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箕紋>橈箕紋>弓型紋,總指嵴線數男性高于女性,不同性別間的Atd角差別無統"/>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李景云
【摘 要】目的:通過調查廣西漢族成人手部皮紋信息,從而反映廣西漢族成人手部皮紋特征,為人類遺傳學數據庫補充資料。方法:采用掌、指紋按捺法,提取研究對象雙手三面指紋及整體掌紋。將提取好的指紋和掌紋輸入電腦進行分析。結果:指紋分布特征為斗型紋>尺箕紋>橈箕紋>弓型紋,總指嵴線數男性高于女性,不同性別間的Atd角差別無統計學意義,掌褶紋分布特征為普通型>通貫型>過渡型。結論:本結果與廣西其他民族相比有差異,反映出皮紋分布具有種族差異。
【關鍵詞】皮紋;指紋;廣西;漢族
中圖分類號: Q9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5-009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5.047
Dermatoglyphic Analysis of Han Population in Guangxi
LI Jing-yun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xi Nanning 530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rmatoglyphic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n guangxi, by analyzing the dermatoglyphic of Han adult, and this study supplements the Human Genetics Database.Methods: Fingerprint pressing method was used to extract the fingerprints of the three sides of the hands and the whole palm of the subjects. The extracted fingerprints and palm prints were input into the computer for analysis. Results:The frequency of fingerprint patterns is whorl>looP>arch.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tal finger ridge count is men> women.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sexes for the atd angle. The frequency ofdactylogram is ordinary>transitional type.Conclusion:The results of the Han population in guangxi and other areas have both common and personality,implicating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ermatoglyphic shows racial differences.
【Key words】Dermatoglyphic; Fingerprint; Guangxi; Han Population
皮紋主要包括掌紋、指紋和足紋。通過皮紋觀察,建立民族正常皮紋參數數據庫,對于準確區分種族和民族,探求人種起源以及進化和演變具有重要意義[1]。廣西部分少數民族的皮紋已有報道[2-4],但廣西漢族皮紋學資料少見報道。本研究將報道廣西漢族手部皮紋各參數的分布特征,為人類皮紋學研究提供基礎參數。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在廣西高校整群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220例(男110例,女110例)漢族正常成人。被調查對象三代以內直系親屬均為漢族,并世居廣西壯族自治區,且身體健康,手部外形正常無殘疾。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現場調查其皮紋數據。
1.2 研究方法
1.2.1 采樣方法
采用油墨或者印泥印跡膚紋捺印圖法。捺印調查對象的左右手三面指紋及整體掌紋。每人捺印兩次以上。選取符合標準的皮紋圖,輸入電腦,進行分析。
1.2.2 分析標準
依據《CDAB標準》和《ADA標準—CDA版本》,分析采集收集到的皮紋圖像。
1.2.3 調查項目
主要有指紋類型、指紋嵴線數、ATD角和掌褶紋類型等。
調查項目用SPSS22.0軟件處理分析,進行差異性檢驗。
2 結果
2.1 指紋類型
指紋類型一般分為3類6型:3類是弓、箕、斗。每類各分2型,分別是簡單弓、帳弓;尺箕、橈箕;一般斗、雙箕斗。指紋強度的計算公式為:(2W+L)/N,式中W是斗型紋的百分率,L是箕型紋的百分率,N是常數10。廣西漢族成人指紋類型分析數據見表1。
廣西漢族成人指紋類型出現頻率體現如下特點,斗型紋>尺箕紋>橈箕紋>弓型紋。
橈箕紋出現頻率在不同性別中存在顯著差異。斗型紋、尺箕紋和弓型紋在不同性別中無統計學差異。
在本樣本中,廣西漢族以斗型紋出現頻率最高。在林光琪等[2]統計的資料中廣西壯族以尺箕出現頻率最高。廣西漢族和壯族的指紋類型出現頻率有極顯著差異。
在本樣本中,廣西漢族以斗型紋出現頻率最高。在李后文等[5]統計的資料中廣西仫佬族以尺箕出現頻率最高。廣西漢族和仫佬族的指紋類型出現頻率有極顯著差異。
在本樣本中,廣西漢族以斗型紋出現頻率最高。在范迎等[6]統計的資料中河南漢族也以斗型紋出現頻率最高。廣西漢族和河南漢族的指紋類型出現頻率無統計學上的差異。
2.2 指紋嵴線數
廣西漢族成人各指別指紋嵴線數的計數見表5
廣西漢族成人總指嵴線平均數為133.16±32.27,男性高于女性;手指總嵴線數右手高于左手;單個手指嵴線數以拇指最高,環指次之,中指居中,食指和小指較少。本樣本的調查結果與范迎等[6]對河南漢族的調查結果相似。本調查樣本總指嵴紋數的高于李后文(1984)統計的廣西壯族指紋嵴線數(男126.3條,女性122.8條)。表明漢族和壯族在指紋嵴線總數上是有差異的。
本樣本,不同性別差異(p=0.354)無顯著差異;不同手別差異(p=0.731)無統計學意義,無顯著差異。
2.3 atd角
廣西漢族成人atd角的參數見表6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Atd角平均值為42.06度,不同性別間的Atd角差別無統計學意義。這個結果與徐國昌等[7]對南陽地區漢族成人的Atd角分析結果一致。本調查樣本atd角大于李后文對廣西仫佬族(41.04)和毛南族(40.82)atd角統計結果。與廣西其他民族相比,在atd角上有差異。
2.4 掌褶紋
廣西漢族成人掌褶紋參數見表7。
廣西漢族成人掌褶紋分布特征為:普通型>通貫型>過渡型。掌褶紋頻率分布與南陽地區漢族[7]一致,與廣西仫佬族[4]一致。
3 討論
廣西漢族成人指紋類型出現頻率為斗型紋>尺箕紋>橈箕紋>弓型紋,與河南漢族的指紋類型出現頻率無統計學上的差異,與廣西仫佬族的指紋類型出現頻率有極顯著差異。
廣西漢族成人總指嵴線平均數男性高于女性;手指總嵴線數右手高于左手;單個手指嵴線數以拇指最高,環指次之,中指居中,食指和小指較少。本樣本的調查結果與河南漢族的調查結果相似,但和壯族在指紋嵴線總數上有差異。
Atd角平均值與南陽地區漢族成人的Atd角分析結果一致,但與廣西其他民族相比,在Atd角上有差異。
廣西漢族成人掌褶紋分布頻率分布與南陽地區漢族一致,與廣西仫佬族一致。
該結果提示手部皮紋在不同民族間存在差異,有必要對不同民族的皮紋特征進行研究,豐富人類皮紋庫基礎參數。
【參考文獻】
[1]張國海.人類膚紋學[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14.
[2]林光琪,朱芳武,蘇曲之,等.廣西壯族的皮紋研究[J].廣西民族研究,1994(3):50-60.
[3]李后文,廖紅,陳維平,等.廣西特有少數民族皮紋學研究[J].解剖學研究,1999,21(1):60.
[4]毛庭枝.廣西仫佬族指紋特征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09,15(10):1201-1204.
[5]李后文,廖紅,陳維平,等.廣西特有少數民族皮紋學研究[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1998,29(Z1):37-39.
[6]范迎,徐國昌,侯俊然,等.河南漢族指紋紋型研究[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2013,34(1):91-95,120.
[7]徐國昌,崔娟,楊雷,等.南陽地區漢族成人掌紋紋型調查[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5,23(1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