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暢
(石家莊市軌道交通有限責任公司,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國標針對蓄電池有明確的規定,當蓄電池放電容量低于80%標稱容量時,進行一次10 小時率容量放電(核容) 驗證,如果驗證結果蓄電池容量仍低于80%標稱容量,則浮充電循環耐久試驗終止,此循環不計入浮充電循環總數,也即,電池在核容后實際容量不足80%,則可以判定此蓄電池耐久性能達不到國標要求。最有效的測量蓄電池實際容量的方法就是核容,最標準的做法是按照1 小時放電率對整組蓄電池放電,放電時間設置為8 小時,如果8 小時結束,所有單節電池均電壓均高于截止電壓,則判定當組電池容量達標,通過核容,可以準確的鎖定整組電池中不合格的單塊蓄電池。但是核容試驗耗時長,針對地鐵行業,不適宜經常進行,而緊靠端電壓的測量又無法消除事故隱患,蓄電池端電壓與放電能力無相關性,端電壓只能反映極端問題,無法有效、準確的顯化蓄電池劣化趨勢。下面,我將介紹圍繞蓄電池內阻測試展開的蓄電池維護保養三板斧,探討蓄電池日常維護的新思路:

做好日巡月檢,可以有效的發現外觀損傷、漏液變形、連接松動等明顯隱患問題,實現蓄電池的日常監測。
三板斧的核心即內阻測試,內阻測試對于正常電池適宜半年一次,在蓄電池入場后,驗收時,首先對全部蓄電池測量一次內阻,做好數據記錄,作為今后每塊電池內阻的基準參考值。內阻測試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盡量選用直流測量原理的內阻測試儀,測量蓄電池的直流內電阻;現在市面上蓄電池內阻測試儀林林總總,測量方法無外乎直流測量、交流測量兩種,交流測量測出的數據是蓄電池的內阻抗,既包括直阻,也包括容抗,對比直流測量法,電容量的變化對測量結果會產生影響,不利于電池組不同電池橫向和自身不同時期縱向數據的比較。
2) 盡量選用同一品牌統一型號的蓄電池內則測試儀,此舉是為了避免儀器不同引起的測量誤差給數據比較產生差異帶來的影響。


3) 排除人為夾線帶來的接觸不良引起的內阻值差異,應對測試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保證測試人員的測試標準化和測量熟練度。
測量完內阻后,后面需要圍繞內阻數據展開后續的工作,具體如下圖:

核容試驗一般會在兩種情況下進行,一是蓄電池內阻值升高超過25%不足50%,需要通過核容試驗進一步判斷;二是壽命達到理論壽命一半的時間時,需要通過核容判斷蓄電池的健康狀況,無論是哪種情況下,核容試驗都是蓄電池的終極測試方法,經受不住核容試驗的蓄電池,在使用過程中的隱患是非常大的,一定要及時更換。
如果有條件,盡量在蓄電池核容試驗前、后、轉浮充后,分別進行一次內阻測試,數據表明,正常蓄電池在放完電后內阻值會普遍上升,這是正常現象,如果蓄電池在放電后內阻有下降的現象,則表明蓄電池可能存在內部短路的隱患,蓄電池在轉回浮充后內阻值應與核容前無大差別。
經過日巡月檢、內阻測試、核容試驗三板斧下來,蓄電池的健康狀況、品質優劣、隱患故障都無一漏網,尤其是內阻測試和核容兩種手段相結合,問題蓄電池一定無處藏身。以上是我在蓄電池維護過程中總結的經驗,不足之處還望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