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華
唱 長鼓銅鈴響咚當,
民族文化源流長,
多彩民俗數不盡,
單把“長桌宴”來唱。
白 ? (講述人)話說美麗桂東南,青山綠水新
瑤鄉,喜迎國慶70年,寨老聚眾來商量——(演寨老)鄉親們,脫貧摘帽建小康,家家戶戶糧滿倉,今年意義不尋常,長桌宴辦得要比往年強!
合 ? 好!
唱 ? 你家砧板叮咚響,
我家爐膛火苗旺;
村頭舂著糯米粑,
村尾趕著肥豬羊。
長桌盛宴源流長,
一桌宴席百家忙;
百家搭伙成一家,
人逢喜事精神爽。
白 ? (演寨老)鄉親們,都準備好了嗎?
合 準備好了!
白 (演寨老)擺起長桌上大菜!
唱 宴席擺在新院場,
繞著場子轉三轉,
家家戶戶擺桌椅,
一張一張接一張。
一道菜,一片心,
一排長桌一路香。
長桌架起連心橋,
百家飯里情意長。
白 ? (講述人)哎,讓我先來拍個照,發給朋
友圈先“品嘗”。(數板)白切雞,醋血鴨,煙熏肉拼臘風腸,清水魚,粉蒸肉,干鍋帶皮黑山羊,山竹筍,水芹菜,百香果汁米椒醬,紫蕨根拌黑木耳,青蔥白蒜菜花黃,還有蘿卜豆腐釀,熱氣騰騰野菌湯,最愛瑤家打油茶,少不得把甜酒燙。(貫口)真是盤擠著盤碗碰著碗香香濃濃清清淡淡鮮鮮甜甜嫩嫩脆脆那叫一個爽。
旁 看你說得我好眼饞,口水流得三尺長。
白 ? (演寨老)各位吃貨先別忙,快把貴賓請
到場。第一書記勞苦高,要請他坐首席上。
旁 他幫我家搬新房,一直不得好謝償——
我去請!
旁 他助我娃崽上大學堂,這份恩情不能
忘——我去請!
旁 ? 他管我媽叫“崠娘”(瑤語:大嫂),我們
的交情不一樣——我去請!
白 (演寨老)好好好,你們一起去請。(講述
人,貫口)鄉親們爭先恐后你擁我拉請來第一書記肩并著肩手牽著手團團圓圓親親熱熱排排坐下好歡暢。(演寨老)蘆笙長鼓都停響,有個儀式細端詳。
唱 ? 寨老洗手整衣裳,
拈起肉塊鼓里藏,
民俗藏著大智慧,
小儀式里有文章。
豐收還需防饑荒,
宴席豐盛要“光盤”,
長桌宴要久久長,
勤儉節約記心上。
白 (講述人)大杯小杯酒斟滿,寨老舉杯四
下望——(演寨老)這第一杯酒……要敬哪一個啊?
旁 敬第一書記!
白 ? (演寨老)對,小小瑤寨大變樣,多虧第
一書記來相幫!
唱 ? 春風吹綠小村莊,
新風新貌新氣象,
不是親人勝親人,
扶貧扶志暖心腸。
白 ? (講述人)第一書記忙謙讓——(演第一
書記)哎,“謝”莫講“謝”莫講,履職盡責要擔當。百善孝先要弘揚,這第一杯酒,要祝寨老福壽安康!
唱 ? 年壽德高得重望,
后生晚輩齊敬仰,
尊老敬老好傳統,
鄉風文明福綿長。
白 (講述人)寨老搖手來推讓——(演寨老)
哎,過河爬坡看頭羊,平地高樓靠棟梁,這杯酒敬第一書記很應當。
旁 對,應當!
白 第一書記笑聲朗——(演第一書記)這第
一杯酒,我敬鄉親們,共建小康更圖強!
唱 ? 甩開膀子扛起山,
邁開大步追太陽,
芝麻開花節節高,
日子紅火更興旺!
旁 ? 祝寨老……謝書記……賀鄉親……
白 (講述人)這個推來那個讓,還是第一書
記來開腔——(演第一書記)寨老、鄉親聽我講,飲水思源不能忘,這第一杯酒,應該敬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講述人)瑤家鄉親齊鼓掌,這話講到心坎上!
唱 苦水變成甜蜜糖,
山溪奔向大海洋,
七十年高揚風帆,
全靠舵手來領航。
白 全村老少同舉杯,歡歡喜喜唱歌堂。
唱 ? 長桌宴,長桌長,
長桌擺在民心上,
自古民以食為天,
鍋碗瓢盆大交響。
一輪紅日照山崗,
長桌宴上歌飛揚。
歌唱瑤鄉更美麗,
祝福祖國更富強!
點評:
“長桌宴”是廣西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活動,瑤族“長桌宴”是瑤族人民歡度節慶的最高宴席禮俗。每當擺起長桌宴,人們身著節慶裝、掛上五彩繡、斟滿糯米酒、擺上山野味……瑤鄉村寨處處洋溢著歡樂與幸福。
《長桌宴》巧妙地以這瑤族最高宴席禮俗為背景,表達瑤寨脫貧后的喜悅與感恩,更顯質樸與真情。脫貧攻堅戰實施三年多來,精準扶貧成果處處可見,第一書記功不可沒,脫貧摘帽建小康,家家戶戶糧滿倉……農村發展變化數不勝數,而“第一書記”已成為我們黨在貧困農村愛民、親民、為民的“代名詞”,熱情好客的瑤族同胞,在這個重要的日子里,怎能忘記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的第一書記。于是,圍繞這最歡樂的心情、最重大的禮俗、最重要的第一杯酒,展開了恩與情、敬與讓、國與家、禮與俗的贊美與訴說。文本整體流暢,結構緊密,文筆細膩、用詞優美,輕松歡愉間,勾畫出一幅脫貧致富、民族團結、知恩感恩的瑤族節慶祥和圖。
作品采用“瑤族鈴鼓”這一有著近500年傳承的傳統曲種進行演繹,以寨老、第一書記、講述人等一人多角、跳進跳出、一唱眾和等方式,加以貫口、數板等曲藝技巧的穿插運用,將《長桌宴》的瑤族特色與風情展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點評人: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廣西曲藝家協會主席 羅征)
(責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