西湖不僅是一個自然湖,更是一個人文湖。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他們留下了很多和西湖有關的典籍和名篇。如,《西湖夢尋》《西湖集覽》《湖山便覽》等記載了大量關于西湖和古代杭州的掌故。在詩詞方面,白居易、蘇軾、柳永等留下了無數佳句;在散文方面,魯迅、俞平伯、郁達夫等名家則寫下了眾多名篇。
此外,西湖還是一個生態湖,它是自然與人類共同的作品,春來“花滿蘇堤柳滿煙”,夏有“紅衣綠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萬頃秋”,冬則“白堤一痕青花墨”。你一定要來西湖邊走一走,看看這人間天堂,這里美的不僅是山水景致,還有人文歷史、故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