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煉,顏 婷,方小蘭
(廣州市正骨醫院手術室,廣東 廣州 510010)
應用關節鏡技術微創治療肩關節疾病已經成為一種常規的治療手段,只需在肩關節局部建立幾個通道即可以通過關節鏡技術直視下完成對肩峰下結構及盂肱關節內部變的診斷和治療[1 ] ,指導手術方法的選擇,同時還可以避免盲目切開探查造成損傷[2]。由于肩關節的解剖位置特殊,鄰近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經[3],為了術野暴露清楚,方便操作,因此對手術體位要求嚴格,自2015年開始,我院肩關節鏡手術全部采用側臥牽引體位,術中安裝ARTHREX新型肩關節架,使患側肢體一直保持懸臂牽引體位,達到很好的牽引效果。懸臂牽引體位需使用專用保護套進行患側肢體的保護,防止皮膚及臂叢神經的牽拉損傷。使用肩關節牽引架原裝配套的一次性懸臂牽引保護套價格昂貴,增加手術成本;僅使用治療巾包裹肢體及繃帶纏繞后行懸吊牽引,因牽引力大容易松脫造成污染,因牽引效果不佳,暴露不充分增加助手負擔,影響手術操作。為增加病人術中舒適度,又保證牽引效果利于手術操作,還能節約成本,2016年開始,我科特研制肩關節懸臂袖套用于肩關節鏡手術懸臂牽引體位,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節約人力,效果佳。
懸臂袖套是肩關節懸臂牽引體位不可缺少的物品,廠家配套的袖套價格昂貴,且只能一次性使用,醫療成本高。為降低成本,增強實用性,設計專用懸臂袖套,經臨床使用,不斷改進,能達到滿意的牽引效果,同時避免皮膚及臂叢神經牽引傷,增加患者舒適度及安全性。
材料,水洗后雙層純棉布一塊。
先將一塊長65CM,寬50CM的雙層純棉布制作袖套。將棉布寬邊中線對折,為25CM, 縫合任意一條寬邊15CM作為袖套的底邊,余下10CM開口。再縫合長邊的中部,與底邊連接處余下10CM不予縫合,使之與底邊形成一處開放的三角形夾角,作為袖套底邊開口端;與袖套入口端連接處余下30CM不予縫合,呈開口狀。袖套兩端均留有開口,方便術中將遠端肢體套入。再取一條長約40CM,寬2CM的棉布條制作牽引帶。把棉布條鎖邊,距離袖套底邊約10CM處以“×”形交叉縫合,將牽引帶縫至袖套兩面,使之成為一體,此方法固定牢固,牽引帶不易斷裂。最后制作牽引環。距離牽引帶的頂端3CM處,以一字形縫合,使之成為一個環,確保術中懸臂牽引連接的S掛鉤能夠穩定不松脫。其結構示意圖見圖1。

圖1 肩關節懸臂牽引袖套結構示意圖
術前肩部消毒鋪巾后,醫護人員將患側手臂先用治療巾包裹,醫生將手送入懸臂袖套入口端,洗手護士從懸臂袖套底部開口端伸手將患肢拉入,再用自粘彈力繃帶由遠及近纏繞整個手臂。器械護士將患側手臂舉起,巡回護士將懸臂架上的連接S鉤套入懸臂袖套的牽引環內即可,牽引架的另一端加上3-4KG的砝碼完成肩關節懸臂牽引體位。
此懸臂袖套不僅用于肩關節鏡側臥懸臂牽引,還可用于肩關節手術其他牽引體位,如:沙灘椅體位。術中牽引效果好,不易松脫,暴露充分,節約人力。同時,自制懸臂袖套成本低,可清洗,可反復滅菌使用,制作簡單,經濟實用。我院臨床使用已300余例,醫護人員反饋效果好,患者未出現皮膚損傷和臂叢神經牽拉損傷,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