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禮光

【摘 要】目的:分析全科醫生治療高血壓臨床措施。方法:選擇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50例,隨機分為兩組,常規組給予常規降壓藥物治療,全科組在全科醫生指導下治療,記錄兩組患者血壓水平,統計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結果:在血壓水平方面,常規組與全科組患者血壓水平對比,全科組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明顯更好(P<0.05);在不良反應方面,常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6.0%,全科組不良反應發生率4.0%,全科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P<0.05)。結論:高血壓患者由全科醫生治療,可改善患者血壓水平,提高治療安全性,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全科醫生;高血壓;臨床措施
【中圖分類號】R54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1
高血壓屬于臨床常見慢性疾病,存在有較高致殘率和死亡率,高血壓患者往往會伴隨嚴重并發癥,以腦卒中、腦梗等為主,對患者生命健康有嚴重影響和威脅[1]。臨床上必須要對高血壓患者控制治療有足夠重視度。本文選擇近年來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全科醫生治療高血壓臨床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50例,患者均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兩組,常規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45-82歲,平均(58.3±3.7)歲,全科組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齡46-82歲,平均(57.9±3.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常規組給予常規降壓藥物治療,合理使用利尿劑和鈣通道阻滯劑等藥物,做好患者血壓的檢測和追蹤,結合患者血壓控制情況合理調整劑量,全面記錄治療各個環節。
1.2.2 全科組 全科組在全科醫生指導下治療:(1)定期訪視,向患者普及健康知識,詳細向患者介紹高血壓常識,指導患者明確疾病發病原因和相關注意事項,增強患者用藥科學意識,使患者明確科學服藥在血壓控制方面作用,告知患者定期進行血壓檢測,使患者學會血壓測量方法,嚴禁患者自行調整藥物劑量。全科醫生還需要告知患者降壓藥物副作用,提高用藥安全性;(2)指導患者正確生活方式,全面干預高血壓患者生活方式,與高血壓患者實際情況相結合有針對性的制定飲食方案,飲食方案的制定需要堅持低熱量和低膽固醇原則,同時注意食鹽量的控制。吸煙高血壓患者還需要注意血壓檢測,吸煙是患者血壓升高的一項重要原因,甚至會損害患者全身器官;(3)適量運動干預,高血壓患者適量運動能夠使患者在生活方面熱情和主動性得到提高,影響疾病治療效果。另外,適宜運動還可以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環,提升免疫力。因此,全科醫生需要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相應運動計劃,做好患者運動量的管理和控制,維持運動環境溫度穩定,還需要注意患者心理干預,避免疾病復發,叮囑患者保持樂觀心態;(4)藥物治療干預,僅存在高血壓患者,給予鈣通道阻滯劑,能夠實現對血壓的有效控制,伴有冠心病患者,引進單硝酸異山梨醋,伴糖尿病患者,聯合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伴高血脂患者,給予降脂治療。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血壓水平,統計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試驗數據均運用SPSS20.0數據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其計量資料通過t來進行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情況 常規組與全科組患者血壓水平對比,全科組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明顯更好(P<0.05),具體情況見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 兩組患者均存在有低血壓、胃腸道不適等表現,常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6.0%(4/25),全科組不良反應發生率4.0%(1/25),全科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P<0.05)。
3 討論
全科醫生不僅需要做好對患者的常規指導,同時還需要對患者實時隨訪,普及各類健康知識,使患者對高血壓知識有全面了解,同時明確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和注意事項,教會患者正確血壓測量技術,提高患者在血壓監測方面積極主動性[2]。高血壓患者臨床治療中藥物治療十分關鍵,全科醫生需要詳細告知患者用藥機理,要求患者遵醫囑用藥,明確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有副作用出現時及時就醫[3]。另外,需要指導患者日常生活,結合患者生活習慣給予針對性指導,制定飲食方案,注意適量運動,控制患者體重,及時改善和緩解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緒[4]。全科醫生還需要結合患者情況制定相應的運動規劃,提高運動規劃準確性和規范性,確保臨床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表明,在血壓水平方面,常規組與全科組患者血壓水平對比,全科組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明顯更好(P<0.05);在不良反應方面,常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6.0%,全科組不良反應發生率4.0%,全科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P<0.05)。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由全科醫生治療,可改善患者血壓水平,提高治療安全性,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夏柯.社區全科醫生健康教育干預對高血壓病防治的效果觀察[J].養生保健指南,2018,(52):78.
羅飛.社區全科醫生團隊健康管理模式對高血壓患者血壓和依從性的影響[J].健康必讀,2018,(33):290.
柳洪杰.慢性高血壓綜合防治中社區全科醫生的作用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28):175-176.
邱全林,劉強.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全科家庭醫生責任制管理效果分析[J].飲食保健,2018,5(2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