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夏
(欽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廣西 欽州 535000)
ERCP是將內鏡插入十二指腸,通過活檢孔插入造影導管,注入造影劑后進行X線檢查)[1]。臨床使用該項檢查能夠檢查胰膽的情況,及時進行診斷,臨床應在肯定診斷價值的同時重視其風險性,年齡較大的患者會由于各項生理功能衰退,免疫力出現(xiàn)下降后影響手術的康復[2]。但由于對患者無創(chuàng)傷且住院時間較短,受到臨床的廣泛接受,檢查容易造成較多的并發(fā)癥,需要加強護理手段。本文通過將圍手術期的專科護理納入其中,內容如下。
將我院2016.10-2017.10收治的84例ERCP患者,根據(jù)臨床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均42例。均通過檢查確診為需進行ERCP,所有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痛、皮膚瘙癢等。排除有影響手術效果疾病存在,臨床資料不完善者。其中對照組男30例,女12例,年齡為38-78歲,平均年齡為(46.9±5.6)歲;研究組男31例,女11例,年齡為36-79歲,平均年齡為(46.9±5.6)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采取一定的心理輔導,通知患者具體手術時間,講解手術利弊,術后檢查患者身體情況。
研究組采用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1.入院階段: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病室內保持干凈整潔,空氣流通、溫濕度適宜,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術前護理:由于患者的配合、情緒會直接影響操作是否順利進行,影響是否可以順利插入導絲到膽道。在進行各項檢查與操作前,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解釋相關注意事項。3.術后護理:①常規(guī)護理:術后禁食24 h,禁飲12 h,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是否有腹痛、腹脹,常規(guī)監(jiān)測血、尿淀粉酶、脂肪酶;強調保護引流管的重要性,防止脫出、受壓,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和顏色。②疼痛護理:由于手術屬于微創(chuàng),術后存在痛感,關注患者術后疼痛情況,及時詢問評估。③心理支持:護理人員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告知患者其手術的成效,并盡可能滿足患者所需。
記錄患者的并發(fā)癥與滿意度。其中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急性胰腺炎+早期穿孔+急性膽管炎+出血)/例數(shù)×100%[3]。通過自制問卷調查,對住院期間進行評價,總分100,分為滿意≥80;一般≥60;不滿意<60。滿意度=(滿意+一般)/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76%低于對照組19.05%,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n=42,(%)]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5.24%顯著高于對照組80.95%,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度情況[n=42,(%)]
ERCP需要嚴格把握患者的適應癥,評估手術風險,臨床操作存在一定風險,因此術前需要進行除了做好常規(guī)處理,還要做好術前的患者評估,內鏡檢查時需要及時把握時機。術后除應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防止患者感染,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腹痛、發(fā)熱、嘔血情況[4]。ERCP與傳統(tǒng)的外科手術相比,具有創(chuàng)傷小等特點,并在短時間內恢復,但對醫(yī)師及助手有一定的要求,導致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
本文通過對研究組患者實施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結果顯示研究組并發(fā)癥4.76%顯著少于對照組19.05%。由于該手術患者的情緒能夠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患者精神狀態(tài)的好壞關系到操作是否順利進行腸鏡能否順利插入十二指腸乳頭開口處,間接影響成功率[5]。通過在術前進行良好的溝通,對患者進行耐心解釋,講解手術相關的目的與術前準備,防止并發(fā)癥產生,使得患者能夠放松治療;并在術前完成各項檢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術后及時對患者進行禁食禁飲,使其食用易消化避免刺激飲食,囑患者臥床休息,定時抽查淀粉酶,并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因此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5.24%顯著高于對照組80.95%。
綜上所述,通過對進行ERCP患者為手術期實施護理干預,能夠及時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