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定坤 柳艷莉
(冀東水泥銅川有限公司,陜西 銅川 727100)
2018 年我國水泥產量占世界產量的44%,隨之而來的污染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氮氧化物是水泥行業大氣排放的主要污染成分之一。減少NOx 排放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國家對水泥行業NOx 排放要求越來越嚴格,多省市連續出臺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值實施計劃,要求1~2 年內水泥行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氮氧化物排放濃度要分別不高于100mg/m3。
水泥行業NOx 產生主要在水泥熟料的煅燒過程中,按其來源劃分主要取決于原、燃料中氮的含量、燃燒溫度的高低和燃料類型。這些氮氧化物主要是NO 和NO2,其中NO約占90%以上,而NO2只有5%~10%。
水泥生產使用的原燃料均來自于自然界,其中不可避免的會含有一定量有機物和低分子含氮化合物,由該部分氮元素直接轉化的NOx 稱為原、燃NOx。原料中的氮主要來源于礦石沉積的含氮化合物,其含氮量一般在20~100ppm(百萬分之20~100)。燃料中的氮主要為有機氮,屬于胺族(N-H 和N-C鏈)或氰化物族(C=N 鏈) 等,其含量一般在0.5%~2.5%。
熱力型NOx 由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在高溫下發生化學反應而來,其生成速度與溫度的關系是由捷里道維奇提出來的,因此稱為捷里道維奇機理。當燃燒溫度低于1500℃時,幾乎觀測不到NOx 的生成,在距窯頭約14m 處,氣體溫度達到最高值,約為1760℃,物料溫度約為1465℃,隨后氣體和物料溫度沿窯長逐漸下降,到達窯尾處時分別降至約1028℃和856℃,當溫度高于1500℃時,溫度每升高100℃,反應速率將增大6~7 倍。
在欠氧環境下,燃料中的碳氫化合物燃燒分解生成CH、CH2以及C2等基團,它們與氮分子,以及O、OH 等原子基團反應而在很短的時間內大量產生NOx,稱為快速型NOx。快速型NOx 對溫度的依賴性很弱,它的生成量一般總NOx生成量的5%以下。
目前,水泥企業對NOx 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兩類:一是在燃煤過程中控制NOx 的生成,主要采用低氮燃燒器、空氣分級燃燒法等;二是通過催化、氧化、吸收等物理化學方法實現NOx 脫除。
SNCR 技術是一種成熟的商業性NOx 控制處理技術。SNCR 方法主要在850~1000℃下,將含氮的化學劑噴入貧燃煙氣中,將NO 還原,生成氮氣和水。SNCR 煙氣脫硝技術是目前主要的煙氣脫硝技術之一。在850~1000℃這一狹窄的溫度范圍內、在無催化劑作用下,NH3或尿素等還原劑可選擇性地還原煙氣中的NOx,基本上不與煙氣中的O2作用。
SNCR 技術的主要特點是脫硝裝置簡單、工藝成熟穩定、一次性投資降低,主要面臨的問題是由于工藝局限性導致脫硝效率不高(50-70%左右) 及運行費用較高(氨水消耗量較大)。但是SNCR 技術難以在水泥廠實現NOx 的超低排放。氨水反應為:

分級燃燒,分級燃燒可分為分風分級燃燒和分燃料分級燃燒。分級燃燒主要的技術原理是產生還原區,營造貧氧燃燒環境,利用HCN、CO、C、H2等還原性介質將NOx 還原為N2。而且,煤粉在貧氧環境下,也抑制了自身燃料型NOx的產生。
僅僅采用SNCR 技術脫硝,脫硝效率只有50%左右,遠遠不能達到100mg/m3的排放標準,如果采用SCR 技術投入成本高,而且催化劑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必須對現有SNCR 脫硝技術進行改造是最為經濟、合理的措施。我們選擇采用現有SNCR+分級燃燒技術進行改造。
脫氮系統的用煤經煤粉秤精確計量后,由羅茨風機送到窯尾煙室的脫氮還原區,在脫氮還原區的合適位置均布著一套燃燒噴嘴,煤粉經燃燒噴嘴高速進入還原區內并充分分散,一方面保證了分級燃燒的脫氮效率,另一方面減少了煤粉在壁面燃燒出現結皮的負面影響。此外,根據還原區操作溫度、C1 出口NOx 等系統參數,可及時調整脫氮用煤量。
利用分級燃燒脫氮技術對燒成系統進行改造,不改變分解爐主體結構,在分解爐煙室預留的脫氮還原區,在脫氮噴射預留孔位置設置高速噴煤嘴,煤粉在此區域內缺氧燃燒產生適量的還原氣氛,與窯氣中的NOx 發生反應,將NOx 轉化成無污染的N2。改造后整個窯尾用煤總量與改造前一致,只是將其按一定比例分成兩路,一路進入分解爐,另一路進入還原區。為保證燒成系統的穩定及高效的脫氮效率,脫氮用煤系統需獨立計量和控制。保留原有SNCR 脫硝區域,同時在五級出口,距離撒料板1.8 米處增加高霧化氨水噴槍。
僅依靠SNCR 技術也難以實現水泥企業的超低排放。而分級燃燒技術脫硝效率低,而且如果分風、分煤不當還可能引起燃盡區后移,從而影響熟料質量和水泥企業的設備運行。通過分級燃燒+SNCR 復合模式進行脫硝,NOx 排放濃度由原來230mg/m3降低到98mg/m3,氨水用量由0.75m3/H,降為0.36m3/H,可以有效提高脫硝效率,降低氨水使用量,降低熟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