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華
(重慶一畫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重慶 渝中 400015)
自“十三五”以來,隨著可進入條件的日益改善與促銷力度的逐漸加大,入黔外游客持續保持較快增速,自2012年貴州省接待省外游客數量超過1 億人次,2018 年全省共接待游客6.81 億人次,旅游總收入攀升到5500 億元,已經實現了“井噴式”增長。基于此,貴州省就希望借此機會更新自身美好鄉村建設理念,全力打造旅游型村莊景觀規劃設計新局面。
根據貴州省內抽樣調查統計,外省入黔游客中主要以生態休閑、文化體驗和康體度假避暑為主,隨著省內生態旅游項目與鄉村建設的逐漸豐富優化,外省游客在省內的停留時間與人均花費也越來越高,目前已經占到全省旅游總收入的60%。與其相對應的貴州省內游客接待能力也有所上升,全省旅游住宿設施日趨發達,截止到2018 年底已經有380 家星級酒店入駐省內,其中就包括了15 家五星級標準酒店、65 家四星級標準酒店、150 家三星級標準酒店和諸多品牌連鎖經濟型酒店,他們已經形成了全省網絡化布局,大幅度提升了省內游客過夜接待能力,保證過夜游客占到全省游客接待人次的40%左右。
縱觀整個項目,它應當同時兼具人文活動、鄉村旅游、旅游商品銷售、山地體育、康體養生等等項目,力圖打造旅游型村莊景觀。考慮到黔西南地區旅游資源量相對偏少,競爭力相對較小,所以當地也希望利用緊鄰細寨村附近的茶源生態小鎮,規劃做到與茶源生態小鎮實施互補聯動,共同發展,堅持因地制宜,注重質量的同時突出項目特色,培育打造立足于鄉土社會且富有地域特色的田園旅游風光體系,同時體現現代文明特色。2017 年10 月,應貴州省黔西南州普安縣的邀請與委托,《細寨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正式啟動,當地單位在秉承“保護、傳承、改造、提升”的科學規劃理念基礎之上,希望突出重點,展示特色,全面統籌城鄉協調規劃,建設擁有優質服務內容與特色鮮明環境景觀的細寨村美麗鄉村。
細寨村位于江西坡鎮南部,距離縣城15 公里,鎮勝高速公路在村中穿過。細寨村總面積為32.96 平方公里,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6℃左右,無霜期在310 天左右,年降雨量1500mm 左右,由于氣溫較高,雨水充沛,所以比較適合農作物生長,村內主要種植優質水稻、小麥、玉米以及茶葉。目前細寨村的主要產業為第三產業,產品主要銷往普安縣,主要銷售內容包括了采摘鮮茶葉、種植中草藥白及以及部分農副產品。就當前狀況看,細寨村村莊周圍基本以農田和山林為主,植被覆蓋率相當高,擁有良好的人居環境[1]。
細寨村希望盡快發展農業生態旅游資源,將自身已有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結合江西坡茶源生態小鎮規劃,意圖先行啟動細寨組規劃建設工作,帶動全村整體生態農業與旅游產業快速發展,最終實現全村與江西坡茶源生態小鎮的聯動發展。全村規劃應以生態農業為基礎重點,依托村域周圍的良好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作為依托,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實現自然布局整體優化,堅持做到合理分工,集聚全村自然地理條件,在保留村落人文肌理的基礎之上進行整治改造。總體來說,就是要在農業景觀、生物景觀等方面充分發揮當前典型的現代生態示范體驗區域優勢,合理布局旅游資源空間結構,凸顯地方綜合資源應用優勢。細寨村希望以此整體推進社會主義“美好鄉村”建設,保證細寨村農業產值與村民人均純收入的快速增長。

