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天身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河南分局,河南 鄭州 450000)
風險可以按不同的標志進行分類,如按風險發生概率的分類,按風險引發原因的分類,按風險造成的結果分類,按風險關聯程度的分類,按風險預警信息的分類等等。針對南水北調未來運行的這一復雜的巨系統,課題組按照空間概念,將風險分成相互獨立的點狀受體、線狀受體、面狀受體3 類。按照風險的來源分為工程風險、水文風險、生態環境風險、經濟風險和社會風險5 種風險。因此,南水北調工程運行風險分類可以概括為一個“3 類5 源”復雜多源風險體系。
南水北調工程系統巨大,風險因子眾多,按受體來分的點、線、面狀是相互獨立的空間,而這些受體的風險源的具體因子之間存在著互相誘發和放大的關系。工程風險能誘發經濟、生態環境風險;水文風險能誘發經濟、生態環境風險;生態環境風險也能誘發經濟風險;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社會風險具有傳導性,表現在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的其他風險,如工程風險、環境風險、水文風險、經濟風險等都有可能誘發社會風險,即風險因子通過工程風險、環境風險等傳導到社會風險。同時,社會風險也能誘發或放大工程、經濟和生態環境風險。5 種風險源間相互的關聯見圖1。

圖1 風險源間相互關聯作用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國大型的輸水工程,目前已經建立了東線和中線,工程的規模較大,大型的建筑物比較多,工程的地理跨度很大,所以需要對南水北調工程的運行風險進行分析。南水北調工程的運行風險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工程的風險因素和機理研究、工程的風險評價和預測、工程的風險控制技術和對策的研究。加強對這三方面的研究力度,降低南水北調工程運行中的風險。
在南水北調工程中,水文因素是常見的風險因素,水文因素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表現在降水、河川徑流、地下水補充等方面,還有水文知識的匱乏也會導致水文風險。在工程運行過程中,要加強對水文風險因素識別的研究、水文風險的評估和預測和水文風險的控制。
在一定的范圍內,發生的不確定性的災害對生態系統產生了影響,這就是生態風險。這些風險會損害生態系統的結構和作用,危害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環境風險就是人或自然的原因導致的不確定事件。在南水北調的工程中也存在生態和環境的風險,因為南水北調工程量大,整個項目涉及的范圍比較廣。
在南水北調的長距離調水工程中,會出現經濟上的不可持續性的情況,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對經濟風險的了解和預防。如果經濟發生了變化,會對整個南水北調項目的經濟效益造成影響,會使整個工程的運行無法進行。而南水北調工程涉及到的經濟問題比較多,所以需要加強對南水北調工程中經濟風險的管理,對南水北調工程的經濟風險進行預測和評估,建立一個應急的體制,減小經濟損失。
社會風險會給社會的穩定和秩序帶來負面影響,社會風險可能會導致爆發社會危機,如果這種可能性發生在實際生活中,社會風險就會變成社會危機,會給社會的穩定帶來巨大的影響,所以要制定核實的方案,對社會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防止社會風險轉變為社會危機,促進社會的穩定的發展。
風險的識別、評價是人們認知風險的存在和風險的大小,這并不是人們認識風險的最終目的,人們辨識風險、分析風險,是為了消除風險因素或減少風險的危險性,在風險發生前,降低風險的發生概率,在風險發生后,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簡單地說是為了規避風險,接受風險,化險為利。南水北調運行管理條件復雜,不同時段,不同區段風險差異很大,即使是同一風險,在不同時間,對不同區段的影響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本課題針對南水北調運行過程可能發生的各類風險,在確定各類風險因子控制標準的基礎上,提出了南水北調風險控制措施及策略,以保障南水北調工程安全運行。本課題提出的南水北調工程運行風險控制標準,填補了該領域的國內空白。在具體制定時圍繞不可承受風險、可承受風險、可接受風險3 個方面,分別就南水北調工程、水文、環境、經濟、社會和綜合6 個方面來制定控制標準。在具體制定風險控制措施時,首先提出了工程、水
文、環境、生態、經濟、社會6 個方面的單項風險控制措施。其次設置了水質糾紛、船舶溢油事故、有毒化學品泄漏事故、污水非正常排放事故4 個重點情景,為防范這些事故的發生,制定了相應重點情景風險控制措施。然后設置了東平湖二級湖堤、東線工程跨界水事、中線工程移民糾紛、丹江口庫區生態、漢江中下游生態等5 個重點區域,提出了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
本文以南水北調工程運行風險分類與相互關系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安全管理以及南水北調工程運行風險控制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