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亮
(太原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高速公路路面裂縫病害的形成原因較多,例如施工材料配比不當、施工技術不合理、施工順序不當等等。具體來說,在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氣溫變化情況會對瀝青、混凝土性能造成一定影響。氣溫升高時,瀝青或混凝土內外部溫差較大,溫度裂縫就會隨之產生,且溫差越大裂縫越大;混凝土在澆筑與攪拌過程中,在氣溫變化的影響下,混凝土結構內外部溫差也會引起非荷載裂縫;如果車輛荷載過重超出路面荷載,那么在重力作用下,路面會因結構受損而出現裂縫。
坑槽是高速公路路面病害的典型,具體表現為路面不平整、粘結層不牢固、基層者低基層損壞造成翻漿等。坑槽病害的成因較多,例如: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循施工技術要求及施工順序,混合料溫度控制不當,加速瀝青老化;施工方案不合理、前期現場勘查不詳細,導致地基堅固性下降,路面出現下沉現象;在高速公路運營過程中,車輛荷載過大,導致部分瀝青粘到車輪上,車輛的反復碾壓也會導致路面出現坑槽。
對于公路瀝青路面病害的檢測,常用的方法之一就傳統的人工檢測法,該方法主要適用于一些交通量比較小的公路路面病害檢測。其主要檢測的步驟是,檢測人員通過目測及簡單工具對瀝青路面的破損情況進行記錄,并進行處理分析,對路面的破壞程度、破壞類型及破壞數量進行統計分析,以形成一套對路面病害的總體評價,并為路面的養護提供依據。該方法由于檢測速度慢、對交通影響較大、檢測人為因素大及檢測精度相對較低等缺點,不適用于高等級公路或者交通量大的公路。
新型的人工采集檢測法是通過將傳統的人工檢測與自動化采集設備相結合的方式對瀝青路面病害進行檢測的方法。其優點就是價格低廉、操作方便、維護技術簡單、檢測精度高等,克服了傳統檢測法中速度慢、精度低和成本高的缺點。目前我國在新型的人工采集檢測中,主要檢測設備是JGLYH—001 型路面病害采集儀,如圖1 所示,其是在GPS 定位基礎上對面病害進行檢測,檢測人員只需要推著小車在路肩上行走,就能將路面的病害信息進行采集,并通過電腦進行數據整理分析,極大地提高了路面病害檢測的效率和準確度。
為了滿足現代道路建設需求,道路檢測和養護中開始應用大量無損檢測新技術,主要有頻譜分析技術、超聲波技術、激光技術、探地雷達技術等。三維探地雷達無損檢測技術技術由探地雷達技術發展而來,由單一天線發展到雷達陣列天線,主要用于檢測結構層厚度、瀝青路面均勻性和道路內部潛在病害。

圖1 JGLYH—001 型路面病害采集儀
已經有諸多研究資料表明,徹底地根除瀝青路面開裂問題并不現實,遭到車輛、氣溫、濕度等方面的作用,瀝青路面最終都會呈現高壓的走勢,出現氧化狀態,倘若無法按時地對路面予以養護處理,以上難題就會從表層滲入到路面基層,有損一系列的瀝青路面的基本架構,只可以利用對整段路予以再次地鋪筑,這不僅會引發人力物力財力地不必要損失。在瀝青路面的養護任務開展過程中可以應用瀝青再生技術,利用在混合料中摻入適合數量的再生劑或少量的新瀝青來修復瀝青本來應該具備的效能,提升它的其抗氧化實力和抗拉能力,進而可以拉長可用的周期。
微表處養護技術是多年來產生的一項先進的路面養護技術,一般是針對于公路以及機場跑道等高等級路面而規劃所采取的技術,其原材料包括了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礦物材料、集料、水以及部分的化學添加劑,運用專門的機器設備開展一次性攤鋪實現,攤鋪之后路面的平整程度比較高,耐磨以及防水性能較佳。微表處養護技術能夠針對路面的磨損的位置予以一層或多層地攤鋪,提升了工程的運轉效率,盡管其需要投入的資金比較多,不過整體的維護成效比較好。
近幾年來,我國的公路建設的發展已經獲得很大地進步,瀝青路面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這種類型的路面其優勢體現在行車體驗感好、產生的噪音小、對路基變形或者不勻稱沉降的應對能力強、修復能力強、碾壓后可以馬上通車。因為受到交通量的日漸提升以及車輛重型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瀝青路面在運用期間同樣也會產生諸多的病害。致力于確保瀝青路面可以更加有效地起到應有的作用,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養護技術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