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美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黃培昭 溫燕 青木 ●王逸 王會聰 柳玉鵬

上月20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擊落一架美國“全球鷹”無人機。對于這架無人機是否飛入伊朗領空,雙方當時各執一詞。時隔近一個月,美國看似等來了為自己出口惡氣的機會。美國總統特朗普18日宣布,美軍兩棲攻擊艦“拳師”號當天在霍爾木茲海峽“摧毀”了一架“飛得非常靠近的”伊朗無人機。外媒說,這是最近一段時間中東局勢升溫以來,美國首次采取軍事行動。然而,德黑蘭對此全面否認,從外長扎里夫到軍方發言人一致堅稱沒有損失一架無人機。事件的真相目前尚不明朗,但國際社會已經提心吊膽。截至北京時間19日下午,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3%。美國《紐約時報》19日稱,盡管美伊都深知“從隔空打拳到公開沖突”將帶來災難性后果,然而,雙方都正將自身拖入其中,并陷進更困難的境地。美國退役海軍將領邁克爾·弗蘭肯近日接受美媒采訪時曾提醒道:“要小心你卷入的地方——霍爾木茲海峽從未發生過好事情。”
“我擔心,美軍誤打了自己的無人機”
“美伊沖突上演最新一集。”據德國新聞電視臺報道,特朗普18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說,美國軍艦“拳師”號在霍爾木茲海峽遇上一架伊朗無人機,當它距離軍艦小于1000米并“多次”無視警告后,“拳師”號決定實施自衛行動,無人機被“立即摧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披露稱,美軍打擊的方式是進行電子干擾。
“這是伊朗對國際水域船只進行諸多挑釁與敵對行動最新的一例。”特朗普稱,“美國保留捍衛我們人員、設施和利益的權利。”他呼吁各國對伊朗“擾亂”航行及全球商務自由予以譴責。美國國防部發言人隨后證實了特朗普的說法。
一名事發時在“拳師”號上的美國《華爾街日報》記者描述了整個過程,稱包括這艘軍艦在內的美國6艘船只自18日7時進入霍爾木茲海峽后,就與伊朗方面發生了“一系列緊張遭遇”:先是伊朗一架直升機靠近美軍艦甲板僅“數米”遠,后被美方直升機驅離;接著伊朗數艘快艇從美軍艦邊上疾馳而過,然后一艘較大型軍艦在被允許的500米距離觀察;最后大約在10時許,美軍打下伊朗一架白色無人機。
但美國的說法遭到伊朗否認。正在美國紐約參加聯合國會議的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18日表示,沒有收到伊朗損失無人機的消息。當天,他在推特上發布一張顯示伊朗和美國邊界的地圖,用紅點標明霍爾木茲海峽的位置,并配文“提醒一下”。6月22日,扎里夫發過同樣圖片。美國《新聞周刊》說,這是再次“提醒”美國現在開展行動的地方離自己的領土有多遠。
“我擔心,美軍誤打了自己的無人機。”伊朗副外長阿拉格齊19日在推特上提出了這樣的可能性。伊朗武裝部隊發言人謝卡齊強調,該國所有無人機18日執行完任務后都“安全返回了基地”,他將白宮方面的說法稱為“毫無根據的、妄想出來的”。“請發幾張照片,就像我們擊落美軍無人機時做的那樣。”伊朗經濟學家賈巴里19日在推特上向特朗普喊話。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道,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19日發布的一段視頻顯示,其無人機在當天清晨仍在工作,攝下“拳師”號在霍爾木茲海峽航行的畫面。伊朗官員稱,這段視頻從時間線上反駁了美方“18日摧毀伊方無人機”的說法。
路透社近日報道稱,伊朗及其盟友在中東地區越來越多地使用無人機執行偵察、攻擊任務,這讓華盛頓越來越警惕。有美國官員估計,現在伊朗每天派兩三架無人機前往海灣水域上空,這是該國監控霍爾木茲海峽的核心手段。《簡氏防務周刊》編輯杰里米·賓尼認為,近年來,伊朗無人機在攜帶制導武器和執行遠距離監控任務能力方面得到加強。
美國再度實施單邊制裁
美國Vox網站19日說,事件更多相關細節有待進一步披露,但本就危險的美伊對峙或就此變得更加反復無常。埃及《第七日報》19日文章擔心,如果美方擊落伊朗無人機是真的,那么這表明雙方博弈的用招越來越“狠”,也越來越接近實戰。人們仿佛已能聞到彌漫在海灣上空漸濃的火藥味。
在美國《大西洋月刊》看來,“美軍摧毀伊朗無人機一事注定會發生”。文章稱,盡管特朗普政府與伊朗對抗的首選方式仍然在“一個相對平淡的制裁政策世界范圍內”,并且兩方都明確表示不愿意訴諸武力,然而,沖突正朝“不可避免”的方向走去。
