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俠”:
你好!
不知道2119年,駕駛員這個職業會被稱作什么。但我想一定和數據織成的“網”有關,所以我先稱呼你們為“蜘蛛俠”。而且你應該和我一樣,熱愛自由,熱愛飛馳的感覺。
此刻,你在地面還是天空?手中有方向盤嗎,還是有其他什么可以控制的儀器?先暫停一下,聽我跟你說一個小故事。
有一年春天,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仍然大雪皚皚,山,被封住了。很不幸,兩名司機駕駛著一臺貨車被困在了山口。附近找不到任何車和人,也沒有救援點,他們變成了一個失聯的“節點”。
他們絞盡腦汁想盡辦法與外界取得聯系,最后,他們使用手機上的一個貨運APP,精準匹配了另一個“節點”——一位要從那曲出發前往格爾木方向的貨車司機。
兩小時后,救援司機抵達,受困司機成功獲救。
很有可能在100年之后,這個故事會作為“舊互聯網時代”的物流企業案例被提及。你們會嫌老掉牙了吧?但這個故事對今天的我們,是很重要且很有意義的。
它驗證了,當大數據的節點與節點開始聯接、碰撞、交融,過程中讓人類生產更多數據、享受信息、分享體驗,最后形成了一張充滿力量、秩序和意義的“網”。
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說過“人是懸掛在自我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作為這個時代貨運領域的“獨角獸”,滿幫集團的員工就是“智慧物流網”上最早的一批“蜘蛛俠”。
我相信這張“網”不僅能在今天重塑物流行業的生態,更能在未來助力提升人類生活的幸福指數。
這封信里,并沒有“古代老人給年輕人的十條忠告”。我只是想和你們——未來的“蜘蛛俠”,像朋友那樣聊天:100年以后,這張“網”發生了以下這些改變了嗎?你們是如何去應對挑戰和變化的?
這個時代有人曾經預言:未來,人的工作逐漸被人工智能取代,失去了經濟價值和經濟學價值。
而我認為,未來,應該極度崇尚“效率”。
無人駕駛汽車給物流業和物流企業帶來的最大沖擊,就是智能裝備替代了有人司機。那么問題來了:無人駕駛成為主流,現在的“網絡節點”貨車司機會不會退出歷史舞臺?
漫漫百年,想必人類早已有了應對之策,早已找到和人工智能共存共生的路徑。
今天,人們通過數據,為物流行業提供科學便捷的決策依據,也通過數據看到一幕幕真實場景:貨車司機基本全天無休,凌晨4點開始找貨,早上9點達到高峰,找貨一直持續到深夜12點;司機媽媽工作顧家兩不誤,開車、輔導孩子作業,兩者皆要“hold住”。
數據不冷漠,數據勾勒出一個個生動而溫暖的細節。在你們生活的年代,再不用擔心父母外出跑車的交通安全,不用擔心天氣突變帶來的危險,也不會擔心自己的貨物無法準時送到——這些都是數據被充分、合理利用后釋放的溫暖力量。

滿幫集團CEO張暉。(滿幫集團供圖)
100年間,這張“網”,一點點延伸、繁榮和發展,將承載數十代物流人的不懈奮斗和永恒追求。期間,你們可能會遇到無數的挫折和坎坷,但請記得不要丟失最初的勇氣,它將帶領你們翻過山嶺,涉過茫茫蒼蒼的沼地,游過洶涌澎湃的河流,找到屬于你們的驛道。
于你們,更加精彩的100年才剛剛開始。
天知道,我多期待你們的回信。