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紅安
(江西省龍式建筑開發集團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針對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應當從管理制度、管理設施、數據處理方式、管理人員素質等等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從而可全面促進工程造價管理的現代化建設,提升工程造價管理精準性的同時,也能細化工程質量監控。但目前工程造價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升,其應用價值無法體現,極大程度的降低了建筑工程領域的信息分析能力。
就目前工程造價信息管理運營而言,其運行環境相對無序,信息化管理制度亟需完善。其一,信息化管理缺乏高執行力的監管體系,導致信息化建設流于形式。其二,對于信息共享及信息建設缺乏專業的引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水平,其工程造價中所計算的相關數據的準確性也難以保證。其三,價格管理與材料管理標準化建設力度不足。上述三種因素相結合阻礙了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利于建筑行業的發展。
信息化管理設施包括硬件設備及軟件設施。在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中,計算機技術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網絡設備的落后會影響計算機水平的發揮,如計算機處理系統的速率需要與時俱進,但就目前而言,部分建筑公司對信息化設備的建設并不重視,對其的資金投入也相對較低,這影響到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的速度及專業性。與此同時,如果硬件設備無法滿足工程造價軟件運行的要求,則會出現運行卡機或是運行緩慢的現象。
如在進行工程造價時,技術人員需針對工程特性進行工程造價指數的分析。工程造價指數反應了特定時期內的工程造價與某一固定時期的工程造價變化程度的比值,能較為直觀的將報告期與基建期的價格對比情況反映給管理人員[1]。在此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和分析。
在進行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時,需要工作人員的思維與信息化管理系統具有較高的默契度,才可保證信息分析的準確性。但人與信息化管理系統之間邏輯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這種客觀現象需要對信息化系統的智能化進行研究,但目前智能化建設仍處于發展之中,仍需進一步的完善。
為全面提升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水平,應當從信息化管理系統各個環節進行逐個突破。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步驟如圖1 所示。
分析圖1 可知,在計算機展開工程造價時,不僅對計算機軟件有所要求,對于人員專業素質要求更高,尤其是在進行定額子目分析時,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較高的信息檢索能力,確保信息的全面性。而計算機在進行數據分析時,需要進行相關信息的辨別與分類,如安裝工程中未列入計價的材料應當被列入主材的行列。在此基礎上,造價人員還需根據用戶要求進行數據整改,從而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個性化建設。對此,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措施可從以下4 個方面入手:

圖1 工程造價管理步驟
1) 信息共享與信息安全同步發展。在進行工程造價時,為全面測評造價的可行性,需要拓展信息渠道,企業間可加強信息共享的標準化建設,即對可共享類信息進行討論,進一步完善信息管理系統。也可采用云技術,實現信息化共享。但在獲取信息時,也應注意信息化安全建設。對此,有關部門應設置網絡防護網,避免信息泄露。
2) 加強對新型信息化工具的研究。隨著建筑領域的不斷擴展,其需求也日趨多元化發展,特別是現階段建筑信息模型化,以及大數據的應用,對此,為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信息分析,有關人員可加強對新型信息化工具的研究,將自身發展理念與時代要求相融合,不僅可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時也可以進行企業建設[2]。
3) 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實用性。就目前而言,信息化管理的互動性不強,影響信息化管理的發展,增加了工程造價信息管理的普及難度。對此,為全面提升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水平,應當加強人機互動的研究,將智能化與信息化高度融合。與此同時,有關人員也當自發性的提升自身專業素質,提高對信息化設備的駕馭能力。
4) 加強信息庫建設。目前工程造價網積累的一定的民眾基礎,信息十分豐富,包括新聞、建材、書城等多個欄目,但其在發展全方位服務時便難以實現專業化服務。在此過程中,用戶雖可通過網絡搜集到較為全面的信息,但卻缺乏實踐案例的佐證,實用性仍有待發展。對此,相關人員應當加強實踐知識的建設,引進實踐能力較強的專業人才,完善信息庫內容,提升信息化管理的實用性。
針對目前信息化管理應用中的不足,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應當更加傾向于數字化管理。BIM 技術的應用奠定了工程造價智能化發展基礎,與此同時,人機互動性也將逐漸加強,從而能提升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的靈活性。尤其是在經濟融合的背景之下,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也應就市場變動的分析系統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得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能更符合市場需求。除此之外,在人才培養層次,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也將大幅度提升。
綜上所述,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在實際過程中,可采取分層突破的發展戰略,加強對各個環節信息化發展的建設,優化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環境的同時,也提升了企業自身實力。此外,企業間可建立平等的信息共享機制,拓展信息渠道,從而可實現社會信息化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