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島
燕郊人民來了。
凌晨五點,燕郊人民就起床了。整裝待發,準備以一場隆重的通勤,開啟全新一天的生活。和互聯網網紅們的精致生活一樣,燕郊人民的一天多半也以排隊開啟。網紅們排隊可能是為了一杯喜茶或是一塊千層蛋糕,但燕郊人一生只會為一件事排隊:搭公交。
排隊擠公交的日子雖苦,燕郊人民心中卻有盼頭:總有一天,現代文明之光也能普照到燕郊這片土地上來。但如今,燕郊人民已然心如死灰,不再奢望地鐵。他們心里還懷揣著別樣的希望火種:潮白河再拓寬一點就好了,這樣他們就能搭渡輪上班了。
大興人民來了。
雖然大興人民自覺苦,但在燕郊人民看來,他們的半只腳已跨入共產主義,擁有樣板間一樣的幸福生活。因為大興人民擁有地鐵,盡管只有一條地鐵。
自古大興一條道。無奈的大興人民,除了依靠地鐵大興線通勤以外,再也沒有別的選擇。
燕郊人民為了通勤方便,總會把房買在西邊,終歸離北京近點兒。大興人民不然,總會把房買得盡量遠一點。能住黃村就不住棗園,能住生物醫藥基地旁邊,就絕對不會選擇義和莊。因為早高峰上,一旦過了高米店南,無論身手如何敏捷,體型如何窈窕,都絕不會有擠上大興線的可能。
昌平人民來了。
昌平人民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未曾真正見識過北京通勤時刻的擁堵。他們不曾見過大興的地鐵,也不曾聽過燕郊的公交車,在他們看來,后廠村的擁堵已經是宇宙之最。
昌平人民是少有的、不用趕去四環內上班的通勤族。西二旗和中關村,滿足了大多昌平人的生活需求。昌平加上海淀西北部的小小一角,便是他們的全世界。
石景山人民來了。
石景山人民的通勤倒不至于十分辛苦。畢竟整個石景山區人口也不到70萬。石景山人民的辛苦在于,他們很難像海淀、朝陽人民那樣,在本區內一口氣享受工作、學習和生活服務。
石景山人民的日子充滿了奔波。工作跑去西城,學習跑去海淀,休閑跑去門頭溝,遠行的話,則要千里迢迢跨越半個北京城跑去首都機場——耗在路途上的時間往往比乘飛機所用的時間還要多。雖說頂著城六區的名號,石景山人民的日子,離便利二字還差得很遠。
在北京,通勤本身比上班要累得多。仿佛故意跟大家作對似的,中央商務區總聚集在那么寥寥幾個點上,住宅區則似末梢神經一樣散布在四面八方。上班時一擁而上,下班時一哄而散。早上起床后滿身的精氣神,全在一兩個鐘頭的奔波路上被消耗得一干二凈。
大多人在五環外的某間出租屋醒來后,下樓,南邊是賣煎餅果子的大媽,北邊是騎著三輪車兜售蘋果的小販,洗剪吹一次三十塊的理發店招牌上閃著五彩繽紛的霓虹燈,黃燜雞米飯的店鋪里坐滿了灰頭土臉的建筑工人。那一刻,你一定會恍惚,這到底是北京,還是某個不知名的十八線華北小鎮?
不要疑惑,通勤的時候你就知道了。那疾馳而過的地鐵,那洶涌澎湃的人流,那動輒就要花上一個鐘頭的路途,那千奇百怪的換乘——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你,是的,沒有錯,我身在北京,身在夢想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