《大西洋月刊》文章說,對待伊朗時,特朗普政府一直將強硬表態與旨在削弱德黑蘭經濟的制裁手段“捆綁”使用,美國財政部18日宣布針對伊朗鈾濃縮活動實施單邊制裁就是這項努力的一部分。此次被列入制裁名單的有5名個人、7家實體,其中包括4家中國企業。美方稱,已被制裁的德黑蘭離心機科技公司從中國公司購買金屬材料。制裁對象在美國的所有資產將被凍結,并且無法前往美國。路透社19日說,這是伊朗本月7日宣布將突破伊核協議規定的濃縮鈾豐度以來,美國首次祭出懲罰性措施。
●本報駐埃及、美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黃培昭 溫燕 青木 ●王逸 王會聰 柳玉鵬
上月20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擊落一架美國“全球鷹”無人機。對于這架無人機是否飛入伊朗領空,雙方當時各執一詞。時隔近一個月,美國看似等來了為自己出口惡氣的機會。美國總統特朗普18日宣布,美軍兩棲攻擊艦“拳師”號當天在霍爾木茲海峽“摧毀”了一架“飛得非常靠近的”伊朗無人機。外媒說,這是最近一段時間中東局勢升溫以來,美國首次采取軍事行動。然而,德黑蘭對此全面否認,從外長扎里夫到軍方發言人一致堅稱沒有損失一架無人機。事件的真相目前尚不明朗,但國際社會已經提心吊膽。截至北京時間19日下午,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3%。美國《紐約時報》19日稱,盡管美伊都深知“從隔空打拳到公開沖突”將帶來災難性后果,然而,雙方都正將自身拖入其中,并陷進更困難的境地。美國退役海軍將領邁克爾·弗蘭肯近日接受美媒采訪時曾提醒道:“要小心你卷入的地方——霍爾木茲海峽從未發生過好事情。”
“我擔心,美軍誤打了自己的無人機”
“美伊沖突上演最新一集。”據德國新聞電視臺報道,特朗普18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說,美國軍艦“拳師”號在霍爾木茲海峽遇上一架伊朗無人機,當它距離軍艦小于1000米并“多次”無視警告后,“拳師”號決定實施自衛行動,無人機被“立即摧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披露稱,美軍打擊的方式是進行電子干擾。
“這是伊朗對國際水域船只進行諸多挑釁與敵對行動最新的一例。”特朗普稱,“美國保留捍衛我們人員、設施和利益的權利。”他呼吁各國對伊朗“擾亂”航行及全球商務自由予以譴責。美國國防部發言人隨后證實了特朗普的說法。
一名事發時在“拳師”號上的美國《華爾街日報》記者描述了整個過程,稱包括這艘軍艦在內的美國6艘船只自18日7時進入霍爾木茲海峽后,就與伊朗方面發生了“一系列緊張遭遇”:先是伊朗一架直升機靠近美軍艦甲板僅“數米”遠,后被美方直升機驅離;接著伊朗數艘快艇從美軍艦邊上疾馳而過,然后一艘較大型軍艦在被允許的500米距離觀察;最后大約在10時許,美軍打下伊朗一架白色無人機。
但美國的說法遭到伊朗否認。正在美國紐約參加聯合國會議的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18日表示,沒有收到伊朗損失無人機的消息。當天,他在推特上發布一張顯示伊朗和美國邊界的地圖,用紅點標明霍爾木茲海峽的位置,并配文“提醒一下”。6月22日,扎里夫發過同樣圖片。美國《新聞周刊》說,這是再次“提醒”美國現在開展行動的地方離自己的領土有多遠。
“我擔心,美軍誤打了自己的無人機。”伊朗副外長阿拉格齊19日在推特上提出了這樣的可能性。伊朗武裝部隊發言人謝卡齊強調,該國所有無人機18日執行完任務后都“安全返回了基地”,他將白宮方面的說法稱為“毫無根據的、妄想出來的”。“請發幾張照片,就像我們擊落美軍無人機時做的那樣。”伊朗經濟學家賈巴里19日在推特上向特朗普喊話。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道,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19日發布的一段視頻顯示,其無人機在當天清晨仍在工作,攝下“拳師”號在霍爾木茲海峽航行的畫面。伊朗官員稱,這段視頻從時間線上反駁了美方“18日摧毀伊方無人機”的說法。
路透社近日報道稱,伊朗及其盟友在中東地區越來越多地使用無人機執行偵察、攻擊任務,這讓華盛頓越來越警惕。有美國官員估計,現在伊朗每天派兩三架無人機前往海灣水域上空,這是該國監控霍爾木茲海峽的核心手段。《簡氏防務周刊》編輯杰里米·賓尼認為,近年來,伊朗無人機在攜帶制導武器和執行遠距離監控任務能力方面得到加強。
