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東·隋東菊

山藥別名薯蕷,營養豐富,可藥可食,長期服用可達到滋補養生、輔助治療的雙重作用。
近年藥理研究證實,山藥的抗衰老作用明顯。山藥能調節免疫平衡,促進嗜中性粒細胞吞噬功能增強,因而有抗衰老、延壽的作用。山藥中的黏液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并減少脂肪肝的發生。山藥塊莖中富含的果膠是一種誘生干擾素樣物質,能增加淋巴細胞的活性,提高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能力,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故山藥可作為抗腫瘤和放、化療及術后體虛者的輔助藥物。
山藥在胖人減肥期間可作為主食,其脂肪含量低,與大白菜相同,卻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其豐富的淀粉,可增加飽腹感,達到減肥健身的目的。研究還發現,對于體瘦者來講,因山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淀粉等營養素,又可增胖。這種雙重調節的功能,使得山藥獲得“身材保護使者”的美稱。
值得一提的是,山藥含有較多的淀粉分解酵素。中醫一直都認為山藥能助消化,與“脾胃”最合拍。只是山藥若煎煮時間過久,或與堿性藥物混合,會破壞淀粉分解酵素和其它的藥物作用。因此山藥制作藥材時,不可加熱烘干,宜陰干脫水,不可與抗酸藥片同時服用。
山藥黏液質是山藥最重要的藥理作用成分之一,是合成各種甾體激素的前體。山藥有促進荷爾蒙的合成作用,能提升新陳代謝、改善體質,所以中醫常用它來“補虛羸、長肌肉、增氣力、益顏色”。
山藥還能減緩腸的蠕動,可以用來止瀉。也正是這原因,炎癥性的腹瀉、大便干燥導致便秘與腹脹滿悶者應禁用山藥。
自古以來,中醫治療糖尿病時,山藥是很重要的一味藥,其調節血糖的臨床效果較好,但作用機理尚不明確,大概與其能夠調節內分泌有關。另外,中醫也常用山藥治療久咳、清痰偏多的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