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鳳,楊淑瑛,姚苗苗,楊 俠
(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河北 唐山 064300)
院內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新出現的或出院后不久就立即發病的感染,不包括患者在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處于潛伏期的感染[1]。院內感染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有的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增加患者的生理及心理負擔院內感染,隨著廣譜抗菌藥物的大量應用,感染日趨嚴重,醫院對于感染的預防、控制機管理越來越重要。同時,醫院的感染已經成為評判一所醫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指標。本研究對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對在醫院婦產科手術室感染原因進行了調查分析并進行干預,及提出有效的護理對策,可避免院內醫院感染。結果匯報如下:
調查對象收集收治我院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在該院婦產科住院手術的患者876例。收集相關人口學資料、手術資料。
收集有患者的年齡、性別、住院時間、原發病、住院時間、醫院感染以及治療方式、等。其中分干預前對照組(對照組)和干預后對照組(觀察組)。
結合病史、臨床癥狀及檢驗結果。主要對比在住院時間、導尿管使用率以及呼吸機使用率在對照組和干預后對照組間有無差異。對比進行干預的前、后的對照組和觀察組間的各項因素的差異。診斷標準依《醫院感染診斷標準》,以檢驗干預措施的效果,同時對術后感染的分布、病原菌檢出情況與感染情況等進行調查分析。
將所有患者的數據錄入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確定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對照組及觀察組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調查得到,如圖表1。住院的876例患者總感染例數為43例,感染率為4.91%。本次調查還發現,婦科及產科患者中,住院時間長短、手術種類、留置導尿管、呼吸機使用率在感染組和對照組間有差異,且對照組與觀察組手術感染(x2=26.11,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院內在年齡與感染發生手術感染率比較結果見表2。(x2=28。4054,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婦產科患者屬于較為特殊的群體分產科和婦科兩大類。很多行流產剖宮產手術的患者很容易因為術后護理不周從而導致并發感染。如果有繼發感染,通常病重患者較多,并且有復雜的合并癥。不必要的感染嚴重威脅著患者身心健康和預后。醫院感染因素分年齡、住院時間與置管時間。均為感染主要因素。針對危險因素和容易發生醫院感染的部位進行對應護理干預十分重要[2]。措施如下:

表1 不同部位醫院發生感染分布構成比(%)

表2 年齡與感染發生的關系
1、明確醫院感染防范范圍,對護理工作人員開展對應知識的培訓,增強醫院感染積極預防以及控制相關意識。
2、加強對婦產科住院患者的護理干預。加強病房消毒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婦產科宮頸泌尿道感染較多為了預防泌尿道感染的發生,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實施插管技術,動作輕柔,避免損傷尿道粘膜。根據疾病特點加強基礎護理,去除不良的傳統習慣,重視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通過保健指導.飲食藥物指導使患者盡早康復,同時通過人性化服務及時心理疏導[3]。
綜上所述要將“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和人文關懷融入到對病人的護理服務中,在提供基礎護理服務和專業技術服務的同時,加強與病人的溝通交流,為病人提供人性化護理服務。采取行之有效的護理干預對策,保證患者治療效果,減少操作引起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