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政 彭國華
摘? 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與難點、破解三農工作難題的重要手段。而發展農民體育事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方法,探討與分析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發展珠三角農民體育的作用。研究發現,發展珠三角農民體育有利于促進珠三角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 珠三角? 農民體育? 發展
中圖分類號:G81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c)-0168-02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是加快推進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與難點,還是破解三農工作難題的題中應有之義,這在黨的十九大報告、《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等中可窺見一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一項系統性與綜合性工程,總體要求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智力有效、生活富裕[1]”,涉及的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明、生態、社會等,其中也包括體育。《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民體育事業工作的指導意見》(農辦發[2017]11號)強調:“發展農民體育事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意義重大。農民體育事業與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任務緊密相連[2]。”為深入貫徹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指示與精神,全面落實《全民健身條例》,該課題探討了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發展珠三角農民體育的作用。
1?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發展珠三角農民體育的作用
1.1 有利于促進珠三角產業興旺
產業興旺既是我國發展社會經濟的核心任務,又是鄉村走向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還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保障。產業興旺的具體內涵,就是要不斷提升鄉村產業發展質量與效率,做大做強鄉土特色產業、鄉村旅游業余休閑產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高效綠色種植業等新型與新興業態。而發展農民體育對于促進珠三角鄉村產業興旺具有重要現實作用:一是提高產業發展效率。研究表明:“體育具有培養、增強、保護、修理、恢復、延長勞動力的功效[3]。”這就意味著發展農民體育事業,必然能夠增強勞動者的身體素質,進一步保證勞動者有充沛的精力投入生產過程,提高第一、二、三產業生產效率。二是增加農民收入。應該說,充分利用珠三角傳統體育資源,結合經貿招商、旅游、農家樂等方式,形成一種特色的休閑體育旅游觀光產業,吸引國內外各地游客前來游玩參觀,肯定可以帶動當地餐飲住宿行業的發展,增加農民的就業崗位,同時使農村生產的農副產品就地消費,降低農民運輸成本,提高農產品市場價值,促進農民增收,進而拉動地區經濟增長。
1.2 有利于促進珠三角生態宜居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衡量與評價生態宜居的指標包括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資源承載度、環境優美度、經濟富裕度、社會文明度等方面。其中,良好的村容村貌與生態環境是直接反映生態宜居的重要外在表現。事實上,發展珠三角農民體育有利于促進鄉村生態宜居。第一,優化村容村貌。自2006年國家體育總局頒布《關于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后,珠三角許多農村地區按照因地制宜與整合資源的要求,充分利用村前村后的荒地荒坡、廢棄荷塘、閑置房屋,通過開墾、填平、翻修等手段,既建成了籃球場、乒乓球臺、健身廣場等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又解決了農村地臟水臭的問題,為優化、美化村容村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一方面,鄉村體育旅游業的發展,改善了鄉村生態環境。在珠三角一些鄉村體育旅游區,不少村民不僅主動改變亂丟、亂扔、亂堆、亂建等破壞自然環境的陋習,而且還不斷完善自家的住房、廁所。此外,為了滿足體育旅游者消費“綠色食品”的需求,農民還會在農業生產中減少農藥和化肥的用量,增加施用農家肥。客觀來說,鄉村體育旅游的推廣與開發,有效遏制了農村生態環境的惡化。另一方面,增強農民樹立生態保護意識。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發展體育運動的內在要求。在農村開展體育活動時,借助登山、攀巖、滑雪、滑冰、野營、漂流、徒步、拓展等戶外運動,對農民進行生態文化知識的教育,可以幫助農民樹立正確的“生態保護意識”“生態價值意識”,使農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尊重大自然,讓農民更好地與村現有的林、地、田、湖等自然環境和諧相處[4]”。
1.3 有利于促進珠三角鄉風文明
