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玲
【摘 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擇了我們醫院在2016年至2017年這一年間進行治療的直腸腫瘤病人102名,其中有56名男性病人,有46名女性病人,對已經選擇好的這些病人的治療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結果:通過對已經選擇好的這些病人進行分析和研究表明,總共有14名病人發生了并發癥,其中包括有病人出現了尿路感染的情況,有病人發生了盆腔積液的情況,也有病人發生切口感染的情況等等,發生并發癥的概率是13.73%。結論:結果表明,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具有很多的優勢,這一手術不僅在安全性能方面有很好的優勢,而且這一手術對病人產生的傷害較小,可以使得并發癥的發生概率相對降低,所以這一手術方式值得進行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R4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2
我國居民現在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并且現在的老年人相比較以前也有所增多,在飲食方面,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使得結直腸腫瘤這一病癥的發生可能性增大,患此病癥的人數也相比較之前有所增多。目前,我國為應對結直腸腫瘤這一病癥做了很多的研究,其中主要推廣了腹腔鏡外科技術,并且在對這一技術不斷的進行改良和創新,所以這一手術方式相比較之前運用的次數越來越多,這一手術方式普遍得到廣大醫院的認可,對它自身所具備的優勢也達成了一致意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了在2016年至2017年這一年間來我們醫院進行治療的102名直腸腫瘤病人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在已經選擇的所有病人中,有56名病人是男性,有46名病人是女性,病人的年齡在44歲到69歲之間。通過對病人的資料進行分析表明,此次所選擇的這些病人都已經確診為是直腸腫瘤病人,此次的研究,已經告知所選擇的每位病人的家人,并都已獲得了病人家人的同意,而且已經和病人家屬簽訂了協議書。
1.2 研究方法 在為病人進行手術之前,首先要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在為病人選擇體位時,應該首先了解透徹病人的病情,根據病人的自身情況再去選擇合適的體位。一般來說,左半結腸的病人和直腸癌的病人應該選擇的是改良結石的體位;半結腸切除手術的病人應該選擇的是向左邊傾斜平臥的體位;橫結腸切除手術的病人應該選擇的是頭高腳低仰頭的體位。把手術相關器材鏡片放到肚臍的部位,在10毫米的位置,然后對病人身體內部的與手術相關的器官進行檢查,再通過對病人自身情況的檢查,另外做一個操作的地方,如果病人自身的情況允許,可以再做一個輔助的操作孔。
在進行手術時,應該選擇合適的手術工具,其中包括超聲刀、腹腔鏡等,將病人身體側面的腹膜進行普通的分離,然后再將腸系膜下血管根部的血管切斷,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能夠保障病人身體的某些器官保持游離的狀態,比如直腸、直腸后間隙等等。在對病變進行切除的整個過程當中,需要切掉10厘米范圍之內的全部的腸管,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防止病情再次發生在病人的身上。這一部分的手術完成之后,需要對病人的腹腔進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一層一層的把腹腔縫合住。如果病人的腫瘤過于太大沒有辦法進行此手術的時候,就需要對病人進行開腹手術,從而使得病人的手術有效。
手術過后,要嚴格的監控病人的狀況,定期的為病人進行檢查,除了檢查之外,還要給病人提供一定的藥物,幫助病人可以加快的恢復病情,可以給予病人抗生素的治療,預防病人在手術之后傷口發生感染;還要保障病人引流管的暢通,并要安排護理人員不斷的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并觀察病人其他方面的情況,避免病人出現意外狀況。
1.3 統計學處理 此次研究過程中的所有數據都運用一定的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算出來的數據均使用標準差來表示,并運用一般線性模型中的單變量進行分析和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已經選擇的102名病人進行分析和研究表明,這些病人當中,有99名病人順利的完成了手術,有3名病人在進行手術的中途轉為了開腹手術;所研究的病人進行手術后,總共有14名病人發生了并發癥,發生并發癥的概率是13.73%,其中有3名病人發生了盆腔積液的情況,有5名病人發生了吻合口出血的情況,有3名病人發生了傷口感染的情況。
3 討論
通過上述結果表明,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具有很多方面的優勢,醫生在進行這一方面的手術時,要在手術前做好全面的準備工作,應該熟悉每一個與手術相關的器材,在做完每一次手術之后,都要對手術進行總結和分析,使得下一次的手術更加精準,而且這一手術方式不僅在安全性能方面有很好的優勢,對病人的傷害相比較來說會小一些,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的概率,所以值得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池畔.腹腔鏡結直腸腫瘤術中超聲刀使用技巧[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6.(3).
黃俊松.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根治術23例臨床分析[J].微創醫學.2017.(2).
馬艷會.手術室綜合護理對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的臨床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