美國再度實施單邊制裁
美國Vox網站19日說,事件更多相關細節有待進一步披露,但本就危險的美伊對峙或就此變得更加反復無常。埃及《第七日報》19日文章擔心,如果美方擊落伊朗無人機是真的,那么這表明雙方博弈的用招越來越“狠”,也越來越接近實戰。人們仿佛已能聞到彌漫在海灣上空漸濃的火藥味。
在美國《大西洋月刊》看來,“美軍摧毀伊朗無人機一事注定會發生”。文章稱,盡管特朗普政府與伊朗對抗的首選方式仍然在“一個相對平淡的制裁政策世界范圍內”,并且兩方都明確表示不愿意訴諸武力,然而,沖突正朝“不可避免”的方向走去。
《大西洋月刊》文章說,對待伊朗時,特朗普政府一直將強硬表態與旨在削弱德黑蘭經濟的制裁手段“捆綁”使用,美國財政部18日宣布針對伊朗鈾濃縮活動實施單邊制裁就是這項努力的一部分。此次被列入制裁名單的有5名個人、7家實體,其中包括4家中國企業。美方稱,已被制裁的德黑蘭離心機科技公司從中國公司購買金屬材料。制裁對象在美國的所有資產將被凍結,并且無法前往美國。路透社19日說,這是伊朗本月7日宣布將突破伊核協議規定的濃縮鈾豐度以來,美國首次祭出懲罰性措施。
“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方援引其國內法,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實施單邊制裁和所謂的‘長臂管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9日表示,中方已就上述相關問題向美方提出交涉,并強調美方對伊方實施極限施壓,是當前伊核問題緊張態勢的根源。
這對40年宿敵的關系正處在動蕩的十字路口
“海灣撲克:這是關于西方秩序的較量。”德國《法蘭克福匯報》19日說,表態與現實總會不一樣: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宣布要將華盛頓的戰略重心轉向亞洲,但與此同時,他擴大了美在海灣周圍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基地;特朗普曾稱要撤回駐扎在中東的美軍,但現在他向該地區派出軍艦,并呼吁組建國際軍事聯盟。這些做法都是為了維護“舊有秩序”——美國想要一直控制中東地區,但伊朗卻是它這一目標的麻煩制造者。
在美國《紐約時報》看來,兩國政府大部分官員似乎都希望找到走下臺階的辦法,都深知“從隔空打拳到公開沖突”將帶來災難性后果,但是,他們現在都陷入更困難的境地。
一方面,美伊大小摩擦、示強姿態仍然不斷。除了無人機事件與美國實施制裁,伊朗18日宣布,扣押了一艘涉嫌走私燃料的小型油輪及其船員。美國國務院隨即敦促伊朗停止“騷擾”霍爾木茲海峽周圍船只。同一天,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侯賽因·薩拉米視察海灣地區的海軍區域警戒部署后稱,如果有敵對方做出任何錯誤的行為,伊朗目前在霍爾木茲海峽采取的軍事防御策略可隨時轉向為軍事攻擊。
在美國方面,CNN18日報道說,為應對伊朗,美國準備在沙特蘇丹王子空軍基地部署逾500名士兵,這意味著美軍于2003年撤離后重返沙特。
另一方面,雙方又在持續釋放愿意通過外交途徑降低緊張的信號。據路透社報道,扎里夫18日在紐約對記者表示,如果美國取消對伊經濟制裁,那么伊朗會批準讓國際原子能機構人員更深入調查伊朗核項目的文件。而特朗普盡管當天就無人機事件譴責伊朗發起“敵對”行動,但也稱“我們只是想要個更好的協議……這件事可以快速推進,或者花時間慢慢做”。
美國“政治”網站19日分析說,從特朗普白宮記者會的表態來看,他既試圖當強人,又想當安慰者;既試圖引誘伊朗上談判桌,又要反擊其在中東地區展開危險的行動。這凸顯了美國政府當前面臨的復雜挑戰。“18日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這對40年宿敵的關系正處在動蕩的十字路口。”《紐約時報》19日給出這樣的評論。
美國智庫“國防重點”政策主管本杰明·弗里德認為,兩國已陷入“一次誤算就有可能急劇演化為一場更廣泛戰爭”的危險狀況。美國極限施壓損害了伊朗經濟,但并未達到其制裁目的,反而促使伊朗重啟其核武器項目并強化強硬路線政策。
一名CNN記者18日詢問“拳師”號上的準將托林格:“一名級別很低的船員犯下小失誤是否會產生危險后果,比如戰爭?”“絕對是這樣的。”托林格說,“我們接受的所有訓練都是為了竭盡全力消除、降低誤算的風險。”CNN稱,戰爭選項是不可想象的。但在復雜的談判中,使另一方相信不可想象之事是選項之一是常用的詭計。▲
環球時報201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