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芬

【摘 要】目的:探究團體心理治療在腦卒中失語癥患者康復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抽取60例腦卒中失語癥患者進行實驗觀察,研究進行時間段為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將患者分為A組(30例)和B組(30例),A組患者采取團體心理治療,B組患者僅采取常規治療。在治療完成后調查患者對于治療工作的滿意度,并比較患者的自我治療能力。結果:A組中1例患者治療效果不明顯,另外29例為(顯效、有效),則總有效率96.7%,B組中7例患者治療效果不明顯,另外23例為(顯效/有效),則總滿意度76.7%,A、B兩組具有明顯差異(P<0.05);治療完成后,A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要明顯低于B組患者(P<0.05)。結論:對腦卒中失語癥患者進行康復治療時,結合開展團體心理治療,能夠很好的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幫助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治療的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團體心理治療;腦卒中失語癥;康復治療
【中圖分類號】R6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1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腦卒中等老年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根據調查研究顯示,腦卒中這一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有了明顯的上升趨勢[1-2]。腦卒中后,患者還可能合并出現失語癥,這無疑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較大的不便,并且給患者造成了心理上的障礙[3]。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隨著腦卒中的發病率增加,腦卒中失語癥的發生率也在不斷提升,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關于腦卒中失語癥的治療工作也受到越來越多關注,本次研究,抽取60例腦卒中失語癥患者進行實驗觀察,研究進行時間段為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將患者分為兩組后采取不同的治療方式,探究團體心理治療在腦卒中失語癥患者康復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詳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抽取60例腦卒中失語癥患者進行實驗觀察,研究進行時間段為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將患者分為A組(30例)和B組(30例),A組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0.5±1.6)歲;B組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齡62-81歲,平均年齡(70.4±1.8)歲。
入選標準[4]:①嚴格按照腦卒中失語癥診斷標準診斷后入組;②同意參與實驗并配合觀察的患者。
排除標準[5]:①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疾病的患者;②患者或家屬不同意實驗的;③有認知障礙難以配合實驗觀察的患者。
1.2 方法 B組采取常規治療。A組采取團體心理治療,首先將患者分為一個個小團體,每個團體中5~6人,對小團體開展心理治療工作,通過心里評價表患者進行心理狀況評估,結合患者的家庭狀況、成長背景、病情、心理素質等,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綜合有效的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指導。了解患者關于生活、飲食等方面的要求及習慣,盡量根據患者的要求作出一定的調整,最大程度的滿足患者的需要;并且醫務人員應幫助患者了解腦卒中失語癥的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打消顧慮。
1.3 觀察指標 ①療效評價:分為顯效(患者失語癥基本得到緩解)、有效(患者的失語癥有所改善)和無效(患者病情如故)三個標準,對比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②心理狀況:在治療前后,使用抑郁(SDS)焦慮自評量表(SAS) 來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分析,并進行組間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19.0,將觀察指標中的數據以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進行表示,通統計學處理得到P值,以 P<0.05 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A組中1例患者治療效果不明顯,另外29例為(顯效、有效),則總有效率96.7%,B組中7例患者治療效果不明顯,另外23例為(顯效/有效),則總滿意度76.7%,A、B兩組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心理狀況比較 治療前A、B兩組的心理狀況評分相近(P>0.05)治療完成后,A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要明顯低于B組患者(P<0.05),見表2.
3 討論
腦卒中會導致許多并發癥的出現,并發癥的治療也需要引起充分重視,并且一些看似輕微的并發癥如果發展嚴重,也可能導致較為惡劣的疾病。根據觀察,腦卒中患者在患病后,出現失語癥的幾率較高,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還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較大損害,需要引起重視。關于腦卒中失語癥的治療工作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次研究中抽取了6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來進行觀察,結合研究,對患者進行團體心理治療后,治療有效率達到98.0%,患者的心理狀況也有了顯著改善,治療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失語癥患者進行康復治療時,結合開展團體心理治療,能夠很好的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幫助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治療的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楊加青,買孝蓮,高存友等.團體心理治療在腦卒中失語癥患者康復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8,26(12):1839-1843.
王成秀,楊鳳翔,鄒偉庚等.經顱直流電刺激聯合常規康復治療在腦卒中偏癱上肢運動功能和失語癥康復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4):48-49.
谷艷,劉爽,趙瑩等.個體化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失語癥患者語言障礙影響的研究[J].醫學綜述,2017,19(17):3246-3247.
屈文娟,王松清.言語治療對腦卒中后完全性失語癥患者康復治療的影響[J].心理醫生,2018,24(8):192-193.
凌晴,王田堯,周亞飛等.1例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康復治療的彌散張量成像分析[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8,40(6):45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