鄉風文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據韓俊與朱啟臻的解讀,建設鄉風文明,就是要在農村大力保護與傳承鄉村優秀農耕文明與提升農村社會文明程度。發展農民體育是促進珠三角鄉風文明的重要途徑。一是傳承與保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鄉村民族傳統體育作為鄉村優秀農耕文明的重要表現,對于凝聚民族感情、促進民族團結、提高民族認同感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受城鎮化、人口流動、現代體育運動的沖擊以及信息媒介等影響,珠三角部分鄉村傳統體育項目逐步被邊緣化,有些甚至處于流失狀態。從文化傳承這一層面來看,發展農民體育事業,恰恰可以保護珠三角瀕臨消失的鄉村傳統體育項目,加快優秀鄉村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為保護與傳承農耕文明做出應有的貢獻。二是促進農村社會文明。由于政府投入不足、農村文化站基礎設施薄弱、村民文化素養不高等,珠三角不少村民的精神生活方式依然很單調與貧乏。要改變這種狀況,加強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是重要舉措。農村發達地區的實踐證明,發展農村體育,能夠充實村民的余暇時間,減少村民抽煙、喝酒、長時間靜坐看電視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時間,使村民樹立健康、文化的生活價值觀,有效抵制封建迷信、黃、賭、毒等落后文化入侵農村,降低農村犯罪事件的發案率,凈化農村的歪風邪氣與渾濁之氣,提升農村社會文明程度。據長期在農村工作的干部反映,通過定期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現代體育活動與鄉土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能夠有效遏制村民的陳規陋習,最明顯的是,摸牌的村民少了,摸球的村民多了;打架的村民少了,打球的村民多了;比酒的村民少了,比球的村民多了。
1.4 有利于促進珠三角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衡量生活富裕的程度主要從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這兩個方面來評價。發展農民體育有利于促進珠三角農民生活富裕。其一,促進農民物質生活富裕。體育健身既能夠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提高人體身體機能,促進人體營養吸收、增強免疫力、鍛煉肌肉爆發力以及耐力,又能夠降低慢性病的發生,具有治療與康復慢性病的功效。因此,開展農民體育工作,可以提高農民抵抗疾病的能力,減少疾病治療的開支,降低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幾率,更好地促進農民物質生活富裕。其二,促進農民精神生活富裕。如今珠三角農村在城市的帶動下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農民有更多閑暇時間享受精神文明生活,但是珠三角農村地區發展水平相對以前傳統的農村較高,農民很少進行農耕活動,鄰里之間較少得到接觸。體育運動作為一項老少咸宜、刺激有趣的活動,能在珠三角的發展中乘勢而上,積極發揮指引帶動作用,使相鄰的農民能聚集在一起,帶動農村鄉風文明和新農村建設。貼近農民生產、生活、農味很濃的趣味性運動,也風行廣大農村,它所營造的集體氛圍,有助于打開人們的封閉心理,使農民相互間的交流得到加強,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促使廣大村民精神生活富裕。
1.5 有利于促進珠三角鄉村治理有效
鄉村治理水平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的政策法律能否得到貫徹落實,也關系到我國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治理有效,強調的是創新鄉村治理機制,在鄉村建立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保持農村社會穩定。實踐證明,廣東省舉辦定期的農運會、萬村居農民籃球賽、全省農民象棋賽、釣魚比賽、籃球比賽、中山小欖鐵臂王拔河賽、農民趣味運動會,以及全省各鄉村自發舉辦的龍舟賽、開展的“億萬農民健身活動”,既增強了農民身體體質,又豐富了廣大農民業余文化生活,促進了農民交往,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而且大大地減少了農村“黃賭毒”事件的出現,宣泄了農民情感,樹立了農民樂觀、豁達、開放、自信等積極向上的生命觀、生活觀,加深了農民們對于自己鄉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減少了危害社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使農村逐步形成了一種互惠互助、輕松愉快、平等自由、相親相愛的和諧、穩定局面[5]”。從這一層面來看,發展農民體育無疑具有促進鄉村治理的現實意義。
2? 結語
農民體育作為農村文化與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振興鄉村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珠三角地方政府與體育行政部門要緊密結合地區政策方針、地理環境、體育資源、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等實際情況,根據珠三角廣大農民不同體育需求,科學制定農民體育發展戰略與規劃綱要,加強地方農民體育事業的建設,進而有效促進與助推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 中國農業新聞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EB/OL].http://www.farmer.com.cn/zt2018/1hao/tt/201802/t20180204_1354953.htm.
[2] 國家體育總局.農業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民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http://www.sport.gov.cn/n316/n340/c841730/content.html.
[3] 田雨普.農民體育發展戰略研究[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33.
[4] 彭國華,張莉,龐俊鵬.健康中國背景下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發展的困境及治理[J].體育文化導刊,2018(6):58-62.
[5] 彭國華,張莉.影響廣東省農村居民體育服務需求的人口結構因素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16,35(5):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