圖1 細寨村整體建設布局規劃示意圖
在細寨村整體發展布局規劃的基礎之上,細寨村還須做好各個局部建設布局規劃,例如農業發展規劃、村莊建設布局規劃、住宅建設規劃、村莊基礎設施規劃以及村莊治理規劃。以村莊治理規劃為例,它其中就包括了建筑與庭院整治項目、綠化美化與村容村貌治理項目。其中建筑與庭院整治項目中建筑整治主要以目前村內大部分現有建筑改造為主,拆除部分破舊建筑,經過初步估算全村需要改造房屋12654m2,同時還需要拆除包括豬廄、烤燒、簡易建筑物以及其它建筑物等設施。通過全面改造整治有效美化環境,形成一套協調統一的建筑風格。在庭院整治方面,則主要是保留細寨村的原始庭院,因為它們是中國及地方傳統文化精髓,要體現它們良好的“天人合一”氣質以及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處的文化內涵。目前村莊中的農家庭院頗具田園氣息,且布局肌理尚存,所以主要采用原樣梳理方式進行改造,保證有效完善、拓寬道路及其所涉及房屋部分,實現就近建設與改造。大體來講就是按照二合院、三合院的格局實施改造,保留菜園庭院,同時充分考慮原有夯實圍墻結構,利用籬笆圍合代替,有效豐富村內景觀,保證為游客創造閑適愜意的田園風光。
最后在村域環境建設與治理方面主要從細寨村發展定位出發,保證結合石色民居的基本建筑風貌與周邊農業景觀發展狀況,保證統籌建設規劃,有效改善村容村貌,爭取實現天然林地良性建設,使得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被全面保護。再一點就是不斷改善村周圍自然生態景觀內容與主題,實施全方位的生態建設優化,為細寨村莊形成綠色圍合結構,保證村莊綠地系統與村莊生態環境相互聯動,共同發展[2]。
另外,細寨村產業策劃注重于田園風光、餐飲小吃、民俗體驗與民宿酒店建設為主,圍繞茶、白芨等中藥,普安茶加工、民族服飾、民俗手工藝品,即圍繞第三產業為主體,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全面融合。

圖2 細寨村產業融合規劃示意圖
在種植規劃方面,細寨村建設了“三區”,分別為庭院景觀區、田園景觀區以及濱水景觀區。田園景觀區綠化品種以經濟林木、瓜果蔬菜等為主,注重與鄉村風貌協調,并與當地特色產業進行結合。通過形成季相分明、富有生機活力的田園特色景觀。主要選擇水稻、白芨、茶、石榴、桃、李和四季蔬菜等;庭院景觀區:重視庭院景觀的打造,形成每家每戶特色的鄉村庭院效果,主要選擇易于生長的花木和多肉植物,營造閑適、安樂的布依族鄉村生活圖景。三角梅、格桑花、桂花、桃樹、橘樹、月季及各類盆栽多肉植物等;濱水景觀區:依托良好的水岸條件,增加植物種類,豐富物種多樣性,同時重視濱水植物景觀多樣性打造,形成生態水體景觀。濕生、水生植物:蘆葦、香蒲、荷花、水蔥、千屈菜、黃菖蒲等。
細寨村建設旅游型村莊景觀規劃設計的基本方向是人文活動、鄉村旅游、旅游商品、山地神奇、康體養生為一體,將節假日、布依族節慶日、國際自行車比賽日定位為游客接待旺季,另外就是避暑養生,將7~8 月兩個月視為是當地游客的接待旺季。定位的其主要的消費群體分為單身背包客、情侶、家庭以及老年團。消費群體主要來源包括了當地的國際自行車賽道、布依生態小鎮以及普安縣城。產品定位即依托茶源生態小鎮,大力發展民族特色鄉村游,將其發展成為當地生態小鎮的首要產業補充區。
目前細寨村的旅游型村莊景觀規劃設計就主要涵蓋了民族旅游集中區、公園休閑區、公共配套服務區以及田園觀光區四大區域,主要圍繞“一軸、一帶、多點”展開設計,其中一軸就代表了以村委會廣場、小吃街中心端為軸心的公共活動中心景觀軸線;一帶代表了以村道路為依托的帶狀分布景觀節點;多點代表了以景觀節點圍繞“一軸一帶”為基準的點狀分布多區域。
以黔西南小吃街為例,它就恰好處于細寨村的“一軸”上,是當地對外面向游客的重要旅游型村莊景觀規劃設計點,它同時也能滿足當地村民基本生活需求,其中包括了小吃店、餐館、雜貨鋪、修理店、銀行、民族服飾店等等。該小吃街錯落有致,可改造優勢空間較大,且擁有大量的店面可用于商業經營運作,能夠帶動全村商業氛圍。從設計風格看,黔西南小吃街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風格結構,對建筑外立面進行修補處理,融入了當地的建筑風格元素,修繕庭院景觀及街道景觀。同時,把原有老木房子進行改建,修改公共性的老年食堂,增加了半開敞空間,體現了更好的外向性經濟運作模式,提高了游客接待能力[3]。

圖3 細寨村游線規劃示意圖
綜上所述,建設美好鄉村、規劃設計旅游型村莊景觀規劃是目前全國各地農村地區都追求的重要發展目標。本文以貴州省細寨村為例展開分析,當地充分合理運用已有農業資源、土地資源和人文文化資源,在經過廣思路、深研究的規劃設計建設后,呈現了細寨村非比尋常的一面,為更多吸引外來游客、發展地方經濟、優化自然生態環境創造無限可能,也讓村莊朝美好鄉村建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